用于连接穿刺针的防出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6371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2:16
本申请的用于连接穿刺针的防出血装置,其包括:管体和端盖;管体包括外管体和内管体,外管体和内管体均为透明的;外管体环绕内管体而设置;内管体的第一端延伸到外管体的第一端的外部,用于与穿刺针的端口插接在一起;内管体的第二端位于外管体的第二端的内侧;外管体的第一端封闭地结合在内管体的外周面上;端盖可拆卸地结合在外管体的第二端上;端盖上与内管体的第二端正对的位置由薄膜形成,以方便导丝穿透薄膜后进入内管体内部,经由内管体的第一端进入穿刺针内。由于端盖的封堵,血液不会喷出到外部;由于内管体较细,便于观察出血速度,而且导丝在其中行进时不易弯曲,保证导丝的顺利穿过;由于外管体较粗,便于储存喷出的血液。

Anti bleeding device for connecting puncture need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连接穿刺针的防出血装置
本申请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与穿刺针连接的防出血装置。
技术介绍
介入操作第一步是使用穿刺针穿刺血管,包括动脉和静脉。动脉穿刺后,会从穿刺针尾端的针孔喷射出血液,术者以此现象来判断穿刺是否成功。术者需要尽快将导丝插入穿刺针的针孔并进入血管内,以完成后续介入操作。虽然从穿刺成功到置入导丝时间很短,但因动脉压力高,血液喷射流出,短时间内也可以造成大量血液丢失,从而给患者造成损害。血液流失到手术台上的铺单甚至掉落到手术台下地面上以及术者腿上和鞋面上,无疑会增加污染的几率,并造成术者的不适。专利号为2015201635187的《一种介入股动脉穿刺针》中,提出以针柄作为储血体;但是由于储血体空间较大,导丝在里面行进时容易弯曲,不利于导丝进入穿刺针及血管中,储血体较大时也不利于观察出血速度。专利号为2009200247710的《一种防出血动脉穿刺针》中,提出利用侧方的透明软管储血,通过小圆球封堵透明软管的远端。这种设计不利于观察出血速度;若穿刺针进入血管一部分,但没有全部进入血管内,会有血液流出但速度较慢,从侧部的透明软管无法观察出血速度并判断是否针完全进入血管腔内,无法进行后续的操作,最终导致穿刺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旨在提出一种用于连接到穿刺针的防出血装置,其便于观察出血速度且能保证导丝顺利进入穿刺针中。本申请的用于连接穿刺针的防出血装置,其包括:管体和端盖;管体包括外管体和内管体,外管体和内管体均为透明的;外管体环绕内管体而设置;内管体的第一端延伸到外管体的第一端的外部,用于与穿刺针的端口插接在一起;内管体的第二端位于外管体的第二端的内侧;外管体的第一端封闭地结合在内管体的外周面上;端盖可拆卸地结合在外管体的第二端上;端盖上与内管体的第二端正对的位置由薄膜形成,以方便导丝穿透薄膜后进入内管体内部,经由内管体的第一端进入穿刺针内。优选地,所述内管体的第二端形成有喇叭口,以方便引导导丝进入内管体内。优选地,所述薄膜为防水透气的膜。优选地,所述外管体的第二端的外侧形成有凸起部;所述端盖的环状侧壁上形成有L形缺口;凸起部用于插入L形缺口内,使得端盖与外管体形成稳固的结合。优选地,所述外管体的外直径为1-3cm;所述外管体的长度为3-10cm。优选地,所述内管体的第二端距外管体的第二端的距离为0.5cm。本申请的用于连接穿刺针的防出血装置,通过外管体和内管体这种双重管的结构,血液从较细的内管体流出,方便观察血液流速;而且内管体较细,导丝在其中行进时也不易弯曲,能够保证导丝的顺利穿过;外管体较粗,用于储存从内管体中流出的血液,端盖封闭外管体的第二端,使得血液无法喷射到外部。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的用于连接穿刺针的防出血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用于连接穿刺针的防出血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用于连接穿刺针的防出血装置的管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管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的管体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的管体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的用于连接穿刺针的防出血装置的端盖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的用于连接穿刺针的防出血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的用于连接穿刺针的防出血装置的管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用于连接穿刺针的防出血装置进行详细说明。本申请的用于连接穿刺针的防出血装置,其包括:管体和端盖30。管体包括外管体10和内管体20,外管体10和内管体20均为透明的,例如由透明塑料制成;外管体10环绕内管体20而设置,内管体20优选设置在外管体的中心处;内管体20的第一端21延伸到外管体10的第一端的外部,用于与穿刺针的端口插接在一起;内管体20的第二端22位于外管体10的第二端的内侧,优选地距离外管体20的第二端0.5cm。外管体10的第一端封闭地结合在内管体20的外周面上;端盖30可拆卸地结合在外管体10的第二端上;端盖30的与内管体20的第二端22正对的位置由薄膜形成,例如硅胶薄膜或者防水透气的薄膜,以方便导丝穿透薄膜后进入内管体20内部,经由内管体20的第一端进入穿刺针内。内管体20的第二端22形成有喇叭口,以方便引导导丝进入内管体20内。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外管体10的第二端的外侧形成有凸起部11;端盖30的环状侧壁上形成有L形缺口32;凸起部11用于插入L形缺口32内,如图8所示,使得端盖30与外管体10形成稳固的结合,不易脱落。外管体10的外直径为1-3cm;外管体10的长度为3-10cm。使用时,将延伸到外管体外部的内管体的第一端插入穿刺针的端口中,形成一体连接;然后将穿刺针穿刺进患者的血管(例如动脉血管)中,观察内管体中血液流出速度,判断穿刺是否成功;如穿刺成功,将导丝穿透端盖的薄膜后进入内管体,进而进入穿刺针中,以实施导丝的相应操作。由于端盖的封堵,血液不会喷出到外部;由于内管体较细,便于观察出血速度,而且导丝在其中行进时不易弯曲,保证导丝的顺利穿过;由于外管体较粗,便于储存喷出的血液。本申请的用于连接穿刺针的防出血装置能够防止穿刺引起的血液流失,防止血液污染术者以及手术台面,减少感染几率,便于迅速完成导丝相关操作,减少术者在射线下进行介入操作的时间,减少术者受到的辐射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连接穿刺针的防出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和端盖;/n管体包括外管体和内管体,外管体和内管体均为透明的;外管体环绕内管体而设置;内管体的第一端延伸到外管体的第一端的外部,用于与穿刺针的端口插接在一起;内管体的第二端位于外管体的第二端的内侧;外管体的第一端封闭地结合在内管体的外周面上;端盖可拆卸地结合在外管体的第二端上;端盖上与内管体的第二端正对的位置由薄膜形成,以方便导丝穿透薄膜后进入内管体内部,经由内管体的第一端进入穿刺针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连接穿刺针的防出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和端盖;
管体包括外管体和内管体,外管体和内管体均为透明的;外管体环绕内管体而设置;内管体的第一端延伸到外管体的第一端的外部,用于与穿刺针的端口插接在一起;内管体的第二端位于外管体的第二端的内侧;外管体的第一端封闭地结合在内管体的外周面上;端盖可拆卸地结合在外管体的第二端上;端盖上与内管体的第二端正对的位置由薄膜形成,以方便导丝穿透薄膜后进入内管体内部,经由内管体的第一端进入穿刺针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接穿刺针的防出血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管体的第二端形成有喇叭口,以方便引导导丝进入内管体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慧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