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肢气压止血带,包括依次连接充气管和止血气囊;充气管上连接充气连接管,止血气囊上连接气囊连接管;充气连接管包括充气直线段、外螺纹段和充气针,气囊连接管包括气囊直线段和内螺纹段,内螺纹段和外螺纹段螺纹连接;内螺纹段依次连接气囊直线段和气门嘴,气门嘴与止血气囊连接;充气直线段上连接U形夹,U形夹包括与充气连接管固定连接的U形夹端部,还包括设置在U形夹两端用于卡紧气门嘴的卡件。在使用时,仅仅需要短距离的螺纹连接。然后通过U形夹将充气连接管与气囊连接管进行连接,即U形夹的卡件卡在气门嘴上,螺纹连接和U形夹联合应用,完成了充气连接管和气囊连接管的快速连接。
A kind of pressure tourniquet for lower limb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肢气压止血带
本技术属于下肢手术大腿止血用品
,涉及一种下肢气压止血带。
技术介绍
自1904年HarveyCuslung首次在四肢手术中应用气压止血带以来,气压止血带已经成为医疗单位中骨科、外科、抢救室等部门常备的止血工具。从外观看,它主要由袖带、气囊及气压表组成。从原理上看,它是通过对止血袖带的压力控制,压迫肢体,阻断血液流动,达到止血目的。气压止血带布套的面料比较粗糙,如果直接缚在患者的肢体上,手术后患者缚袖带的部位会产生大面积的皮下淤血点。包扎气压止血带时,如果止血带下方的衬垫和袖带不够平整,患者局部皮肤就会产生水疱,手术中安全时限的把握与气压止血带充气压力值都会给患者肢体的舒适度造成影响。压力不足会导致局部被动充血,致使神经受压,引起肢体麻痹瘫痪。保持气压止血带一方面需要对其进行充气,另一方面要保持气压止血带的气密性。袖带出现破损很容易被检查出来,充气接头的气密性问题成为影响气压止血带压力值的重要因素之一。气压止血带包括止血气囊和充气管,止血气囊通过充气连接头与充气管连接。使用的时候把止血气囊绕着肢体包裹然后用充气管接通进行充气。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8年11月02日公开了公开号为CN208031252U,名称为手术用带转接头的气压止血带的技术专利,公开了手术用带转接头的气压止血带,包括使用转接头相连接的止血带体和充气管,所述止血带体和充气管之间使用转接头进行可拆卸连接,所述转接头包括固定在止血带体上的连接管和连接在充气管上能套接在连接管上的连接套,所述连接管外壁上设有外螺纹,在连接套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在连接管的外螺纹上方还设有环形凹槽,在环形凹槽内还设有O型密封圈,转接头将止血带体和充气管进行分体式连接,让止血带体缠绕更快速方便,在缠绕的时候也省去了充气管的束缚,方便快捷、节约时间,也避免了因为患者的局限而无法轻易解开充气管的情况,使用时对病人的适应性更好。上述现有技术中,止血带体与充气管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来实现两者之间的连接,气压止血带常常在手术过程中使用,使用者常常戴着无菌手套,要将内螺纹段和外螺纹段安装和拆掉需要一定的时间,且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下肢气压止血带,能够快速将止血气囊和充气管进行连接和拆卸,方便使用者使用,提高了便利性。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下肢气压止血带,包括依次连接充气管和止血气囊;充气管上连接充气连接管,止血气囊上连接气囊连接管;充气连接管包括充气直线段、外螺纹段和充气针,气囊连接管包括气囊直线段和内螺纹段,内螺纹段和外螺纹段螺纹连接;内螺纹段依次连接气囊直线段和气门嘴,气门嘴与止血气囊连接;充气直线段上连接U形夹,U形夹包括与充气连接管固定连接的U形夹端部,还包括设置在U形夹两端用于卡紧气门嘴的卡件。外螺纹段和内螺纹段螺纹连接后,U形夹端部与内螺纹段的端部贴合,充气针插入至气门嘴内部。本技术中,外螺纹段和内螺纹段的长度均为1~1.5cm。外螺纹段和内螺纹段均为细牙螺纹。采用细牙螺纹能够提高外螺纹段和内螺纹段的连接气密性。本技术中的U形夹采用软性材质制成。在使用时,不在需要对充气管和止血气囊上的长距离螺纹段进行连接,仅仅需要短距离的螺纹连接。然后通过U形夹将充气连接管与气囊连接管进行连接,即U形夹的卡件卡在气门嘴上,螺纹连接和U形夹联合应用,完成了充气连接管和气囊连接管的快速连接。在充气完成后,先将卡件与气门嘴断开,然后再将短距离的内螺纹和外螺纹进行旋转解开,即可完成充气连接管和气囊连接管的分离。气门嘴包括一环状凸起。本技术中,卡件包括卡块和连接段。卡块卡在气门嘴的环状凸起表面。本技术中充气直线段与充气管焊接,充气直线段与充气管的连接处套有螺母。该螺母能够进一步保证充气直线段与充气管的气密性。环状凸起上设置有凹槽,环状凸起上的凹槽与卡块相匹配。U形夹端部为一圆环,且设置在充气直线段与外螺纹段的连接处。本技术的充气管与充气装置连接,充气装置为打气筒或者充气泵。本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有:(一)本技术通过充气直线段和外螺纹段形成充气连接管,通过气囊直线段和内螺纹段形成气囊连接管。不同于现有的单设置螺纹段来进行螺纹连接,本技术通过螺纹连接和U形夹联合使用,既能保证气密性,又可以实现对充气管和止血气囊的快速安装和拆卸。(二)本技术的U形夹端部为一螺母状,在外螺纹段和内螺纹段螺纹连接后,U形夹端部与内螺纹段的端部贴合。能够加强充气管和止血气囊的连接稳定性。(三)本技术采用了气门嘴上的环状凸起与卡块进行匹配连接,一方面可以快速安装和拆卸,另一方面卫生死角少,便于无菌化操作。(四)本技术中的U形夹采用的是软性材质制成,可以让U形夹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且不会损伤U形夹子。(五)本技术的外螺纹段和内螺纹段选用了细牙螺纹,能够提高螺纹连接的气密性。(六)本技术的充气直线段与充气管的连接处套有螺母,该螺母与连接处焊接在一起,是的充气直线段与充气管之间没有缝隙,提高整个充气过程的气密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外螺纹段和内螺纹段连接示意图。图3为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其中,1、充气管,2、止血气囊,301、充气直线段,302、外螺纹段,303、充气针,401、气囊直线段,402、内螺纹段,403、气门嘴,501、U形夹端部,502、卡件,413、环状凸起,512、卡块,522、连接段,6、螺母,7、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下肢气压止血带,包括依次连接充气管1和止血气囊2;充气管1上连接充气连接管,止血气囊2上连接气囊连接管;充气连接管包括充气直线段301、外螺纹段302和充气针303,气囊连接管包括气囊直线段401和内螺纹段402,内螺纹段402和外螺纹段302螺纹连接;内螺纹段402依次连接气囊直线段401和气门嘴403,气门嘴403与止血气囊2连接;充气直线段301上连接U形夹,U形夹包括与充气连接管固定连接的U形夹端部501,还包括设置在U形夹两端用于卡紧气门嘴403的卡件502。本技术中的气门嘴403为现有的气门嘴403,包括气门嘴403体,气门芯和气门嘴403帽。可以选用的型号包括但不限于:郑州凯迪斯橡胶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橡胶气门嘴403TR414、郑州凯迪斯橡胶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橡胶气门嘴403TR412。该气门嘴403为普通芯腔、美式嘴,尺寸为11.3mm。实施例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改进:外螺纹段302和内螺纹段402螺纹连接后,U形夹端部501与内螺纹段402的端部贴合,充气针303插入至气门嘴403内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肢气压止血带,包括依次连接充气管(1)和止血气囊(2);其特征在于:充气管(1)上连接充气连接管,止血气囊(2)上连接气囊连接管;充气连接管包括充气直线段(301)、外螺纹段(302)和充气针(303),气囊连接管包括气囊直线段(401)和内螺纹段(402),内螺纹段(402)和外螺纹段(302)螺纹连接;内螺纹段(402)依次连接气囊直线段(401)和气门嘴(403),气门嘴(403)与止血气囊(2)连接;充气直线段( 301)上连接U形夹,U形夹包括与充气连接管固定连接的U形夹端部( 501),还包括设置在U形夹两端用于卡紧气门嘴(403)的卡件(50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肢气压止血带,包括依次连接充气管(1)和止血气囊(2);其特征在于:充气管(1)上连接充气连接管,止血气囊(2)上连接气囊连接管;充气连接管包括充气直线段(301)、外螺纹段(302)和充气针(303),气囊连接管包括气囊直线段(401)和内螺纹段(402),内螺纹段(402)和外螺纹段(302)螺纹连接;内螺纹段(402)依次连接气囊直线段(401)和气门嘴(403),气门嘴(403)与止血气囊(2)连接;充气直线段(301)上连接U形夹,U形夹包括与充气连接管固定连接的U形夹端部(501),还包括设置在U形夹两端用于卡紧气门嘴(403)的卡件(5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气压止血带,其特征在于:外螺纹段(302)和内螺纹段(402)螺纹连接后,U形夹端部(501)与内螺纹段(402)的端部贴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气压止血带,其特征在于:外螺纹段(302)和内螺纹段(402)的长度均为1~1.5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慧,林静,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