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超声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563374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血管内超声系统,其包括:主机;鞘管,其具有导引内腔,鞘管具有靠近主机的近端部分和远离主机的远端部分;传动轴,其可沿着鞘管的导引内腔移动,传动轴还包括弹簧和设置在弹簧上的硬化层;超声探头,其包括有超声换能器,超声探头与传动轴连接且位于靠近远端部分的鞘管内;以及回撤装置,其受主机的控制,并且回撤装置控制鞘管内的传动轴的移动,回撤装置包括与鞘管相连接并且包括驱动电机的驱动模块;其中,传动轴内还包括用于连接超声换能器与主机的信号线,信号线贯穿弹簧。在硬化层的作用下,信号线与传动轴的弹簧不易发生缠绕,由此,能够有效地保护信号线与传动轴的弹簧。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血管内超声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血管内超声系统。
技术介绍
IVUS系统又称血管内超声成像系统,主要由IVUS导管、IVUS回撤系统和IVUS主机系统组成。在实际操作中,一般是经由桡动脉或股动脉穿刺,将IVUS导管被推送至血管病变区域。导管的传动轴在回撤过程中会通过连接在传动轴前端的微型超声换能器获取血管的管腔和管壁断面结构信息,然后在主机系统进行成像并进行图像处理,最终将特定范围内的血管的管腔和管壁的横切面与纵切面分别以图像的形式展现出来。导管在回撤的过程中,要求保持快速旋转,且回撤速度要均匀。在现有技术中,回撤系统主要由旋转电机、平移电机、可移动台、滑环、滑轨以及电路部分等组成。旋转电机的轴与导管的传动轴相连,带动传动轴以及超声换能器旋转成像。平移电机通过齿轮连接的方式,控制可移动平台沿滑轨前后平移运动。滑环位于可移动平台上,主要作用是将位于传动轴中、随传动轴旋转的信号线与固定在可移动平台上的、无旋转运动的电路板信号线耦合。当前市场上的IVUS系统的超声探头主要分机械式旋转探头与相控阵式探头。其中机械式旋转探头在成像过程中,因为高速旋转及反复的回撤会导致弹簧中的导线较容易被绞,从而影响导线电学性能,甚至造成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状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传动轴硬度,降低信号线被绞可能的血管内超声系统。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血管内超声系统,其包括:主机;鞘管,其具有导引内腔,所述鞘管具有靠近所述主机的近端部分和远离所述主机的远端部分;传动轴,其可沿着所述鞘管的所述导引内腔移动,所述传动轴还包括弹簧和设置在所述弹簧上的硬化层;超声探头,其包括有超声换能器,所述超声探头与所述传动轴连接且位于靠近所述远端部分的所述鞘管内;以及回撤装置,其受所述主机的控制,并且所述回撤装置控制所述鞘管内的所述传动轴的移动,所述回撤装置包括与所述鞘管相连接并且包括驱动电机的驱动模块;其中,所述传动轴内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超声换能器与所述主机的信号线,所述信号线贯穿所述弹簧。在本技术中,血管内超声系统的传动轴部分具有硬化层,在这种情况下,当超声探头通过回撤装置在鞘管内进行旋转回撤时,传动轴与信号线也会一并旋转回撤,在硬化层的作用下,信号线与传动轴的弹簧不易发生缠绕,由此,能够有效地保护信号线与传动轴的弹簧。另外,在本技术所涉及的血管内超声系统中,可选地,所述硬化层通过在所述弹簧上涂覆固化胶而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固化胶硬化后形成的硬化层来保护传动轴的弹簧以及信号线,降低了发生缠绕的可能。另外,在本技术所涉及的血管内超声系统中,可选地,在所述信号线的外周,还设置有保护层。在这种情况下,信号线可以通过保护层与弹簧进一步的隔离,由此,能够防止信号线被弹簧绞断。另外,在本技术所涉及的血管内超声系统中,可选地,所述硬化层的杨氏模量大于所述弹簧的杨氏模量。由此,能够提高弹簧的硬度。另外,在本技术所涉及的血管内超声系统中,可选地,所述传动轴的具有所述硬化层的部分位于体外。在这种情况下,硬化层能够在不影响传动轴在人体内推送的情况下提高传动轴的硬度,由此,能够保护体外部分传动轴的弹簧以及信号线。另外,在本技术所涉及的血管内超声系统中,可选地,所述驱动模块包括驱动所述传动轴平移的平移电机和驱动所述传动轴旋转的旋转电机。由此,能够通过驱动模块来控制传动轴的平移与旋转。另外,在本技术所涉及的血管内超声系统中,可选地,所述固化胶选自环氧树脂、苯酚、乙二胺和二乙烯三胺中的一种。由此,能够提高传动轴的弹簧的硬度。另外,在本技术所涉及的血管内超声系统中,可选地,所述保护层选自聚四氟乙烯、二硫化钼、聚氯乙烯和聚酯弹性体中的一种。由此,能够有效地隔离信号线与传动轴。另外,在本技术所涉及的血管内超声系统中,可选地,所述弹簧的位于体外部分的节距比位于体内部分的节距小。在这种情况下,较小的节距更有利于固化胶的涂覆,由此,能够有效地形成硬化层。另外,在本技术所涉及的血管内超声系统中,可选地,所述固化胶的粘度在500cPs以下。由此,能够避免出现粘度过大导致转动不灵敏等情况的发生。根据本技术,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传动轴硬度,降低信号线被绞可能的血管内超声系统。附图说明现在将仅通过参考附图的例子进一步详细地解释本技术的实施例,其中:图1是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管内超声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管内超声系统的超声导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管内超声系统的超声导管的W区域的部分结构放大图。图4是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管内超声系统的回撤装置的立体图。图5是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管内超声系统的回撤装置的剖面图。图6是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管内超声系统的回撤装置的剖面立体图。标号说明:1…超声导管,11…鞘管,12…超声探头,121…超声换能器,122…信号线,13…传动轴,131…弹簧,132…硬化层,2…回撤装置,21…驱动模块,211…旋转电机,212…平移电机,22…外壳,23…滑轨,3…主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技术。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或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采用相同的符号标记,省略对其的重复说明。图1是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管内超声系统S的示意图。图2是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管内超声系统S的超声导管1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管内超声系统S的超声导管1的W区域的部分结构放大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血管内超声系统S,该血管内超声系统S包括超声导管1、控制超声导管1回撤的回撤装置2和对超声导管1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的主机3。在本技术中,超声导管1可以包括鞘管11、超声探头12、传动轴13(参见图2)。其中,鞘管11可以具有导引内腔,鞘管11具有靠近主机3的近端部分和远离主机3的远端部分,近端部分还具有伸缩套管;传动轴13,其可沿着鞘管11的导引内腔移动,传动轴13还包括弹簧131和设置在弹簧131上的硬化层132(参见图3);超声探头12,其包括有超声换能器121,超声探头12与传动轴13连接且位于靠近远端部分的鞘管11内;其中,传动轴13内还包括用于连接超声换能器121与主机3的信号线122,信号线122贯穿弹簧131。在本技术中,血管内超声系统S的传动轴13部分具有硬化层132,在这种情况下,当超声探头12通过回撤装置2在鞘管11内进行旋转回撤时,传动轴13与信号线122也会一并旋转回撤,在硬化层132的作用下,信号线122与传动轴13的弹簧131不易发生缠绕,由此,能够有效地保护信号线122与传动轴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血管内超声系统,其特征在于,/n包括:/n主机;/n鞘管,其具有导引内腔,所述鞘管具有靠近所述主机的近端部分和远离所述主机的远端部分;/n传动轴,其可沿着所述鞘管的所述导引内腔移动,所述传动轴还包括弹簧和设置在所述弹簧上的硬化层;/n超声探头,其包括有超声换能器,所述超声探头与所述传动轴连接且位于靠近所述远端部分的所述鞘管内;以及/n回撤装置,其受所述主机的控制,并且所述回撤装置控制所述鞘管内的所述传动轴的移动,所述回撤装置包括与所述鞘管相连接并且包括驱动电机的驱动模块;/n其中,所述传动轴内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超声换能器与所述主机的信号线,所述信号线贯穿所述弹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管内超声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
主机;
鞘管,其具有导引内腔,所述鞘管具有靠近所述主机的近端部分和远离所述主机的远端部分;
传动轴,其可沿着所述鞘管的所述导引内腔移动,所述传动轴还包括弹簧和设置在所述弹簧上的硬化层;
超声探头,其包括有超声换能器,所述超声探头与所述传动轴连接且位于靠近所述远端部分的所述鞘管内;以及
回撤装置,其受所述主机的控制,并且所述回撤装置控制所述鞘管内的所述传动轴的移动,所述回撤装置包括与所述鞘管相连接并且包括驱动电机的驱动模块;
其中,所述传动轴内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超声换能器与所述主机的信号线,所述信号线贯穿所述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内超声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硬化层通过在所述弹簧上涂覆固化胶而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内超声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信号线的外周,还设置有保护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家佳蔡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北芯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