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跟骨骨折俯卧轴位投照的体位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63318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跟骨骨折俯卧轴位投照的体位垫,包括垫枕,垫枕上方粘接有软垫,垫枕镶嵌安装有橡胶块,垫枕端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固定座间隙配合有插板,插板穿过限位板延伸到插槽中,两个限位板通过弹力带构成一体结构,垫枕下方固定安装有上支撑板,上支撑板与下方的中间板连接,中间板下方安装有四个第二柱销,且第二柱销插入下支撑板的凹槽中,通过设置有弹力带,弹力带与限位板为一体结构,插板将限位板与固定座连接,患者将小腿置于垫枕上方,将脚伸入弹力带与垫枕之间的间隙中,脚部在弹力带的限制下进行运动,使跟骨更易于拉长,插板便于拆卸,方便更换弹力带和限位块,保证体位垫协助跟骨拉长的能力。

A kind of body position pad for prone axial projection of calcaneal fra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跟骨骨折俯卧轴位投照的体位垫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跟骨骨折俯卧轴位投照的体位垫,属于跟骨骨折俯卧轴位投照用体位垫

技术介绍
跟骨骨折是骨科中较为常见的骨损伤。由于跟骨的特殊骨结构,骨折不易发现,会导致跟骨骨折的临床诊断的漏诊。尤其是在跟骨结节内的细微常规的投照易引起跟骨结节和内外侧突重叠。轴位片可以展开已被重叠的部位,以最佳角度观察跟骨和髌骨骨折的情况,准确地显示跟骨和髌骨骨折,判断骨折类型及有无分离等。有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跟骨俯卧轴位的DR检查其显示率高达91.7%。正常情况下,患者在检查床上俯卧位,将下肢适当垫高,使脚尖向头侧最大角度屈曲,投照机器最大旋转角度为30度,把跟骨最大程度拉长显示。骨折患者常常因为疼痛无法自行屈曲,给拍照效率和投照结果带来难度。日常工作中,工作人员让患者抬高患肢缓慢屈曲来勉强来满足投照。于是,如何设计一个满足跟骨骨折俯卧轴位投照的体位垫,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跟骨骨折俯卧轴位投照的体位垫,有助于患者的跟骨拉长动作,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和压力,通过设置有弹力带,弹力带与限位板为一体结构,插板将限位板与固定座连接,患者将小腿置于垫枕上方,将脚伸入弹力带与垫枕之间的间隙中,脚部在弹力带的限制下进行运动,使跟骨更易于拉长,插板便于拆卸,方便更换弹力带和限位块,保证体位垫协助跟骨拉长的能力,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跟骨骨折俯卧轴位投照的体位垫,包括垫枕,所述垫枕上方粘接有软垫,所述垫枕镶嵌安装有橡胶块,所述垫枕端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间隙配合有插板,所述插板穿过限位板延伸到插槽中,两个所述限位板通过弹力带构成一体结构,所述垫枕下方固定安装有上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与下方的中间板可拆卸连接,所述中间板下方安装有四个第二柱销,且第二柱销插入下支撑板的凹槽中。进一步而言,所述软垫设置有两个,且两个软垫关于垫枕的中心线对称分布,所述软垫的表面与垫枕的表面粘接。进一步而言,所述限位板加工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与插板间隙配合,所述插槽端部加工有防滑槽。进一步而言,所述固定座加工有第一通槽和插槽,所述插板穿过第一通槽延伸到固定座中。进一步而言,所述插槽中安装有弹性块,且弹性块的表面与插板的表面贴紧。进一步而言,所述上支撑板下方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一柱销,所述中间板加工有四个柱形槽,且柱形槽与第一柱销间隙配合,所述下支撑板加工有呈方形分布的四个凹槽。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用于跟骨骨折俯卧轴位投照的体位垫,有助于患者的跟骨拉长动作,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和压力,通过设置有弹力带,弹力带与限位板为一体结构,插板将限位板与固定座连接,患者将小腿置于垫枕上方,将脚伸入弹力带与垫枕之间的间隙中,脚部在弹力带的限制下进行运动,使跟骨更易于拉长,插板便于拆卸,方便更换弹力带和限位块,保证体位垫协助跟骨拉长的能力,通过设置上支撑板、中间板和下支撑板,将上支撑板向上拉动,使上支撑板与中间板分离,根据不同大小脚部,来加装多个中间板,再将上支撑板与中间板连接。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一种用于跟骨骨折俯卧轴位投照的体位垫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用于跟骨骨折俯卧轴位投照的体位垫中固定座、限位板和插板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用于跟骨骨折俯卧轴位投照的体位垫中上支撑板、中间板和下支撑板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垫枕;2、软垫;3、橡胶块;4、固定座;5、第一通槽;6、插槽;7、弹性块;8、限位板;9、第二通槽;10、插板;11、防滑槽;12、弹力带;13、上支撑板;14、第一柱销;15、中间板;16、柱形槽;17、第二柱销;18、下支撑板;19、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3所示,一种用于跟骨骨折俯卧轴位投照的体位垫,包括垫枕1,所述垫枕1上方粘接有软垫2,垫枕1支撑软垫2工作,所述垫枕1镶嵌安装有橡胶块3,橡胶块3对小腿皮肤的压力较小,所述垫枕1端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4,所述固定座4间隙配合有插板10,插板10在固定座4支撑下运动,所述插板10穿过限位板8延伸到插槽6中,限位板8的运动受插板10的限制,两个所述限位板8通过弹力带12构成一体结构,弹力带12在限位板8的支撑下形变,所述垫枕1下方固定安装有上支撑板13,所述上支撑板13与下方的中间板15可拆卸连接,方便拆卸更换,根据需要加装中间板15,所述中间板15下方安装有四个第二柱销17,且第二柱销17插入下支撑板18的凹槽19中,方便进行连接。所述软垫2设置有两个,且两个软垫2关于垫枕1的中心线对称分布,更好地贴住小腿,所述软垫2的表面与垫枕1的表面粘接,提高软垫2的稳定性,所述限位板8加工有第二通槽9,所述第二通槽9与插板10间隙配合,所述插槽6端部加工有防滑槽11,方便控制插板10运动,所述固定座4加工有第一通槽5和插槽6,所述插板10穿过第一通槽5延伸到固定座4中,插板10在第一通槽5中滑动,所述插槽6中安装有弹性块7,且弹性块7的表面与插板10的表面贴紧,防止插板10的松动,所述上支撑板13下方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一柱销14,所述中间板15加工有四个柱形槽16,且柱形槽16与第一柱销14间隙配合,方便进行连接组合,所述下支撑板18加工有呈方形分布的四个凹槽19。本技术工作原理:将下支撑板18置于平面物体上,根据不同患者的脚部来加装中间板15,抬起上支撑板13使第一柱销14离开中间板15的柱形槽16,将一个中间板15的第二柱销17出入其他中间板15的柱形槽16中,来满足实际需要,患者将小腿置于垫枕1上表面,同时小腿的活动受到两个软垫2的限制,将脚部伸入弹力带12与垫枕1的间隙区域,用脚部蹬弹力带12,弹力带12在限位板8支撑下形变,脚部的跟骨更易于拉长,跟骨骨折情况更好地被投照出来,当弹力带12使用多次后,出现弹性下降的情况,将插板10从插槽6中拔出,继续运动离开第二通槽9,限位板8的运动限制解除,将两个限位板8分别从两个固定座4中取出,两个限位板8和一个弹力带12为为一个组合体,通过一体化生产加工制造出,留有多个备用件,更换其他组合体以保证体位垫协助跟骨拉长的能力。以上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跟骨骨折俯卧轴位投照的体位垫,包括垫枕(1),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枕(1)上方粘接有软垫(2),所述垫枕(1)镶嵌安装有橡胶块(3),所述垫枕(1)端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4),所述固定座(4)间隙配合有插板(10),所述插板(10)穿过限位板(8)延伸到插槽(6)中,两个所述限位板(8)通过弹力带(12)构成一体结构,所述垫枕(1)下方固定安装有上支撑板(13),所述上支撑板(13)与下方的中间板(15)可拆卸连接,所述中间板(15)下方安装有四个第二柱销(17),且第二柱销(17)插入下支撑板(18)的凹槽(19)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跟骨骨折俯卧轴位投照的体位垫,包括垫枕(1),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枕(1)上方粘接有软垫(2),所述垫枕(1)镶嵌安装有橡胶块(3),所述垫枕(1)端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4),所述固定座(4)间隙配合有插板(10),所述插板(10)穿过限位板(8)延伸到插槽(6)中,两个所述限位板(8)通过弹力带(12)构成一体结构,所述垫枕(1)下方固定安装有上支撑板(13),所述上支撑板(13)与下方的中间板(15)可拆卸连接,所述中间板(15)下方安装有四个第二柱销(17),且第二柱销(17)插入下支撑板(18)的凹槽(19)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跟骨骨折俯卧轴位投照的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垫(2)设置有两个,且两个软垫(2)关于垫枕(1)的中心线对称分布,所述软垫(2)的表面与垫枕(1)的表面粘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跟骨骨折俯卧轴位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秀垠黄文莉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