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腔科专业口腔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6305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口腔科专业口腔镜,包括有握柄段,及固定于握柄段后端的镜片座,所述握柄段的外侧设有第一履带,所述镜片座的内侧设有与第二履带,所述握柄段的外侧设有与第一履带相啮合的外侧齿轮,所述镜片座的内侧设有与第二履带相啮合的内侧齿轮,所述第一履带的前端与第二履带的后端形成错位配合、且在错位处设有联动齿轮,所述握柄段的中部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装入有转轮,所述握柄段的外侧设有与转轮位置相对应的配合齿轮,所述配合齿轮、握柄段和转轮之间设置有转杆连接;该口腔科专业口腔镜通过在伸入后直接调节镜片角度,而非调节握柄角度,从而提高口腔医生的镜片视野面积,避免出现看不清的情况。

A kind of dental mirr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腔科专业口腔镜
本技术属于医疗用具
,具体涉及一种口腔科专业口腔镜。
技术介绍
口腔镜又称为口腔内窥镜,是口腔临床诊疗中常见的小型医疗器械,其主要作用是观察患者口腔病区,通过将口腔镜伸入患者口内,然后通过口腔镜的镜面反射光线来观察患者口腔病区难以直视的部位,从而便于口腔医生进行诊治。而现有的口腔镜其内部的角度多为固定设计,通过医生手部的操作来进行照射角度的调节,这种方式常常需要反复调节口腔镜的角度,而且存在着部分角度因口腔口径的问题,出现不便调节的情况,影响了口腔医生的镜片视野大小,存在着看不清的风险,影响了诊治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在伸入后直接调节镜片角度,而非调节握柄角度,从而提高口腔医生的镜片视野面积,避免出现看不清的情况的口腔科专业口腔镜。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口腔科专业口腔镜,包括有握柄段,及固定于握柄段后端的镜片座,所述握柄段的外侧设有第一履带,所述镜片座的内侧设有与第二履带,所述握柄段的外侧设有与第一履带相啮合的外侧齿轮,所述镜片座的内侧设有与第二履带相啮合的内侧齿轮,所述第一履带的前端与第二履带的后端形成错位配合、且在错位处设有联动齿轮,所述握柄段的中部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装入有转轮,所述握柄段的外侧设有与转轮位置相对应的配合齿轮,所述配合齿轮、握柄段和转轮之间设置有转杆连接。作为优选,所述联动齿轮分别与第一履带和第二履带相啮合、且贯穿握柄段的前端形成转动结构,通过转动结构实现第一履带与第二履带的联动。进一步的,所述外侧齿轮包括有一贯穿握柄段的第一横杆,及固定于第一横杆两端、且与第一横杆同轴心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履带的内侧履带面相啮合,通过第一横杆来将第一齿轮固定在握柄段上,而第一齿轮则通过与第一履带的啮合驱动第二履带。更进一步的,所述外侧齿轮设有两组、且分别位于握柄段的前后端,也可根据需要适当调整位置。作为优选,所述镜片座的中部设有弧形凹陷,所述弧形凹陷处装有镜片,镜片转动时由于弧形凹陷的设计,不会形成阻挡。进一步的,所述内侧齿轮包括有一贯穿镜片座及镜片的第二横杆,及固定于第二横杆两端、且与第二横杆同轴心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二履带的内侧履带面相啮合,通过第二横杆来将第二齿轮固定在镜片座上,而第二齿轮则通过与第二履带的啮合驱动镜片转动。更进一步的,所述内侧齿轮设有一组、且位于镜片座的中部,驱动镜片的中部进行转动,可转动角度更大。作为优选,所述容置槽为矩形凹槽,所述转轮凸出于容置槽外,所述转轮上设有防滑纹,手部滑动转轮带动第一齿轮转动。作为优选,所述转杆与握柄段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转杆与配合齿轮和转轮之间为固定连接,转杆可在握柄段内转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履带与第二履带的配合设计,实现了握柄段与镜片座的联动结构,经由握柄段内转轮的转动,可以带动转杆进行联动,而转杆则带动第一齿轮进行转动,第一齿轮经由啮合结构带动第一履带移动,第一履带传动至联动齿轮转动,联动齿轮带动第二履带进行移动,第二履带在移动时则会带动第二齿轮转动,而第二齿轮则经由第二横杆驱动镜片转动,从而实现从握柄处控制镜片角度的效果,便于口腔医生调整镜片角度进行观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口腔科专业口腔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口腔科专业口腔镜的握柄段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口腔科专业口腔镜的镜片座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参阅图1-3所示,一种口腔科专业口腔镜,包括有握柄段1,及固定于握柄段1后端的镜片座2,所述握柄段1的外侧设有第一履带3,所述镜片座2的内侧设有与第二履带4,所述握柄段1的外侧设有与第一履带3相啮合的外侧齿轮5,所述镜片座2的内侧设有与第二履带4相啮合的内侧齿轮6,所述第一履带3的前端与第二履带4的后端形成错位配合、且在错位处设有联动齿轮7,所述握柄段1的中部设有容置槽11,所述容置槽11内装入有转轮12,所述握柄段1的外侧设有与转轮12位置相对应的配合齿轮13,所述配合齿轮13、握柄段1和转轮12之间设置有转杆14连接。所述联动齿轮7分别与第一履带3和第二履带4相啮合、且贯穿握柄段1的前端形成转动结构,通过转动结构实现第一履带3与第二履带4的联动,所述外侧齿轮5包括有一贯穿握柄段1的第一横杆51,及固定于第一横杆51两端、且与第一横杆51同轴心的第一齿轮52,所述第一齿轮52与第一履带3的内侧履带面相啮合,通过第一横杆51来将第一齿轮52固定在握柄段1上,而第一齿轮52则通过与第一履带3的啮合驱动第二履带4,所述外侧齿轮5设有两组、且分别位于握柄段1的前后端,也可根据需要适当调整位置。所述镜片座2的中部设有弧形凹陷21,所述弧形凹陷21处装有镜片22,镜片22转动时由于弧形凹陷21的设计,不会形成阻挡,所述内侧齿轮6包括有一贯穿镜片座2及镜片22的第二横杆61,及固定于第二横杆61两端、且与第二横杆61同轴心的第二齿轮62,所述第二齿轮62与第二履带4的内侧履带面相啮合,通过第二横杆61来将第二齿轮62固定在镜片座2上,而第二齿轮62则通过与第二履带4的啮合驱动镜片22转动,所述内侧齿轮6设有一组、且位于镜片座2的中部,驱动镜片22的中部进行转动,可转动角度更大。所述容置槽11为矩形凹槽,所述转轮12凸出于容置槽11外,所述转轮12上设有防滑纹,手部滑动转轮12带动第一齿轮52转动,所述转杆14与握柄段1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转杆14与配合齿轮13和转轮12之间为固定连接,转杆14可在握柄段1内转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履带与第二履带的配合设计,实现了握柄段与镜片座的联动结构,经由握柄段内转轮的转动,可以带动转杆进行联动,而转杆则带动第一齿轮进行转动,第一齿轮经由啮合结构带动第一履带移动,第一履带传动至联动齿轮转动,联动齿轮带动第二履带进行移动,第二履带在移动时则会带动第二齿轮转动,而第二齿轮则经由第二横杆驱动镜片转动,从而实现从握柄处控制镜片角度的效果,便于口腔医生调整镜片角度进行观察。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并不是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凡此种种根据本技术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技术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对本技术上述结构做出的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均应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口腔科专业口腔镜,包括有握柄段,及固定于握柄段后端的镜片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柄段的外侧设有第一履带,所述镜片座的内侧设有与第二履带,所述握柄段的外侧设有与第一履带相啮合的外侧齿轮,所述镜片座的内侧设有与第二履带相啮合的内侧齿轮,所述第一履带的前端与第二履带的后端形成错位配合、且在错位处设有联动齿轮,所述握柄段的中部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装入有转轮,所述握柄段的外侧设有与转轮位置相对应的配合齿轮,所述配合齿轮、握柄段和转轮之间设置有转杆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腔科专业口腔镜,包括有握柄段,及固定于握柄段后端的镜片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柄段的外侧设有第一履带,所述镜片座的内侧设有与第二履带,所述握柄段的外侧设有与第一履带相啮合的外侧齿轮,所述镜片座的内侧设有与第二履带相啮合的内侧齿轮,所述第一履带的前端与第二履带的后端形成错位配合、且在错位处设有联动齿轮,所述握柄段的中部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装入有转轮,所述握柄段的外侧设有与转轮位置相对应的配合齿轮,所述配合齿轮、握柄段和转轮之间设置有转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科专业口腔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齿轮分别与第一履带和第二履带相啮合、且贯穿握柄段的前端形成转动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口腔科专业口腔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齿轮包括有一贯穿握柄段的第一横杆,及固定于第一横杆两端、且与第一横杆同轴心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履带的内侧履带面相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娜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包钢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