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开挖钻机导向钻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62359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非开挖钻机导向钻头,包括探棒室、钻头座、止动螺栓、螺钉、第一O型圈和伸缩组件;伸缩组件包括第二O型圈、堵头、探棒、定位堵板和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降低了成本,钻头更换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同时,彻底解决了鹰爪式导向钻头与探头室螺纹连接,当探头室逆时针回转退出或探头室推进造斜误操作以使得回转切削阻力突然增大时,鹰爪式钻头脱离探头室脱离的问题发生,消除了安全隐患;此外,实现了探棒的快速拆装和定位,无需设置定位销孔来定位探棒,简化了工艺流程,制造方便。

A guide bit for trenchless drill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开挖钻机导向钻头
本技术涉及一种非开挖钻机导向钻头。
技术介绍
现有的非开挖导向钻机的导向钻头采用的是分体式结构设计,即探头室的一端连接着一个功能性钻头,功能性钻头主要有板式导向钻头、鹰爪式导向钻头或者其他特殊要求的导向钻头等;不同钻头与探头室的连接方式均不同,这样一来,施工时就需要储备各种规格的钻头和探头室,成本高,且钻头更换操作繁琐,费时费力,这是其一;其二,鹰爪式导向钻头与探头室采用的是螺纹连接,当钻杆逆时针回转退出或钻杆推进造斜误操作钻杆逆时针回转切削阻力突然增大时,常常会造成鹰爪式钻头与探头室脱离的事故发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其三,一种探头室只能搭配一种功能性钻头,并且需要在探头室外侧设置定位销孔以固定探棒,既要保证定位销孔中心与探头室的楔形面轴向、径向中心重合,又要保证探棒的安装位置与钻头的轴向距离保持不变,工艺复杂,制造难度大,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降低了成本,钻头更换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同时彻底消除了安全隐患,且简化了工艺流程,制造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开挖钻机导向钻头,包括探棒室、钻头座、止动螺栓、螺钉、第一O型圈和伸缩组件;探棒室的一端中心开设有轴孔,轴孔的底面中心开设有连接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棒室的另一端向外形成有插入轴,所述插入轴上套设有第一O型圈和钻头座;所述钻头座的外端内部设置有止动螺栓;所述探棒室的一端内部设置有伸缩组件;所述插入轴的外侧形成有第一环向槽和第一外螺纹部,所述第一环向槽设于第一外螺纹部的内侧,所述钻头座的一端中心开设有第一沉孔,所述第一沉孔的底面中心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的内端形成有第二沉孔,所述钻头座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三沉孔,所述第三沉孔的底面中心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的底面中心开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开挖钻机导向钻头,包括探棒室、钻头座、止动螺栓、螺钉、第一O型圈和伸缩组件;探棒室的一端中心开设有轴孔,轴孔的底面中心开设有连接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棒室的另一端向外形成有插入轴,所述插入轴上套设有第一O型圈和钻头座;所述钻头座的外端内部设置有止动螺栓;所述探棒室的一端内部设置有伸缩组件;所述插入轴的外侧形成有第一环向槽和第一外螺纹部,所述第一环向槽设于第一外螺纹部的内侧,所述钻头座的一端中心开设有第一沉孔,所述第一沉孔的底面中心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的内端形成有第二沉孔,所述钻头座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三沉孔,所述第三沉孔的底面中心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的底面中心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沉孔的底面相接通,对应地,所述插入轴的外端开设有第四沉孔,所述第四沉孔的底面中心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与连接孔的底面相接通;所述钻头座的另一端外侧开设有斜面,所述斜面上穿插螺接有多个螺钉;所述连接孔的底面上还开设有第五沉孔,所述第五沉孔的底面中心开设有第三螺纹孔,对应地,所述插入轴的外端还开设有第六沉孔,所述第六沉孔与第三螺纹孔之间开设有探棒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开挖钻机导向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孔套设螺接在第一外螺纹部上,所述插入轴的外端贴合在第二沉孔的底面上,所述第一O型圈套设在第一环向槽中并贴合在第一沉孔的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开挖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龙海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前沿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