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减少污染的百叶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6220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门窗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可减少污染的百叶窗,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窗框和叶片,所述窗框包括呈矩形首尾相接的顶框、第一侧框、底框和第二侧框,所述叶片设置于窗框的内部,所述叶片竖直设置于窗框内,所述叶片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杆,所述顶框和底框相对的侧壁上开有供连接杆嵌设的安装槽。这种可减少污染的百叶窗,具有减少叶片粉尘堆积、便于清理的优点。

A kind of louver that can reduce pollu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减少污染的百叶窗
本技术涉及门窗
,特别涉及一种可减少污染的百叶窗。
技术介绍
百叶窗是一种采用多片式结构,以实现隐蔽但又通风的功能。公告号为CN20159337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百叶窗,包括叶片和调节装置,在顶端的叶片的上表面固定一横梁,在横梁的两端分别固定一横截面为“[”形结构的立杆,立杆的内凹处设有竖直的连杆,叶片通过转轴与连杆活动连接,连杆通过一螺旋杆与调节装置连接,所述叶片由FRP采光板、PC阳光板或玻璃材料制成,所述调节装置由电机驱动,所述的横梁和立杆由金属材料制成。这种新型百叶窗的叶片为横向水平设置,而横向设置的叶片上容易堆积有大量粉尘,不便于使用人员清理,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减少污染的百叶窗,具有减少叶片粉尘堆积、便于清理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可减少污染的百叶窗,包括窗框和叶片,所述窗框包括呈矩形首尾相接的顶框、第一侧框、底框和第二侧框,所述叶片设置于窗框的内部,所述叶片竖直设置于窗框内,所述叶片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杆,所述顶框和底框相对的侧壁上开有供连接杆嵌设的安装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竖直设置的叶片,空气中的粉尘不易堆积在叶片的外表面,因此减少了叶片受到的污染,所以方便了操作人员对叶片进行清洁。进一步的,所述叶片上端的连接杆设有转动齿轮,所述顶框长度方向竖直平面的一侧设有可拆盖板,所述顶框远离可拆盖板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相对设置有支撑板,所述相对的支撑板内滑移连接有移动齿条,所述转动齿轮与移动齿条相啮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移动齿条移动,与之啮合的转动齿轮在移动齿条的带动下转动,这样,叶片便能随之发生转动,从而实现本技术的开启和关闭。进一步的,所述移动齿条的底端设有嵌块,所述顶框远离可拆盖板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嵌板,所述嵌板的一端与顶框相接,所述嵌板远离顶框的一端与支撑板的一侧长边相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嵌板的设置,使得嵌块滑移于嵌板之间,这样移动齿条便会稳定地滑移在顶框的内部,从而提高了本技术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移动齿条靠近第一侧框的一端开有伸缩螺纹孔,所述第一侧框内设置有伸缩螺杆,所述伸缩螺杆的一端穿过第一侧框并螺纹连接于伸缩螺纹孔,所述伸缩螺杆远离移动齿条的一端设有带动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通过控制带动组件,带动伸缩螺杆转动,这样移动齿条便会在螺纹之间的配合下,实现在顶框内的移动。进一步的,所述带动组件包括第一锥齿轮、带动杆和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于伸缩螺杆远离移动齿条的一端,所述带动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传动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一端垂直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第二锥齿轮位于第一侧框的内部,所述转动杆远离第二锥齿轮的一端穿过第一侧框并固定连接有控制块,所述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分别与带动杆两端的传动锥齿轮相啮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转动控制块,第二锥齿轮随之转动,从而带动与之相啮合的传动锥齿轮;传动锥齿轮的转动,使得带动杆以及带动杆上端的传动锥齿轮同步转动,因此第一锥齿轮在带动杆上端的传动锥齿轮的啮合下一起转动;第一锥齿轮的转动,带动伸缩螺杆转动,从而控制与之螺纹配合的移动齿条在顶框内的移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框的内部可拆卸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第一锥齿轮背离伸缩螺杆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的设置,使得第一锥齿轮在转动时,能够稳定的在第一侧框内转动,因此提高了本技术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顶框靠近底框的侧壁上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槽延伸并贯穿安装块,所述可拆盖板靠近移动齿条的一侧设有抵接块,所述抵接块嵌于安装槽内,所述抵接块伸于安装槽内的端部靠近于连接杆的外侧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块的设置,使得连接杆在抵接块的限制作用下,使得转动齿轮稳定地转动于安装槽内,这样便能提高本技术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叶片的转动效率。进一步的,所述抵接块伸于安装槽内的端部为弧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块端部弧形的设置,使得抵接块的端部更加靠近连接杆,这样便能使得结构更加紧凑,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本技术的稳定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叶片竖直设置在窗框内,而空气中的粉尘污染不易堆积在竖直设置的叶片上,这样叶片上的粉尘污染便能大大减少,因此操作人员通过简单的擦洗便能对本技术进行充分地清洗。附图说明图1是用于体现整体的示意图;图2是用于体现可拆盖板的示意图;图3是用于体现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用于体现图2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用于体现带动组件的示意图;图6是用于体现连接杆的示意图;图7是用于体现图6中C部的局部放大图;图8是用于体现抵接块的示意图。图中,1、窗框;11、顶框;111、安装槽;112、可拆盖板;1121、抵接块;113、安装块;114、支撑板;115、嵌板;12、第一侧框;13、底框;14、第二侧框;2、叶片;21、连接杆;22、转动齿轮;3、移动齿条;31、嵌块;32、伸缩螺纹孔;4、伸缩螺杆;5、带动组件;51、第一锥齿轮;52、带动杆;521、传动锥齿轮;53、第二锥齿轮;531、转动杆;5311、控制块;6、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可减少污染的百叶窗,如图1所示,包括窗框1和若干叶片2,窗框1包括呈矩形首尾相接的顶框11、第一侧框12、底框13和第二侧框14,叶片2设置于窗框1的内部。如图1、图6和图7所示,叶片2的两端分别一体成型有连接杆21,顶框11和底框13相对的侧壁上开有供连接杆21嵌设的安装槽111。叶片2竖直设置于窗框1内,这样空气中的粉尘便较难附着于叶片2的表面,从而减少受到的污染。如图2、图6和图7所示,叶片2上端的连接杆21远离叶片2的的端部一体成型有转动齿轮22,顶框11长度方向竖直平面的一侧设有可拆盖板112,可拆盖板112通过卡扣与顶框11相连。顶框11靠近底框13的侧壁上一体成型有安装块113,安装槽111延伸并贯穿安装块113。如图7和图8所示,可拆盖板112靠近转动齿轮22的一侧一体成型有抵接块1121,抵接块1121嵌于安装槽111内,抵接块1121伸于安装槽111内的端部靠近于连接杆21的外侧壁。通过抵接块1121的限制作用,使得转动齿轮22稳定地转动于安装槽111内,这样便能提高本技术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叶片2的转动效率。如图8所示,抵接块1121伸于安装槽111内的端部为弧形。弧形端面的设置,使得抵接块1121的端部更加靠近连接杆21,这样便能使得结构更加紧凑,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本技术的稳定性。如图7所示,顶框11内部远离可拆盖板112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相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减少污染的百叶窗,包括窗框(1)和叶片(2),所述窗框(1)包括呈矩形首尾相接的顶框(11)、第一侧框(12)、底框(13)和第二侧框(14),所述叶片(2)设置于窗框(1)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2)竖直设置于窗框(1)内,所述叶片(2)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杆(21),所述顶框(11)和底框(13)相对的侧壁上开有供连接杆(21)嵌设的安装槽(1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减少污染的百叶窗,包括窗框(1)和叶片(2),所述窗框(1)包括呈矩形首尾相接的顶框(11)、第一侧框(12)、底框(13)和第二侧框(14),所述叶片(2)设置于窗框(1)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2)竖直设置于窗框(1)内,所述叶片(2)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杆(21),所述顶框(11)和底框(13)相对的侧壁上开有供连接杆(21)嵌设的安装槽(1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减少污染的百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2)上端的连接杆(21)设有转动齿轮(22),所述顶框(11)长度方向竖直平面的一侧设有可拆盖板(112),所述顶框(11)远离可拆盖板(112)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相对设置有支撑板(114),所述相对的支撑板(114)内滑移连接有移动齿条(3),所述转动齿轮(22)与移动齿条(3)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减少污染的百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齿条(3)的底端设有嵌块(31),所述顶框(11)远离可拆盖板(112)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嵌板(115),所述嵌板(115)的一端与顶框(11)相接,所述嵌板(115)远离顶框(11)的一端与支撑板(114)的一侧长边相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减少污染的百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齿条(3)靠近第一侧框(12)的一端开有伸缩螺纹孔(32),所述第一侧框(12)内设置有伸缩螺杆(4),所述伸缩螺杆(4)的一端穿过第一侧框(12)并螺纹连接于伸缩螺纹孔(32),所述伸缩螺杆(4)远离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敖小林赖小林张利锋彭利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天地成幕墙门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