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6208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采用非共沸混合制冷剂作为制冷剂时,可确实防止室外热交换器结霜的空调机,它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由高沸点制冷剂与低沸点制冷剂构成,且具有室外热交换器4,当室外热交换器4供暖时作为蒸发器作用时,根据第2温度传感器S2检测的外部空气温度Tg与第1温度传感器S1检测的蒸发器入口温度Te之差,控制部100控制膨胀阀5的开度,可确实防止室外热交换器结霜。(*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使用由高沸点制冷剂与低沸点制冷剂组成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空调机。一般,热泵式空调机的制冷剂回路由压缩机、室内热交换器、减压装置、室外热交换器、四通阀构成,供暖时制冷剂依此顺序循环,供冷时制冷剂按照与供暖时的相反方向循环。热泵式空调机中,当使用单一制冷剂(例如R-22)作为制冷剂时,该单一制冷剂的压力为定值,且在气液混合时,制冷剂的温度为定值,没有温度滑动。使用这种单一制冷剂的空调机,供暖时,当由作为蒸发器作用的室外热交换器控制制冷剂时,在室外热交换器的入口或中间(因为压力损失,温度比入口处低),进行结霜时的温度检测。通常,若室外热交换器的入口温度为-3℃以下时,即开始结霜。另一方面,近年来,众所周知,出于防止臭氧层破坏的目的等,使用由高沸点制冷剂与低沸点制冷剂构成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作为空调机的制冷剂。使用这种非共沸混合制冷剂作为制冷剂时,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压力为一定值,且在气液混合时,该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等温线如图2所示,从饱和液线向饱和蒸发线右下方向延伸,故产生温度滑动(例如5kg/cm2约为6℃)。因此,在使用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空调机中,由于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温度滑动,作为蒸发器作用的室外热交换器的入口温度最低(除了温度滑动,室外热交换器内无压力损失的情况),因此,要检测结霜温度,最好检测室外热交换器的入口温度。另外,作为蒸发器作用的室外热交换器的结霜,受到外部空气温度的影响,即使室外热交换器的入口温度在制冷剂结霜温度以上,若外部空气温度非常低,有时也会产生结霜。因此,仅根据室外热交换器的入口温度来控制膨胀阀的开闭,不能确实防止室外热交换器的结霜。所以,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且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非共沸混合制冷剂作为制冷剂时,能够确实防止室外热交换器结霜的空调机。本专利技术所实施的技术方案是,使由高沸点制冷剂与低沸点制冷剂构成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在将压缩机、室内热交换器、膨胀阀、室外热交换器连接成环路的制冷剂回路中循环,其特征在于,该空调机具有供暖时将上述室外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作用时,检测蒸发器入口温度的第1温度传感器;检测外部空气温度的第2温度传感器;及根据上述外部空气温度和上述蒸发器入口温度之差,控制上述膨胀阀开度的控制部。本专利技术所实施的技术方案也可以是,使由高沸点制冷剂与低沸点制冷剂构成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在将压缩机、室内热交换器、膨胀阀、室外热交换器连接成环路的制冷剂回路中循环,其特征在于,该空调机具有供暖时将上述室外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作用时,检测蒸发器入口温度的第1温度传感器;检测外部空气温度的第2温度传感器;及使上述外部空气温度与上述蒸发器入口温度之差为设定值而控制上述膨胀阀开度的控制部。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的第一种技术方案,在具有采用非共沸混合制冷剂作为制冷剂的制冷剂回路中,控制部根据由第1温度传感器检测的室外热交换器的入口温度,和由第2温度传感器检测的外部空气温度,控制膨胀阀的开度,防止室外热交换器结霜。这样,根据作为蒸发器作用的室外热交换器的入口温度,及与结霜有密切关系的外部空气温度之差,控制制冷剂,故可确实防止室外热交换器结霜。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在第一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控制部控制膨胀阀的开度,使由第2温度传感器检测的外部空气温度与由第1温度传感器检测的蒸发器的入口温度之差为设定值,防止室外热交换器结霜。因此,在确实防止室外热交换器结霜的同时,能够实现稳定运转。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空调机制冷剂回路图。图2是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莫里尔图。图中符号表示的意义如下4室外热交换器(供暖时的蒸发器),5电动膨胀阀(膨胀阀),100控制部,Te蒸发器的入口温度,Tg外部空气温度,S1第1温度传感器,S2第2温度传感器。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1作为本专利技术制冷装置的一例,表示进行供冷与供暖的热泵式空调机。空调机的制冷剂回路是由制冷剂管连接压缩机1、四通阀3、室外热交换器4、电动膨胀阀5、接收器18、电动膨胀阀8、室内热交换器7、及蓄积器19等。其中,电动膨胀阀5在供冷时为大略成全开状态,供暖时其开度可调整;电动膨胀阀8在供冷时其开度可调整,供暖时被设定成大略全开状态。压缩机1通过四通阀3与室外热交换器4连接,同时,通过四通阀3与室内热交换器7连接。室内热交换器7与接收器18之间设置有电动膨胀阀(膨胀阀)5,室外热交换器4与接收器18之间设置有电动膨胀阀8。室外热交换器4配备有风扇4a,室内热交换器7配备有风扇7a。控制部100与检测室外热交换器4入口温度的第1温度传感器S1、检测外部空气温度的第2温度传感器S2、以及电动膨胀阀5连接。作为在空调机的制冷剂回路循环的制冷剂,采用由高沸点制冷剂与低沸点制冷剂构成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作为非共沸混合制冷剂,例如采用52wt%的R134a、25wt%的R125、及23wt%的R32混合的三种混合制冷剂。一般,R134a的沸点为-26℃、R125的沸点为-48℃、R32的沸点为-52℃。这种组成比的3种混合制冷剂,一般蒸发时,容易从沸点较低的R32或R125先蒸发,而冷凝时,则容易从沸点较高的R134先冷凝,故热交换器内组成比产生变化,如图2所示,产生温度滑动。因此,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作用时,入口侧的温度为最低。下面说明本实施例的作用。(供冷运行时)在图1所示的空调机的制冷剂回路中,供冷循环时,室外热交换器4作为冷凝器作用,图1的四通阀3位于实线所示位置,制冷剂从压缩机1排出,按照四通阀3、室外热交换器4、电动膨胀阀5(大略全开状态)、接收器18、电动膨胀阀8、室内热交换器7、四通阀3、蓄积器19、压缩机1的顺序循环。(供暖运行时)另一方面,在供暖循环时,室内热交换器7作为冷凝器作用,室外热交换器4作为蒸发器作用,图1的四通阀3位于虚线所示位置,制冷剂按照压缩机1、室内热交换器7、电动膨胀阀8、接收器18、电动膨胀阀5(大略全开状态)、室外热交换器4、四通阀3、蓄积器19、压缩机1的顺序循环。在使用非共沸混合制冷剂时,由于如图2所示,产生温度滑动,故作为蒸发器作用的室外热交换器4的入口4b的温度为最低。另一方面,一旦蒸发器的温度达到设定的结霜温度以下即开始结霜,而一旦开始结霜,则供暖能力显著降低。因此,希望运行时防止这种结霜。另外,如下式(1)所示,控制部100根据外部空气温度Tg与蒸发器入口4b的温度Te之差,控制供暖时的电动膨胀阀5的阀的开度。Te=Tg-α.........(1)其中α为一定值。这样,根据蒸发器的入口温度和与结霜有密切关系的外部空气温度的关系,控制电动膨胀阀5的开度,防止蒸发器结霜。例如,采用非共沸混合制冷剂,通常,若在供暖标准条件下(内20℃/-、外部空气温度7/6℃)控制过热度,则作为蒸发器作用的室外热交换器4会结霜。因此,必须使蒸发器的入口4b的温度在结霜临界值以上。举一例子,在表示蒸发器入口4b的温度Te与外部空气温度Tg关系的上述(1)式中,假设实验求得定值α为9℃,则按Te=Tg-9.............(2)控制非共沸混合制冷剂,使作为蒸发器的室外热交换器4不发生结霜,不产生供暖能力下降,而进行供暖运行。在上述(2)式中,例如假设外部空气的温度Tg为7℃,则不发生结霜而可进行供暖运行的蒸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机,它使由高沸点制冷剂与低沸点制冷剂构成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在将压缩机、室内热交换器、膨胀阀、室外热交换器连接成环路的制冷剂回路中循环,其特征在于,该空调机具有:供暖时将上述室外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作用时,检测蒸发器入口温度的第1温度传感器;检测外部空气温度的第2温度传感器;及根据上述外部空气温度和上述蒸发器入口温度之差,控制上述膨胀阀开度的控制部。2、一种空调机,它使由高沸点制冷剂与低沸点制冷剂构成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在将压缩机、室内热交换器、膨胀阀、室外热交换器连接成环路的制冷剂回路中循环,其特征在于,该空调机具有:供暖时将上述室外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作用时,检测蒸发器入口温度的第1温度传感器;检测外部空气温度的第2温度传感器;及使上述外部空气温度与上述蒸发器入口温度之差为设定值而控制上述膨胀阀开度的控制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坂本直人上村一朗井上幸治志村一广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