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易渗雨的上悬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6202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不易渗雨的上悬窗,涉及门窗设备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窗框和窗扇接触处的密封性能较差,会使雨水从窗框和窗扇接触处渗入室内,形成渗水现象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设置抵接柱和防护架,上悬窗闭合时,防护架腔体套设在抵接柱外侧壁,窗扇与窗框接触处近乎一体化连接,使雨水不易渗透;设置带有撑杆的放置槽,撑杆旋转一定角度时,撑杆另一端抵接于防护架内腔,即可支撑窗扇悬空固定,达到了有效减少雨水从窗体闭合处渗透的效果。

A kind of top hung window that is not easy to infiltrate ra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易渗雨的上悬窗
本技术涉及门窗设备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不易渗雨的上悬窗。
技术介绍
目前,上悬窗作为一种新型窗,在百姓家中使用很广泛;它有两种开启方式,部分支持平开,部分又可以从上部推开;上悬窗向外推开一定角度后,较好的满足了人们日常使用所需的通风、实用性能,同时相较于推拉式窗更为安全,因此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现有申请号为CN201420044206.X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上悬窗,其包括窗框和窗扇;窗框和窗扇通过顶部的合页转动连接,窗框内侧壁和窗扇外侧壁设置有风撑,以便窗户向外推开一定角度后,支撑窗扇悬空固定。但是,上述上悬窗长时间使用老化后,在窗框和窗扇接触处的密封性能较差,会使雨水从窗框和窗扇接触处渗入室内,形成渗水现象,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渗水的上悬窗,其具有有效减少雨水从窗体闭合处渗透的优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不易渗雨的上悬窗,包括窗框和窗扇,窗扇包括隔音玻璃和环绕隔音玻璃设置的扇框,所述窗框外侧壁设置有抵接柱,所述扇框内侧壁设置有供抵接柱插入的防护架;所述抵接柱表面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侧壁转动设置有撑杆,所述放置槽一端设置有限位转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架腔体套设在抵接柱外侧壁,窗扇与窗框接触处近乎一体化连接,使雨水不易渗透;撑杆旋转一定角度,撑杆另一端抵接防护架内腔,即可支撑窗扇悬空固定。进一步地,所述抵接柱表面设置有若干销孔,所述销孔内侧壁设置有便于吸附防护架的磁性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磁性件提高了上悬窗闭合后,窗框和窗扇之间的密封性,减少雨水的渗透。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架内侧壁设置有挡水封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水封条有效减少了窗框和窗扇闭合处的空气流通,使二者连接更为紧密,进一步减少了雨水于闭合处渗透的现象。进一步地,所述挡水封条内部设置有变形空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变形空腔使挡水封条更为柔软,以增加上悬窗关闭后对雨水的排斥效果。进一步地,所述窗扇底部设置有导流腔体,所述导流腔体靠近窗框方向的侧壁设置有隔水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流腔体与窗框外表面下端相贴合,有效减少雨水向下流淌汇聚后,从窗扇底端渗透的现象发生;隔水垫在潮湿环境中具有较好的粘性,使导流腔体与窗框贴合的更紧密。进一步地,所述导流腔体表面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防护架外侧壁设置有若干引流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流条便于引导雨水快速向下流淌,通孔减少了窗扇表面向下流淌的雨水在导流腔体上表面的停留时间,进而减少雨水的渗透。进一步地,所述导流腔体底部设置有若干疏水栅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疏水栅槽呈矩形,以便导流腔体内部的雨水快速向外排出。进一步地,所述导流腔体上表面设置有挡水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水板在上悬窗关闭时,紧密地与窗框外表面相贴合,进一步减少了雨水的渗透。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设置抵接柱和防护架,上悬窗闭合时,防护架腔体套设在抵接柱外侧壁,窗扇与窗框接触处近乎一体化连接,使雨水不易渗透;设置带有撑杆的放置槽,撑杆旋转一定角度时,撑杆另一端抵接于防护架内腔,即可支撑窗扇悬空固定;2、设置带有磁性件的销孔,以提高窗框与窗扇的连接程度;设置带有变形空腔的防水封条减少雨水的渗透,设置带有隔水垫的导流腔体进一步减少雨水的渗透;设置引流条和通孔加快雨水导流速度,设置疏水栅槽和挡水板减少雨水的渗透。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一种不易渗水的上悬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撑杆、放置槽和窗框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扇框、防护架和导流腔体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挡水封条和变形空腔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挡水板、通孔和导流腔体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疏水栅槽和导流腔体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图中:1、窗框;2、窗扇;201、隔音玻璃;202、扇框;203、引流条;3、抵接柱;301、放置槽;302、撑杆;303、限位转板;304、销孔;305、磁性件;4、防护架;401、挡水封条;402、变形空腔;5、导流腔体;501、隔水垫;502、通孔;503、疏水栅槽;504、挡水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不易渗雨的上悬窗,参照图1,包括窗框1和窗扇2,窗扇2包括隔音玻璃201和环绕隔音玻璃201制成的扇框202;窗框1和扇框202通过顶部设置的合页转动连接,扇框202内表面底部设置有执手,以便人们开关上悬窗。参照图1、图2和图3,窗框1外表面设置有两条抵接柱3,抵接柱3沿窗框1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抵接柱3采用铝合金制成,与窗框1一体成型;扇框202内表面设置有防护架4,防护架4是中空且两端相通的腔体结构,其底壁通过螺钉与扇框202固定连接;关闭上悬窗,防护架4腔体套设在抵接柱3外侧壁,窗扇2与窗框1接触处一体化连接,使雨水不易渗透。参照图1和图2,抵接柱3外表面沿垂直于抵接柱3方向设置有放置槽301,放置槽301内侧壁设置有一根撑杆302,撑杆302一端通过销钉与放置槽301转动连接,撑杆302的转动角度在0到90度之间;将撑杆302旋转一定角度,撑杆302另一端抵接于防护架4内腔,即可支撑窗扇2悬空固定。参照图1和图2,抵接柱3表面设置有限位转板303,限位转板303位于放置槽301上方,通过转动限位转板303,其可与撑杆302相抵,以卡住撑杆301;限位转板303通过销钉与抵接柱3转动连接,限位转板303一端设置有让位平面,转动限位转板303使让位平面背朝放置槽301,限位转板303可将撑杆302固定于放置槽301内腔。参照图1和图2,抵接柱3外表面设置有若干销孔304,销孔304位于放置槽301上方,销孔304内侧壁粘附有磁性件305;磁性件305是由吸铁石制成的圆柱体,可较好的吸附铝合金材质的扇框203,以提高上悬窗闭合后,窗框1和窗扇2之间的密封性,减少雨水的渗透。参照图1和图4,防护架4内侧壁设置有挡水封条401,挡水封条401由橡胶制成,有效减少了窗框1和窗扇2闭合处的空气流通,使二者连接更为紧密,进一步减少了雨水于闭合处渗透的现象;挡水封条401内部设置有变形空腔402,变形空腔402使挡水封条401更为柔软,以增加上悬窗关闭后对雨水的排斥效果。参照图1和图3,扇框202底端设置有导流腔体5,导流腔体5横截面为矩形,其内部中空,由铝合金制成,与扇框202一体成型;上悬窗闭合后,导流腔体5与窗框1外表面下端相贴合,有效减少雨水向下流淌汇聚后,从窗扇2底端渗透的现象发生;导流腔体5靠近窗框1方向的侧壁设置有隔水垫501,隔水垫501是一种橡胶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易渗雨的上悬窗,包括窗框(1)和窗扇(2),窗扇(2)包括隔音玻璃(201)和环绕隔音玻璃(201)设置的扇框(202),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1)外侧壁设置有抵接柱(3),所述扇框(202)内侧壁设置有供抵接柱(3)插入的防护架(4);所述抵接柱(3)表面设置有放置槽(301),所述放置槽(301)内侧壁转动设置有撑杆(302),所述放置槽(301)一端设置有限位转板(30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易渗雨的上悬窗,包括窗框(1)和窗扇(2),窗扇(2)包括隔音玻璃(201)和环绕隔音玻璃(201)设置的扇框(202),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1)外侧壁设置有抵接柱(3),所述扇框(202)内侧壁设置有供抵接柱(3)插入的防护架(4);所述抵接柱(3)表面设置有放置槽(301),所述放置槽(301)内侧壁转动设置有撑杆(302),所述放置槽(301)一端设置有限位转板(3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易渗雨的上悬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柱(3)表面设置有若干销孔(304),所述销孔(304)内侧壁设置有便于吸附防护架(4)的磁性件(3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不易渗雨的上悬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架(4)内侧壁设置有挡水封条(4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敖小林赖小林张利锋彭利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天地成幕墙门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