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置式混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56197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顶置式混风系统,它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它包括风扇系统、静压腔、风量分流板、出风口;所述风扇系统具有多个并列设置的风扇;所述风扇系统底部倾斜形成向上倾斜设置的静压腔;所述出风口具有若干并列均匀分布的出风孔结构;所述风量分流板呈纵向设置在出风口的顶部,所述出风口被风量分流板分为内侧的出风支口一和外侧的出风支口二,所述风量分流板具有若干并列均匀分布的通风孔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配置更多数量的风扇,冷风经过静压腔后,分别经均匀分布的通风孔和出风孔流出,点向面扩散风改为均匀风,使冷柜的各区域商品温度均衡;冷柜内部能量损失少,也可避免玻璃柜门内侧结霜和结冰。

Overhead mixed air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顶置式混风系统
本技术涉及制冷设备
,具体涉及顶置式混风系统。
技术介绍
冷冻冷藏陈列柜作为食品冷链中的末端设备,对保证食品品质和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冷冻冷藏陈列柜的种类和型式多种多样。据不完全统计,超市食品冷冻冷藏陈列柜的能耗大约占到超市总能耗的50%左右,因此食品冷冻冷藏陈列柜的性能好坏,除对食品品质有重要影响之外,对超市的节能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现有技术中,冷冻冷藏陈列柜的出风系统内设置的风扇是垂直设置的,吹出的风直接从出风口进入冷冻冷藏陈列柜的主要工作区域内,吹出的风是点向面扩散风,冷柜的各区域商品温度不均衡,另外,在柜门打开时,柜外的自然风入侵,抵御柜外自然风的风量较大,冷柜内部能量损失大,风量大也会导致柜门内侧结霜和结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顶置式混风系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冷柜的各区域商品温度不均衡、抵御柜外自然风的风量较大导致冷柜内部热量损失大、风量大导致柜门内侧结霜和结冰等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它包括风扇系统、静压腔、风量分流板、出风口;所述风扇系统、静压腔、风量风流板、出风口均设在陈列柜本体顶部的蒸发器侧边;所述风扇系统具有多个并列设置的风扇,所述风扇系统为整体倾斜安装在陈列柜本体的内顶部;所述风扇系统底部倾斜形成向上倾斜设置的静压腔,所述静压腔的出口与出风口连通;所述出风口设在陈列柜本体的顶部外侧,所述出风口向外侧倾斜设置,出风口具有若干并列均匀分布的出风孔结构;所述风量分流板呈纵向设置在出风口的顶部,所述出风口被风量分流板分为内侧的出风支口一和外侧的出风支口二,所述风量分流板具有若干并列均匀分布的通风孔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出风支口一的截面面积大于出风支口二的截面面积。进一步的,所述风量分流板上设置的通风孔孔径大于出风口设置的出风孔孔径。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将冷柜的出风系统内的风扇倾斜设置,可以形成静压腔,配置更多数量的风扇,冷风经过静压腔后,分别经均匀分布的通风孔和出风孔流出,点向面扩散风改为均匀风,使冷柜的各区域商品温度均衡;2、设置风量分流板,将从静压腔出来的冷风分为内侧的高风速大风量和外侧的低风速小风量,一方面让内侧的更多冷风与商品热交换后回到蒸发器,另一方面在柜门打开时,外侧的小的风量抵御柜外自然风热量入侵,减少冷柜内部能量的损失,小的风速也可避免玻璃柜门内侧结霜和结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安装在陈列柜本体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原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风扇系统1、风扇11、静压腔2、风量分流板3、通风孔31、出风口4、出风支口一41、出风支口二42、出风孔4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技术,但并不因此将本技术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括风扇系统1、静压腔2、风量分流板3、出风口4;所述风扇系统1、静压腔2、风量风流板3、出风口4均设在陈列柜本体顶部的蒸发器侧边,陈列柜本体的蒸发器设在顶部,陈列柜本体的机体外侧设有保温层,陈列柜本体的前侧开口处设有玻璃柜门,陈列柜本体的放置食品区域设有多层支架,支架上安装有格栅板;所述风扇系统1具有多个并列设置的风扇11,所述风扇系统1为整体倾斜安装在陈列柜本体的内顶部;所述风扇系统1底部倾斜形成向上倾斜设置的静压腔2,风扇系统1吹出的冷风进入静压腔2内,所述静压腔2的出口与出风口4连通,静压腔2内出来的冷风流向出风口4;所述出风口4设在陈列柜本体的顶部外侧,所述出风口4向外侧倾斜设置,出风口4具有若干并列均匀分布的出风孔43结构;所述风量分流板3呈纵向设置在出风口4的顶部,所述出风口4被风量分流板3分为内侧的出风支口一41和外侧的出风支口二42,所述风量分流板3具有若干并列均匀分布的通风孔31结构,静压腔2流出的冷风大部分经出风支口一41上的出风孔43流出,进入放置食品的区域,静压腔2流出的冷风有小部分经风量分流板3上的通风孔进入出风支口二42,从出风支口二42处的出风孔43流出。所述出风支口一41的截面面积大于出风支口二42的截面面积,使得从静压腔2出来的冷风大部分从出风支口一41流出,小部分从出风支口二42流出,且从出风支口二42出来的冷风还得经过风量分流板3的通风孔31,风量更小。所述风量分流板3上设置的通风孔31孔径大于出风口4设置的出风孔41孔径。工作原理:冷藏冷冻陈列柜在运行时,从风扇系统1出来的冷风会进入静压腔2内部,从静压腔2内出来的冷风被风量分流板3分流,一部分从出风支口一41的出风孔43吹向放置食品区域,另一部分从风量分流板3的通风孔31通过后经出风支口二42的出风孔43吹向下方,点向面扩散风改为均匀风,使冷柜的各区域商品温度均衡,由于出风支口一41的截面面积大于出风支口二42的截面面积,从出风支口二42出来的冷风又得先经过风量分流板3的通风孔,所以从出风支口一41出来的风为高风速大风量,从出风支口二42出来的风为低风速小风量,出风支口一41的更多冷风与商品热交换后回到蒸发器,玻璃柜门打开时,出风支口二42的小风量抵御柜外自然风热量入侵,交换的风量少,减少冷柜内部能量的损失,小的风速也可避免玻璃柜门内侧结霜和结冰。本具体实施方式将冷柜的出风系统内的风扇倾斜设置,可以形成静压腔,配置更多数量的风扇,冷风经过静压腔后,分别经均匀分布的通风孔和出风孔流出,点向面扩散风改为均匀风,使冷柜的各区域商品温度均衡;设置风量分流板,将从静压腔出来的冷风分为内侧的高风速大风量和外侧的低风速小风量,一方面让内侧的更多冷风与商品热交换后回到蒸发器,另一方面在柜门打开时,外侧的小的风量抵御柜外自然风热量入侵,减少冷柜内部能量的损失,小的风速也可避免玻璃柜门内侧结霜和结冰。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顶置式混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扇系统、静压腔、风量分流板、出风口;所述风扇系统、静压腔、风量风流板、出风口均设在陈列柜本体顶部的蒸发器侧边;/n所述风扇系统具有多个并列设置的风扇,所述风扇系统为整体倾斜安装在陈列柜本体的内顶部;所述风扇系统底部倾斜形成向上倾斜设置的静压腔,所述静压腔的出口与出风口连通;所述出风口设在陈列柜本体的顶部外侧,所述出风口向外侧倾斜设置,出风口具有若干并列均匀分布的出风孔结构;所述风量分流板呈纵向设置在出风口的顶部,所述出风口被风量分流板分为内侧的出风支口一和外侧的出风支口二,所述风量分流板具有若干并列均匀分布的通风孔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顶置式混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扇系统、静压腔、风量分流板、出风口;所述风扇系统、静压腔、风量风流板、出风口均设在陈列柜本体顶部的蒸发器侧边;
所述风扇系统具有多个并列设置的风扇,所述风扇系统为整体倾斜安装在陈列柜本体的内顶部;所述风扇系统底部倾斜形成向上倾斜设置的静压腔,所述静压腔的出口与出风口连通;所述出风口设在陈列柜本体的顶部外侧,所述出风口向外侧倾斜设置,出风口具有若干并列均匀分布的出风孔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承海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艾卡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