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铧友专利>正文

座椅扶手调节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615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设计一种座椅扶手调节机构,其主要包括:固定件、套设在固定件上移动的升降件、卡设在升降件上移动的移动件、铰接在移动件上转动的旋转件,另外还包括一些控制调节高度、延伸度的升降控制栓和移旋控制旋钮等部件。当使用者按压升降控制栓、转动移旋控制旋钮或转动旋转件就可以分别或同时实施高度、延伸度、角度的调节,直至使用者所需的恰当位置,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座椅扶手调节机构能对座椅的扶手进行高度、延伸度和角度的三维调节,方便实用。(*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调节机构, 一种能多方向、多角度调节座椅扶手至恰 当位置的座椅扶手调节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电脑的普及使用,人们对座椅扶手(特别是办 公椅扶手、学习用椅扶手)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为此在座椅的扶手中设置了能 调节座椅扶手高度、延伸度、角度的调节器,通过调节器的调节来适应人们的使用所需。传统的座椅扶手调节器的功能是,对座椅扶手实施一维调节,即只能实施 高度调节、或实施延伸度调节、或实施角度调节中的一种调节。另外,现在市场上销售的某些座椅扶手调节器虽然可以完成多维调节,但 是需要多次叠加多个一维调节器,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的缺陷是1. 由于这种座椅扶手调节器是采用多次叠加一维调节器的方式实现扶手多 维调节,由此使得扶手调节器的零件多、功能重复件多、控制钮多、结构复杂, 不仅原材料及劳动力浪费、生产成本高,操作繁难也给使用者带来使用不便;2. 由于这种座椅扶手调节器的零件多结构复杂,因此使得加工工艺复杂加 工成本高,过多的零部件和复杂的加工工艺容易出现生产的质量问题;3. 由于这种座椅扶手调节器采用叠加多个一维调节器实现扶手多维调节, 各个一维调节器质量都能决定整体的质量,由此给质量控制增加难度,且叠加 多个一维调节器需要过多的连接容易出现使用的安全隐患问题。实用新缝内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新的座椅扶手调节机构,它既能多方位调 节座椅扶手至使用者所需的恰当位置,又具有结构紧凑、调节安全可靠的功效。 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座椅扶手调节机构,其特点是包括 一固定 件,其上端竖向形成有的升降限制通孔; 一升降件,可移动地套设在所述固定 件上,其中部件壁上形成有贯穿的升降控制通孔,且在上端橫向形成有移动限 制通孔; 一移动件,可移动地卡设在所述升降件上,其上形成有铰接孔和移旋 控制通孔; 一旋转件,可转动地铰接在所述移动件上,其上形成有旋转限制通 孔和铰接翻口; 一升降控制栓,依次穿入所述升降控制通孔和升降限制通孔; 一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升降控制栓上; 一栓套,穿过所述升降控制通孔套设 在所述升降控制栓上;以及一移旋控制旋钮,分别套设在所述移动限制通孔、 移旋控制通孔和旋转限制通孔内。根据本技术的上述构想,较佳地是,还包括 一垫圈,套设于所述升 降控制栓上,且其中一侧平面被所述复位弹簧压触,而另一侧平面与所述固定 件接触。根据本技术的上述构想,较佳地是,还包括 一固定销,穿入且固接 所述栓套和升降控制栓。根据本技术的上述构想,较佳地是,还包括 一挡圈,设置于所述旋 转件外侧并套卡在所述移旋控制旋钮末段上的卡槽内而与所述移旋控制旋钮 固接。根据本技术的上述构想,较佳地是,所述升降限制通孔、移动限制通 孔和旋转限制通孔皆呈波浪形状。根据本技术的上述构想,较佳地是,所述移旋控制旋钮套入所述移动 限制通孔部分的最大外径是大于所述移动限制通孔的最小孔径,且所述移旋控 制旋钮的最小外径是小于所述移动限制通孔的最小孔径。根据本技术的上述构想,较佳地是,所述移旋控制旋钮套入所述旋转 限制通孔部分的最大外径是大于所述旋转限制通孔的最小孔径,且所述移旋控 制旋钮的最小外径是小于所述旋转限制通孔的最小孔径。根据本技术的上述构想,较佳地是,所述栓套的高度是大于其所穿过 的所述升降件壁上的升降控制通孔外端面至升降限制通孔端面的距离。根据本技术的上述构想,较佳地是,所述升降控制栓与栓套固接后所 述升降控制栓的轴向可移动距离是大于所述升降限制通孔的深度。本技术座椅扶手调节机构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 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1. 本技术由于升降件套设在固定件上且在固定件上移动,移动件卡设 在升降件上且可在升降件上移动,旋转件铰接在移动件上且可在移动件上转动,因此,当使用者按压升降控制栓就可以移动升降件实施高度调节,当使用 者转动移旋控制旋钮就可以伸缩移动件实施延伸度调节,当使用者移动旋转件 可以实施角度调节,直至使用者所需的恰当位置,从而使本技术的座椅扶 手调节机构能对座椅的扶手分别或同时进行高度、延伸度和角度的三维调节, 非常方便实用。2. 本技术由于移旋控制旋钮分别套设在升降件的波浪形状的移动限制 通孔、移动件上的移旋控制通孔和旋转件的波浪形状旋转限制通孔内,挡圈设 置于旋转件外侧并套卡在移旋控制旋钮末段上的卡槽内而与移旋控制旋钮固 接,因此,当使用者扭转移旋控制旋钮既可控制移动件能否伸縮移动,又可控 制旋转件能否旋转,使用者操纵简便。应当理解,本技术以上的一般性描述和以下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说明 性的,并且旨在更清楚理解本技术并提供进一步的解释。附图说明为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 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与本说明书一起 起到解释本技术原理的作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座椅扶手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剖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座椅扶手调节机构在使用过程中当使用者扭转移旋控制 旋钮至旋转开放位时,座椅扶手调节机构的局部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座椅扶手调节机构在使用过程中当使用者扭转移旋控制 旋钮至移动开放位时,座椅扶手调节机构的局部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技术座椅扶手调节机构的升降控制栓初始状态时,座椅扶手 调节机构的局部状态剖视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座椅扶手调节机构在使用过程中当使用者按压升降控制 栓时至升降开放位时,座椅扶手调节机构的局部状态剖视示意图。具侔实滩方式现在将详细参考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在任何可能 的情况下,在所有附图中将使用相同的标记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此外,尽管 本技术中所使用的术语是从公知公用的术语中选择的,但是本技术说明书 中所提及的有些术语则是申请人按其判断来选择的,其详细含义在本文的描述的相 关部分中说明。此外,要求不仅仅通过所使用的实际术语,而是还要通过每个术语 所蕴含的意义来理解本技术。请参见图l一3所示,它们是本技术座椅扶手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的座椅扶手调节机构,包括以下部件 一固定件1;套设在固定件1 上且可在固定件1上移动的一升降件2;卡设在升降件2上且可在升降件2上移动的一移动件3;铰接在移动件3上且可在移动件3上转动的一旋转件4。其中,上述部件与一般座椅的连接关系如下固定件1固定连接在座椅(未 图示)上,座椅扶手(或扶手护垫)固定连接在旋转件4上,从而使得本实用 新型的座椅扶手调节机构与座椅相接合。而通过下文所叙述的调节旋转件4和 固定件1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位移和位移量,即可达到调节座椅和座椅扶手之 间的高度、延伸度、角度至使用者所需的恰当位置,以适应人们的工作和学习 所需。请继续参见图l一3所示,固定件1的上端中部形成竖向设置的升降限制通 孔11,该升降限制通孔11呈波浪形状,以便调整套设在固定件1上的升降件2 与固定件l之间的高度;升降件2的上端中部形成横向设置的移动限制通孔22, 该移动限制通孔22呈波浪形状,以便调整卡设在升降件2上的移动件3与升 降件2之间的延伸度;移动件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座椅扶手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固定件,其上端竖向形成有的升降限制通孔;    一升降件,可移动地套设在所述固定件上,其中部件壁上形成有贯穿的升降控制通孔,且在上端横向形成有移动限制通孔;    一移动件,可移动地卡设在所述升降件上,其上形成有铰接孔和移旋控制通孔;    一旋转件,可转动地铰接在所述移动件上,其上形成有旋转限制通孔和铰接翻口;    一升降控制栓,依次穿入所述升降控制通孔和升降限制通孔;    一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升降控制栓上;    一栓套,穿过所述升降控制通孔套设在所述升降控制栓上;以及    一移旋控制旋钮,分别套设在所述移动限制通孔、移旋控制通孔和旋转限制通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铧友
申请(专利权)人:梁铧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