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加固支撑结构,包括顶托,顶托安装在钢管的顶部,顶托由底盘、丝杠和调节螺母组成,底盘的下方焊接有丝杠,调节螺母螺纹设置在丝杠上,调节螺母内部开设有螺纹槽且底部开设有限位卡槽,限位卡槽位于螺纹槽的外围,调节螺母的外围对称开设有两组安装槽,两组安装槽与限位卡槽相连通,安装槽内均设置有调节杆,调节杆的顶部两侧均固定有连接杆且内侧固定有弹性卡板,连接杆的外端活动设置在安装槽的内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建筑顶托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在调节螺母与钢管的连接处设计有配合调节螺母固定的加固机构,方便将调节螺母固定在钢管的外围,从而达到更好的稳定性,防止调节螺母以及丝杠发生偏移。
A reinforced supporting structure for building 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加固支撑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支撑结构
,具体为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加固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建筑用顶托由:底盘、丝杠、调节螺母三部分组成,建筑用顶托的用途:在施工的过程与钢管和脚手架配合使用,起到调节脚手架和管架的高度、平衡支撑重物、承重的作用,在平面施工商砼浇筑的施工过程中用的最多,随着近几年房地产和立体交通的飞速发展,顶托的用量也有突飞猛进的进展,在建筑领域顶托经常安装在钢管的顶部且与方木相接触,达到对方木进行支撑的目的。然而,现有的建筑用顶托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以下的问题:(1)顶托的丝杠下端被插在钢管的内壁并通过调节螺母达到限位支撑和调节的目的,然后现有的调节螺母对于丝杠与钢管之间连接处的稳定效果不佳,容易发生晃动和偏移,从而影响到支撑结构的稳定性;(2)由于顶托长时间被暴露在外,当遇到雨水天气时雨水容易滞留在顶托的底盘上,容易生锈。为此,需要设计相应的技术方案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加固支撑结构,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满足实际使用需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加固支撑结构,包括顶托,所述顶托安装在钢管的顶部,所述顶托由底盘、丝杠和调节螺母组成,所述底盘的下方焊接有丝杠,所述调节螺母螺纹设置在丝杠上,所述调节螺母内部开设有螺纹槽且底部开设有限位卡槽,所述限位卡槽位于螺纹槽的外围,所述调节螺母的外围对称开设有两组安装槽,两组所述安装槽与限位卡槽相连通,所述安装槽内均设置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顶部两侧均固定有连接杆且内侧固定有弹性卡板,所述连接杆的外端活动设置在安装槽的内壁上,所述弹性卡板呈倾斜状设置且下端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内侧固定在调节杆上,其中一组调节杆的外端转动连接有第一环形板,另一组调节杆的外端转动连接有第二环形板,所述第一环形板与第二环形板配合使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环形板和第二环形板的外端均开设有L型槽,位于第一环形板上的L型槽内的外端加工有限位杆,位于第二环形板上的L型槽内均匀开设有若干组配合限位杆使用的插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底盘与丝杠连接处的外围呈十字状焊接有加固杆。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底盘顶部形成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外围开设有两组导流腔道,所述导流腔道的末端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位于加固杆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容纳槽底部呈弧面结构,所述容纳槽的中部高度高于外围高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方案对建筑顶托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在调节螺母与钢管的连接处设计有配合调节螺母固定的加固机构,方便将调节螺母固定在钢管的外围,从而达到更好的稳定性,防止调节螺母以及丝杠发生偏移。2.对底盘的结构进行了改进,设计有专门的导流机构方便水液的排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丝杠与底盘的连接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调节螺母的局部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调节螺母的展开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调节螺母的锁紧结构图。图中:1-底盘,2-丝杠,3-调节螺母,4-螺纹槽,5-限位卡槽,6-安装槽,7-调节杆,8-连接杆,9-弹性卡板,10-弹簧,11-第一环形板,12-第二环形板,13-L型槽,14-限位杆,15-插孔,16-加固杆,17-容纳槽,18-导流腔道,19-排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加固支撑结构,包括顶托,顶托安装在钢管的顶部,顶托由底盘1、丝杠2和调节螺母3组成,底盘1的下方焊接有丝杠2,调节螺母3螺纹设置在丝杠2上,调节螺母3内部开设有螺纹槽4且底部开设有限位卡槽5,限位卡槽5位于螺纹槽4的外围,调节螺母3的外围对称开设有两组安装槽6,两组安装槽6与限位卡槽5相连通,安装槽6内均设置有调节杆7,调节杆7的顶部两侧均固定有连接杆8且内侧固定有弹性卡板9,连接杆8的外端活动设置在安装槽6的内壁上,弹性卡板9呈倾斜状设置且下端连接有弹簧10,弹簧10的内侧固定在调节杆7上,其中一组调节杆7的外端转动连接有第一环形板11,另一组调节杆7的外端转动连接有第二环形板12,第一环形板11与第二环形板12配合使用。附注:第一环形板11与第二环形板12均呈半环状结构;调节螺母3的规格设计为多种,根据钢管的实际规格进行选用。进一步改进地,如图4所示:第一环形板11和第二环形板12的外端均开设有L型槽13,位于第一环形板11上的L型槽13内的外端加工有限位杆14,位于第二环形板12上的L型槽13内均匀开设有若干组配合限位杆14使用的插孔15,通过第一环形板11和第二环形板12外围的限位杆14与插孔15的配合使用可以达到将调节螺母3固定在钢管外围,防止发生偏移。进一步改进地,如图2所示:底盘1与丝杠2连接处的外围呈十字状焊接有加固杆16,在底盘1与丝杠2连接处焊接有十字状的加固杆16可以提高底盘1与丝杠2连接处的稳定性和强度,减小变形的可能性。进一步改进地,如图1所示:底盘1顶部形成有容纳槽17,容纳槽17的外围开设有两组导流腔道18,导流腔道18的末端开设有排水口19,排水口19位于加固杆16上,通过在容纳槽17的外围开设有导流腔道18以及排水口19方便将容纳槽17内的雨水外排。具体地,容纳槽17底部呈弧面结构,容纳槽17的中部高度高于外围高度,将容纳槽17设计为弧面结构便于将落入的雨水向外围导流并配合导流腔道18排出。在使用时:本技术使用时将顶托的丝杠2的下端插在钢管内并将钢管的定位外沿卡扣在限位卡槽5内达到一次限位的目的,并扳动调节杆7向下转动使得弹性卡板9的外端与限位卡槽5内的钢管相抵触,并转动第一环形板11和第二环形板12使得限位杆14对应卡入插孔15内达到限位的目的,在弹簧和弹性卡板7的共同作用下使用的弹性卡板7卡住钢管的外围,达到二次限位固定的目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调节螺母3与钢管连接处的稳定性,防止放生偏移。本方案所保护的产品目前已经投入实际生产和应用,尤其是在建筑支撑结构
上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很显然印证了该产品的技术方案是有益的,是符合社会需要的,也适宜批量生产及推广使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加固支撑结构,包括顶托,所述顶托安装在钢管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托由底盘(1)、丝杠(2)和调节螺母(3)组成,所述底盘(1)的下方焊接有丝杠(2),所述调节螺母(3)螺纹设置在丝杠(2)上,所述调节螺母(3)内部开设有螺纹槽(4)且底部开设有限位卡槽(5),所述限位卡槽(5)位于螺纹槽(4)的外围,所述调节螺母(3)的外围对称开设有两组安装槽(6),两组所述安装槽(6)与限位卡槽(5)相连通,所述安装槽(6)内均设置有调节杆(7),所述调节杆(7)的顶部两侧均固定有连接杆(8)且内侧固定有弹性卡板(9),所述连接杆(8)的外端活动设置在安装槽(6)的内壁上,所述弹性卡板(9)呈倾斜状设置且下端连接有弹簧(10),所述弹簧(10)的内侧固定在调节杆(7)上,其中一组调节杆(7)的外端转动连接有第一环形板(11),另一组调节杆(7)的外端转动连接有第二环形板(12),所述第一环形板(11)与第二环形板(12)配合使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加固支撑结构,包括顶托,所述顶托安装在钢管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托由底盘(1)、丝杠(2)和调节螺母(3)组成,所述底盘(1)的下方焊接有丝杠(2),所述调节螺母(3)螺纹设置在丝杠(2)上,所述调节螺母(3)内部开设有螺纹槽(4)且底部开设有限位卡槽(5),所述限位卡槽(5)位于螺纹槽(4)的外围,所述调节螺母(3)的外围对称开设有两组安装槽(6),两组所述安装槽(6)与限位卡槽(5)相连通,所述安装槽(6)内均设置有调节杆(7),所述调节杆(7)的顶部两侧均固定有连接杆(8)且内侧固定有弹性卡板(9),所述连接杆(8)的外端活动设置在安装槽(6)的内壁上,所述弹性卡板(9)呈倾斜状设置且下端连接有弹簧(10),所述弹簧(10)的内侧固定在调节杆(7)上,其中一组调节杆(7)的外端转动连接有第一环形板(11),另一组调节杆(7)的外端转动连接有第二环形板(12),所述第一环形板(11)与第二环形板(12)配合使用。
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念,
申请(专利权)人:刘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