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线场的全域控制基础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5986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线场的全域控制基础构件,包括基岩层、防渗层、支护层和稳定层,所述的基岩层为开挖地表露出的基岩构成,基岩层的四周还设置有隔离减震层,所述的防渗层铺设在基岩层顶面,在防渗层顶面再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支护层和稳定层,所述的支护层和稳定层为钢筋混凝土层,并且支护层与稳定层刚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基线场的全域控制基础构件,整体性强,结构稳定性好,对外界振动和地基形变抗干扰能力强,防水防渗性能好,使用寿命长,保障基线场的精度稳定性,保障对测量装置的检定、校准高精度。

A basic component of global control for baseline fie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线场的全域控制基础构件
本技术涉及用于检定、校准高精度测量装置的基线场
,尤其涉及一种基线场的全域控制基础构件。
技术介绍
基线场是用来检定或校准全站型电子速测仪、光电测距仪、GPS接收机等测量仪器的长度标准装置,基线场的精度稳定性是基线场的核心参数指标,而基线场的基础构件的稳定性则是影响基线场精度稳定性的决定性因素。现有基线场的基础构件主要采用的结构包括方体式独立基础或者桩基加基层式基础,方体式独立基础需要将多个进行拼接来构成整体基础,施工工程量较大、成本较高,并且方体式独立基础相互之间的收缩无法保证完全一致,从而使得整体基础的内部存在应力容易导致整体基础出现后期变形;而桩基加基层式基础的整体稳定性也较差,特别是在长时间称重后不同区间段的形变差异较大,从而导致基线场的精度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一种基线场的全域控制基础构件,解决目前技术中基线场基础构件的稳定性较差,从而影响基线场精度稳定性的问题。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线场的全域控制基础构件,包括基岩层、防渗层、支护层和稳定层,所述的基岩层为开挖地表露出的基岩构成,所述的防渗层铺设在基岩层顶面,在防渗层顶面再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支护层和稳定层,所述的支护层和稳定层为钢筋混凝土层,并且支护层与稳定层刚性连接。本技术所述的基线场的全域控制基础构件以地表的基岩构成基线场基础构件的最底层,结构稳定性好,抗形变干扰能力强,本技术采用多层的层状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层的支护层和稳定层进一步保障结构稳定性,并且利用防渗层避免地基中的水渗透到上部的支护层和稳定层,避免支护层和稳定层受到水的侵蚀,有效保护支护层和稳定层,延长使用寿命,支护层直接设置在防渗层顶面,支护层对其顶部的稳定层提供稳定的支撑来保障结构稳定性,并且可通过支护层良好的保障基线场平整度,支护层与稳定层刚性连接,从而使得支护层与稳定层之间不会出现移位,保障结构稳定性,从而保障基线场的精度稳定性,有效保障检定、校准的精度。进一步的,所述的基岩层的四周还设置有隔离减震层,使得基线场的全域控制基础构件与外界保持相对的隔离,隔离减震层能够吸收外界的振动及形变,对外界振动和地基形变抗干扰能力强。进一步的,所述支护层内的钢筋骨架一与稳定层内的钢筋骨架二连接固定,从而实现支护层与稳定层刚性连接,提高结构稳定性,避免支护层与稳定层发生相对移位,连接方便、简单,使得支护层与稳定层成为稳固的整体。进一步的,所述的钢筋骨架一、钢筋骨架二为非均匀分布的阵列结构,能够提高稳定性和抗震性。进一步的,所述的基岩层的顶面呈凹槽形结构,所述的防渗层的顶面也呈凹槽形结构,所述的支护层嵌入在防渗层顶面的凹槽形结构中,从而支护层的四周都包围有防渗层,提高防渗效果和防渗的全方位,避免水从支护层的四周及底部进入支护层和稳定层而造成侵蚀,并且基岩层在竖向上对支护层和稳定层提供稳定支撑的同时,还在横向上对支护层的四周起到固定限位的作用,减小支护层的形变,提高支护层的结构稳定性,从而保障基线场的精度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基岩层的顶面通过石块填充夯实再铺设防渗层,提高基岩层表面的平整性,从而更好的铺设防渗层,使得防渗层能有效贴合,消除缝隙,提高结构稳定性同时保障稳定的防渗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优点在于:本技术所述的基线场的全域控制基础构件,整体性强,结构稳定性好,对外界振动和地基形变抗干扰能力强,防水防渗性能好,使用寿命长,保障基线场的精度稳定性,保障对测量装置的检定、校准高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基线场的全域控制基础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线场的全域控制基础构件,整体结构稳定性好,对外界振动和地基形变抗干扰能力强,从而保障基线场的精度稳定性,保障对测量装置的检定、校准高精度。如图1所示,基线场的全域控制基础构件,主要包括基岩层1、防渗层2、支护层3和稳定层4;所述的基岩层1为开挖地表露出的基岩构成,并且基岩层1的四周设置隔离减震层5,并且隔离减震层5包围基岩层1的整个周向,利用隔离减震层5吸收振动以及地基形变应急,减小外界振动和地基形变对基岩层1的影响,确保基岩层1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开挖出的基岩层1顶面凹凸不平整,用石块填充夯实基岩层1的顶面,并且使得基岩层1的顶面形成凹槽形结构;在基岩层1的顶面铺设防渗层2,即防渗层2贴合在由石块填充夯实的基岩层1表面,并且基岩层1顶面的整个凹槽形结构都铺设防渗层2,防渗层2厚度均匀并且与基岩层1表面压实贴合,消除缝隙,保障稳定的防水防渗效果,防渗层2的顶面呈与基岩层1的顶面配合的凹槽形结构;在防渗层2的顶面设置再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支护层3和稳定层4,支护层3和稳定层4为钢筋混凝土层,先在防渗层2顶面架设钢筋骨架一6,钢筋骨架一6采用非均匀分布的阵列结构,绑扎牢固,然后再在钢筋骨架一6上部按稳定层的受力要求连接固定钢筋骨架二7,采用高强度混凝土整体浇筑在钢筋骨架一6上来形成支护层3,并根据所处温湿度环境制定养护措施进行细致养护,待支护层3干燥程度达到85%以上后再在钢筋骨架二7一次性浇筑高强度混凝土形成稳定层4,并按要求进行养护,最终使得支护层3与稳定层4刚性连接成为一个整体,提高结构稳定性。并且支护层3在横向上的宽度大于稳定层4,稳定层4设置在支护层3中部,能够减小外界对稳定层4的影响,高精度的直线导轨铺设在稳定层4上,利用导轨系统取代传统的观察墩,通过滑台沿着直线导轨滑动可方便的设置多个标准长度,检定、校准的精度高、效率高。在本实施例中,支护层3嵌入防渗层2顶面的凹槽形结构中,支护层3的顶面以及四周都与防渗层2紧密贴合,保障结构稳定性,同时保障良好的防水防渗效果,确保支护层3和稳定层4具有长效的使用寿命。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线场的全域控制基础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岩层(1)、防渗层(2)、支护层(3)和稳定层(4),所述的基岩层(1)为开挖地表露出的基岩构成,所述的防渗层(2)铺设在基岩层(1)顶面,在防渗层(2)顶面再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支护层(3)和稳定层(4),所述的支护层(3)和稳定层(4)为钢筋混凝土层,并且支护层(3)与稳定层(4)刚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线场的全域控制基础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岩层(1)、防渗层(2)、支护层(3)和稳定层(4),所述的基岩层(1)为开挖地表露出的基岩构成,所述的防渗层(2)铺设在基岩层(1)顶面,在防渗层(2)顶面再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支护层(3)和稳定层(4),所述的支护层(3)和稳定层(4)为钢筋混凝土层,并且支护层(3)与稳定层(4)刚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线场的全域控制基础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岩层(1)的四周还设置有隔离减震层(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线场的全域控制基础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层(3)内的钢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江萍汤江文蒋丽杨桩李刚彭元辉谢开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机械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