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生态恢复的污染物治理装置,包括多孔铲斗和握持杆结构,多孔铲斗上设有主杆,多孔铲斗的上端外侧边沿贴靠有U形气囊,使得多孔铲斗能够漂浮在水面上;主杆和弹簧伸缩杆分别铰接在U形气囊的外侧,主杆上嵌套有滑动套筒,滑动套筒的后侧与弹簧伸缩杆远离调节连板的一端固定相连,滑动套筒上铰接有副杆,使得副杆沿着主杆抽拉,带动滑动套在主杆上滑动,弹簧伸缩杆产生弹性伸缩,主杆的轴线与调节连板的侧边沿之间的角度产生变化,实现主杆与多孔铲斗之间角度变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多孔铲斗采用气囊托浮在水面上,降低施力强度,并设有驱动主杆相对多孔铲斗产生角度变化的副杆,方便调节多孔铲斗的铲动方向。
A pollutant treatment device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生态恢复的污染物治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生态环境治理器械的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生态恢复的污染物治理装置。
技术介绍
生态恢复,从宏观方面来看,是指帮助恢复和管理生态完整性的过程,生态完整性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过程和结构、区域和历史关系以及可持续文化实践的变异性的关键范围。生态恢复是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主要指致力于那些在自然突变和人类活动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从微观具体工作来看,生态恢复包括山体生态恢复、草原生态恢复、水体生态恢复、森林生态恢复等等,其中水体生态恢复的第一步是污染物治理,即将污染物从水体中分离出来,一般的工作是像捞鱼一样人工将水面污染物打捞出来,而打捞工具在一次打捞起的打捞物较少的话,则打捞效率较低,而一次打捞起的打捞物较多的话,使用者很是费力,同时打捞时由于污染物的形状不一样,打捞方向也是个重要因素,而一般的长杆捞网方向较难变化,造成打捞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现有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生态恢复的污染物治理装置,设置一个多孔的铲斗形状的多孔铲斗,将多孔铲斗采用气囊托浮在水面上,降低施力强度,并设有驱动主杆相对多孔铲斗产生角度变化的副杆,方便调节多孔铲斗的铲动方向。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生态恢复的污染物治理装置,包括多孔铲斗和握持杆结构,所述多孔铲斗上设有握持杆结构,所述多孔铲斗的上端外侧边沿贴靠有气囊,使得多孔铲斗能够漂浮在水面上。进一步地,所述多孔铲斗的上端外侧边沿呈U形结构,对应地,所述气囊为呈U形结构的U形气囊。进一步地,所述U形气囊的内外两侧分别设有U形内板和U形外板,所述U形内板和U形外板的上侧相对之间和下侧相对之间分别均布设有若干个约束半圈,使得所述U形气囊被约束在U形内板和U形外板之间,所述U形内板内侧设有多孔铲斗,所述U形外板的外侧设有调节连板,所述调节连板上设有握持杆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握持杆结构包括主杆、副杆、滑动套筒和弹簧伸缩杆,所述主杆和弹簧伸缩杆分别铰接在调节连板的前后两端,所述主杆上嵌套有滑动套筒,所述滑动套筒的后侧与弹簧伸缩杆远离调节连板的一端固定相连,所述滑动套筒上铰接有副杆,使得所述副杆沿着主杆抽拉,带动所述滑动套在主杆上滑动,所述弹簧伸缩杆产生弹性伸缩,所述主杆的轴线与调节连板的侧边沿之间的角度产生变化,实现所述主杆与多孔铲斗之间角度变化。进一步地,所述滑动套筒上固定设置有向外凸起的铰接侧块,所述铰接侧块上嵌套并铰接有铰接头,所述铰接头的外侧与副杆固定相连,使得所述副杆铰接在滑动套筒上。进一步地,所述主杆远离调节连板的端部固定设置有手持横杆,所述手持横杆的一侧嵌套在副杆上,使得所述副杆与主杆平行。进一步地,所述弹簧伸缩杆包括伸缩插杆、上固定板、伸缩弹簧、下固定板和伸缩套筒,所述伸缩插杆固定设置滑动套筒上,所述伸缩插杆远离滑动套筒的端部嵌套有伸缩套筒,所述伸缩套筒远离伸缩插杆的端部铰接在调节连板上,所述伸缩套筒靠近伸缩插杆的端部固定设置有下固定板,所述伸缩插杆远离下固定板的部分上固定设置有上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固定设置有伸缩弹簧,伸缩弹簧嵌套在伸缩插杆上。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体的积极有益效果为:将多孔铲斗采用U形气囊托浮在水面上,降低施力强度,并设有驱动主杆相对多孔铲斗产生角度变化的副杆,方便调节多孔铲斗的铲动方向。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去掉握持杆结构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手持横杆,2-副杆,3-主连杆,4-铰接头,5-铰接侧块,6-滑动套筒,7-伸缩插杆,8-上固定板,9-伸缩弹簧,10-下固定板,11-U形气囊,12-多孔铲斗,13-约束半圈,14-调节连板,15-U形内板,16-伸缩套筒,17-U形外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生态恢复的污染物治理装置,包括多孔铲斗12和握持杆结构,多孔铲斗12上设有握持杆结构,多孔铲斗12的上端外侧边沿贴靠有呈U形结构的U形气囊11,使得多孔铲斗12能够漂浮在水面上。而为了方便U形气囊11相对,U形气囊11的内外两侧分别设有U形内板15和U形外板17,U形内板15和U形外板17的上侧相对之间和下侧相对之间分别均布设有若干个约束半圈13,使得U形气囊11被约束在U形内板15和U形外板17之间,U形内板15内侧设有多孔铲斗12,U形外板17的外侧设有调节连板14,调节连板14上设有握持杆结构。在使用时,U形气囊11在多孔铲斗12周围起到托浮作用,避免多孔铲斗12铲起的重量过大,而岸上或船上的使用者需要施加较大的力才能将水面污物铲托出来。实施例二: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为了方便调节多孔铲斗12的铲动方向,设置握持杆结构包括主杆3、副杆2、滑动套筒6和弹簧伸缩杆,主杆3和弹簧伸缩杆分别铰接在调节连板14的前后两端,主杆3上嵌套有滑动套筒6,滑动套筒6的后侧与弹簧伸缩杆远离调节连板14的一端固定相连,滑动套筒6上铰接有副杆2,使得副杆2沿着主杆3抽拉,带动滑动套在主杆3上滑动,弹簧伸缩杆产生弹性伸缩,主杆3的轴线与调节连板14的侧边沿之间的角度产生变化,实现主杆3与多孔铲斗12之间角度变化,方便调节多孔铲斗12的铲动方向。滑动套筒6上固定设置有向外凸起的铰接侧块5,铰接侧块5上嵌套并铰接有铰接头4,铰接头4的外侧与副杆2固定相连,使得副杆2铰接在滑动套筒6上。主杆3远离调节连板14的端部固定设置有在使用时手持的手持横杆1,手持横杆1的一侧嵌套在副杆2上,使得副杆2与主杆3平行,在将副杆2上端插入手持横杆1前,向下压动副杆2,使得滑动套筒6向下移动,弹簧伸缩杆收缩,然后副杆2穿过到手持横杆1上对应的孔洞,这也是设置副杆2与滑动套筒6铰接的原因,便于装配。为了避免主杆3被相对锁死在多孔铲斗12上,设置弹簧伸缩杆能够沿着自身轴线伸缩,具体结构包括伸缩插杆7、上固定板8、伸缩弹簧9、下固定板10和伸缩套筒16,伸缩插杆7固定设置滑动套筒6上,伸缩插杆7远离滑动套筒6的端部嵌套有伸缩套筒16,伸缩套筒16远离伸缩插杆7的端部铰接在调节连板14上,伸缩套筒16靠近伸缩插杆7的端部固定设置有下固定板10,伸缩插杆7远离下固定板10的部分上固定设置有上固定板8,上固定板8和下固定板10之间固定设置有伸缩弹簧9,伸缩弹簧9嵌套在伸缩插杆7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生态恢复的污染物治理装置,包括多孔铲斗和握持杆结构,所述多孔铲斗上设有握持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铲斗的上端外侧边沿贴靠有气囊,使得多孔铲斗能够漂浮在水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态恢复的污染物治理装置,包括多孔铲斗和握持杆结构,所述多孔铲斗上设有握持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铲斗的上端外侧边沿贴靠有气囊,使得多孔铲斗能够漂浮在水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态恢复的污染物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铲斗的上端外侧边沿呈U形结构,对应地,所述气囊为呈U形结构的U形气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生态恢复的污染物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气囊的内外两侧分别设有U形内板和U形外板,所述U形内板和U形外板的上侧相对之间和下侧相对之间分别均布设有若干个约束半圈,使得所述U形气囊被约束在U形内板和U形外板之间,所述U形内板内侧设有多孔铲斗,所述U形外板的外侧设有调节连板,所述调节连板上设有握持杆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生态恢复的污染物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杆结构包括主杆、副杆、滑动套筒和弹簧伸缩杆,所述主杆和弹簧伸缩杆分别铰接在调节连板的前后两端,所述主杆上嵌套有滑动套筒,所述滑动套筒的后侧与弹簧伸缩杆远离调节连板的一端固定相连,所述滑动套筒上铰接有副杆,使得所述副杆沿着主杆抽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胜男,赵杰,
申请(专利权)人:苏胜男,赵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