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尘车箱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5942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吸尘车箱体结构,其包括:车厢箱体,车厢箱体内的后端分隔有垃圾仓,车厢箱体内的前端上部分隔有通风道,其余部分设为粉尘仓,其中,垃圾仓与粉尘仓之间通过垃圾仓隔板分隔,通风道上端设有用于与吸尘车风机连接的风机接口并用于排出除尘后的空气;除尘滤筒,设于通风道下方的粉尘仓内且其出气端与通风道连通;脉冲阀,设于通风道内且连接于除尘滤筒的出气端上;吸尘管,其一端固定连接在车厢箱体下方,另一端穿入到车厢箱体内并延伸至垃圾仓内;过滤网装置,设于垃圾仓上部,垃圾仓隔板上设有将粉尘仓和垃圾仓连通的通风口,过滤网装置的出口与该通风口连接,并将初步过滤后的空气输入到粉尘仓中,该方案效率高,实施可靠。

Body structure of vacuum tru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尘车箱体结构
本技术涉及环卫设备领域,尤其是吸尘车装置领域,具体涉及吸尘车箱体结构。
技术介绍
吸尘车可有效地减少了粉尘污染,提高了空气质量,被广泛的应用于高速公路、环城道路、城市主干道、机场、码头等处的机械化清扫保洁作业,其完全采用气流来完成作业,利用气流运动方式将垃圾和粉尘收集起来,克服了扫刷产生的二次扬尘等缺陷,无需洒水除尘即能进行清扫作业,特别适用于缺水地区以及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清扫保洁作业。目前本行业现有吸尘车在实际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是:吸尘车箱体布置方式是将粉尘仓设在箱体两侧,垃圾仓设在箱体中部,吸尘管设在垃圾仓前端。由于吸尘车连续清扫作业时间长,垃圾主要集中在垃圾仓前端,当收集垃圾含有水分时,或垃圾没有及时倾倒时,由于垃圾仓整体较深,造成垃圾仓前端垃圾很难彻底倾倒出来,需要人工干预进行清理,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保证了粉尘大小分级除尘与分类收集,又实现了箱体内垃圾的彻底倾倒的吸尘车箱体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吸尘车箱体结构,其包括:车厢箱体,呈壳体结构,所述车厢箱体内的后端分隔有垃圾仓,车厢箱体内的前端上部分隔有通风道,其余部分设为粉尘仓,其中,垃圾仓与粉尘仓之间通过垃圾仓隔板分隔且垃圾仓底部与车厢箱体底部具有间隙,通风道上端设有用于与吸尘车风机连接的风机接口并用于排出除尘后的空气;除尘滤筒,设于通风道下方的粉尘仓内且除尘滤筒的出气端与通风道连通;脉冲阀,设于通风道内且连接于除尘滤筒的出气端上;吸尘管,其一端固定连接在车厢箱体下方并用于与吸尘车的吸尘装置连接,其另一端穿入到车厢箱体内并延伸至垃圾仓内;过滤网装置,设于垃圾仓上部并用于初步过滤吸尘管吸入的空气,所述的垃圾仓隔板上设有将粉尘仓和垃圾仓连通的通风口,所述过滤网装置的出口与该通风口连接,并将初步过滤后的空气输入到粉尘仓中。进一步,所述车厢箱体的上端面对应通风道设置位置设有可启闭的顶盖检修门。进一步,所述的除尘滤筒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其出气端均与通风道连通,所述的脉冲阀与除尘滤筒的数量一一对应且连接在除尘滤筒的出气端上。进一步,所述车厢箱体的侧面对应除尘滤筒的设置位置设有可启闭的除尘滤筒检修门。进一步,所述吸尘管的数量为4个。进一步,所述吸尘管延伸至垃圾仓内的上方还设有用于引导空气流向的导流板。进一步,所述的通风口设于垃圾仓隔板接近除尘滤筒的一侧。进一步,所述的通风口上设有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挡尘板和第二挡尘板。进一步,所述车厢箱体的后端设有可启闭的车厢后门。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方案通过专利技术人反复进行作业试验,效果显著,这种安装了新型吸尘车箱体的吸尘车清扫作业,可以初级通过气力导流,在垃圾仓内实现重力除尘;二级为惯性碰撞除尘;三级为滤筒组脉冲自动控制除尘,实现按粉尘大小分级除尘与分类收集,除尘效率高,工作可靠,有效连续除尘作业时间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阐述:图1为本技术方案的简要实施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吸尘车箱体结构,其包括:车厢箱体8,呈壳体结构,所述车厢箱体8内的后端分隔有垃圾仓9,车厢箱体8内的前端上部分隔有通风道4,其余部分设为粉尘仓16,其中,垃圾仓9与粉尘仓16之间通过垃圾仓隔板10分隔且垃圾仓9底部与车厢箱体8底部具有间隙,通风道4上端设有用于与吸尘车风机连接的风机接口1并用于排出除尘后的空气;除尘滤筒14,设于通风道4下方的粉尘仓16内且除尘滤筒14的出气端与通风道4连通;脉冲阀3,设于通风道4内且连接于除尘滤筒14的出气端上;吸尘管13,其一端固定连接在车厢箱体8下方并用于与吸尘车的吸尘装置连接,其另一端穿入到车厢箱体8内并延伸至垃圾仓9内;过滤网装置6,设于垃圾仓9上部并用于初步过滤吸尘管13吸入的空气,所述的垃圾仓隔板10上设有将粉尘仓16和垃圾仓9连通的通风口101,所述过滤网装置6的出口与该通风口101连接,并将初步过滤后的空气输入到粉尘仓16中;进一步,所述的通风口101设于垃圾仓隔板10接近除尘滤筒14的一侧;进一步,所述的通风口101上设有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挡尘板11和第二挡尘板12。其中,为了便于检修维护,所述车厢箱体8的上端面对应通风道4设置位置设有可启闭的顶盖检修门2;所述车厢箱体8的侧面对应除尘滤筒14的设置位置设有可启闭的除尘滤筒检修门15,优选的,车厢箱体8的两侧面均设有除尘滤筒检修门15。另外,所述的除尘滤筒14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其出气端均与通风道4连通,所述的脉冲阀3与除尘滤筒14的数量一一对应且连接在除尘滤筒14的出气端上。进一步,所述吸尘管13的数量为4个;所述吸尘管14延伸至垃圾仓9内的上方还设有用于引导空气流向的导流板5。进一步,所述车厢箱体8的后端设有可启闭的车厢后门7。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方案的运行方法为:工作时,启动吸尘车的风机,垃圾和粉尘通过吸尘管13进入垃圾仓9内,经过过滤网装置6过滤后,垃圾及较大粉尘颗粒靠自重在垃圾仓9沉降,含尘气流穿过过滤网装置6通过通风口先后与第一挡尘板11、第二挡尘板12产生惯性碰撞颗粒状粉尘留在第一挡尘板11、第二挡尘板12区域内,含尘气流经过除尘滤筒14过滤后,进入到通风道4中,气流中的细小粉尘被吸附在滤筒上达到无尘状态,并通过风机接口1由风机吸出排入大气中。脉冲阀3用于除尘滤筒14清灰,吸附在除尘滤筒14中的粉尘在高压气流作用下沉降到粉尘仓16底部,打开垃圾仓9后部的箱体后门7,粉尘仓16和垃圾仓9内的粉尘垃圾倾倒出箱体壳体8外。箱体前端侧面密闭的滤筒检修门15,方便对除尘滤筒14进行安装维修;在通风道4顶上密闭的顶盖检修门2,方便对脉冲阀3进行检修维护。以上所述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技术的教导,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皆应属本技术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吸尘车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车厢箱体,呈壳体结构,所述车厢箱体内的后端分隔有垃圾仓,车厢箱体内的前端上部分隔有通风道,其余部分设为粉尘仓,其中,垃圾仓与粉尘仓之间通过垃圾仓隔板分隔且垃圾仓底部与车厢箱体底部具有间隙,通风道上端设有用于与吸尘车风机连接的风机接口并用于排出除尘后的空气;/n除尘滤筒,设于通风道下方的粉尘仓内且除尘滤筒的出气端与通风道连通;/n脉冲阀,设于通风道内且连接于除尘滤筒的出气端上;/n吸尘管,其一端固定连接在车厢箱体下方并用于与吸尘车的吸尘装置连接,其另一端穿入到车厢箱体内并延伸至垃圾仓内;/n过滤网装置,设于垃圾仓上部并用于初步过滤吸尘管吸入的空气,所述的垃圾仓隔板上设有将粉尘仓和垃圾仓连通的通风口,所述过滤网装置的出口与该通风口连接,并将初步过滤后的空气输入到粉尘仓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吸尘车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车厢箱体,呈壳体结构,所述车厢箱体内的后端分隔有垃圾仓,车厢箱体内的前端上部分隔有通风道,其余部分设为粉尘仓,其中,垃圾仓与粉尘仓之间通过垃圾仓隔板分隔且垃圾仓底部与车厢箱体底部具有间隙,通风道上端设有用于与吸尘车风机连接的风机接口并用于排出除尘后的空气;
除尘滤筒,设于通风道下方的粉尘仓内且除尘滤筒的出气端与通风道连通;
脉冲阀,设于通风道内且连接于除尘滤筒的出气端上;
吸尘管,其一端固定连接在车厢箱体下方并用于与吸尘车的吸尘装置连接,其另一端穿入到车厢箱体内并延伸至垃圾仓内;
过滤网装置,设于垃圾仓上部并用于初步过滤吸尘管吸入的空气,所述的垃圾仓隔板上设有将粉尘仓和垃圾仓连通的通风口,所述过滤网装置的出口与该通风口连接,并将初步过滤后的空气输入到粉尘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车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箱体的上端面对应通风道设置位置设有可启闭的顶盖检修门。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峰赖振赋李燕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龙马环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