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可生物降解材料制成的沙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5898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可生物降解材料制成的沙障,包括沙地,所述沙地上分别对称设有两排第一固定桩和第二固定桩,位置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固定桩和第二固定桩之间设置有挡沙网,两排所述第二固定桩之间设置有由秸秆紧密铺排成的网格状的方格沙障,所述方格沙障的每个网格内均通过保水机构种植有固沙植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两层的防风固沙机构,极大的提高了防沙和固沙效果,且其上的固沙植物长成后具有更长久持续的固沙效果,通过设置可生物降解材料制成的防渗层和保水膜,既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又不会形成白色污染。

A sand barrier made of biodegradable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可生物降解材料制成的沙障
本技术涉及防沙种植
,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可生物降解材料制成的沙障。
技术介绍
生物沙障是指用活的灌木、草本植物建立的阻沙措施,又称活沙障,生物沙障能克服机械沙障固有的寿命短、成本高等不足,与机械沙障相比,生物沙障具有成本较低,作用时间持久而稳定,能改善沙地的理化性质,绿化、美化沙漠环境等优点。现有的沙地种植结构多采用设置成网格状的平铺式沙障防沙,然后在网格中种植固沙植物的方法进行,然而,当对植物进行施肥或浇水时,较多的水和肥料中养分会很快的被蒸发或渗入深层地底,而无法被植物吸收利用,水肥利用率低,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利用可生物降解材料制成的沙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可生物降解材料制成的沙障,包括沙地,所述沙地上分别对称设有两排第一固定桩和第二固定桩,位置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固定桩和第二固定桩之间设置有挡沙网,两排所述第二固定桩之间设置有由秸秆紧密铺排成的网格状的方格沙障,所述方格沙障的每个网格内均通过保水机构种植有固沙植物。优选地,所述方格沙障的下端固定在沙地上,所述方格沙障的上端露出沙地。优选地,所述保水机构包括位于方格沙障网格内的沙地上开设的种植槽,所述种植槽内种植有固沙植物,所述方格沙障网格的上端设置有保水膜,所述种植槽的下方设有防渗层,防渗层为开口向上的盆形结构。优选地,所述保水膜上均匀开设有多个透气孔。优选地,所述防渗层和保水膜均采用可生物降解材料制成。优选地,两排所述第二固定桩的之间的沙地上设置有一排第三固定桩,且每根第三固定桩的下端均与防渗层的上端面中部相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通过设置第一固定桩、第二固定桩和挡沙网,且挡沙网在第一固定桩和第二固定桩之间连成三角形网格状,当风沙从挡沙网外吹入需要经历三层挡沙网,从而提高了对固沙植物的保护效果。2、通过在两排第二固定桩之间的沙地上设置由秸秆铺排成的方格沙障,秸秆构成的方格沙障既能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秸秆还能为种植在其上的固沙植物提供有机质营养。3、通过设置防渗层和保水膜,既有利于使降雨带来的水分保留在地表层土壤中供固沙植物吸收利用,又可以防止水分过度蒸发,造成水资源的浪费。4、通过采用可生物降解材料制造防渗层和保水膜,在固沙植物处于幼苗生长期时,其具有完整性,不会分解,随着时间的流逝,固沙植物逐渐长大,防渗层保水膜被微生物降解,因此其不会对固沙植物的根系生长造成阻碍,也不会形成白色污染。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两层的防风固沙机构,极大的提高了防沙和固沙效果,且其上的固沙植物长成后具有更长久持续的固沙效果,通过设置可生物降解材料制成的防渗层和保水膜,既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又不会形成白色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利用可生物降解材料制成的沙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利用可生物降解材料制成的沙障的俯视图。图中:1沙地、2第一固定桩、3第二固定桩、4挡沙网、5第三固定桩、6防渗层、7种植槽、8固沙植物、9方格沙障、10保水膜、11透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利用可生物降解材料制成的沙障,包括沙地1,沙地1上分别对称设有两排第一固定桩2和第二固定桩3,位置相对应的第一固定桩2和第二固定桩3之间设置有挡沙网4,且挡沙网4在第一固定桩2和第二固定桩3之间连成三角形网格状,两排第二固定桩3之间设置有由秸秆紧密铺排成的网格状的方格沙障9,方格沙障9的下端固定在沙地1上,方格沙障9的上端露出沙地1,方格沙障9的每个网格内均通过保水机构种植有固沙植物8。本技术中,保水机构包括位于方格沙障9网格内的沙地1上开设的种植槽7,种植槽7内通过种植土种植有固沙植物8,方格沙障9网格的上端设置有保水膜10,保水膜10上均匀开设有多个透气孔11,种植槽7的下方设有防渗层6,防渗层6为开口向上的盆形结构,两排第二固定桩3的之间的沙地1上设置有一排第三固定桩5,且每根第三固定桩5的下端均与防渗层6的中部相抵,从而防止防渗层6受沙地1的影响而改变形态结构无法保水,防渗层6和保水膜10均采用可生物降解材料制成。本技术使用时,首先在沙地1上按照图示1-2插设第一固定桩2和第二固定桩3,并在位置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固定桩2和第二固定桩3之间设置有挡沙网4,挡沙网4在第一固定桩2和第二固定桩3之间连成三角形网格状,这样风沙从挡沙网4外吹入需要经历三层挡沙网4,提高了对固沙植物8的保护效果,然后在两排第二固定桩3之间的沙地1上设置由秸秆铺排成的方格沙障9,秸秆构成的方格沙障9既能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秸秆还能为种植在其上的固沙植物8提供有机质营养,再在方格沙障9的网格内的沙地上开挖深约0.5m的种植槽7,在槽底铺上防渗层6,防渗层6铺成开口向上的盆形,防渗层6的设置有利于使降雨带来的水分保留在地表层土壤中,而不是继续向下渗透,无法被固沙植物8吸收利用,且其开口向上的盆形结构有利于承托和保住水分,然后在种植槽7中通过种植土种植固沙植物8,最后,在方格沙障9的每个网格上铺设保水膜10,保水膜10可以防止水分过度蒸发,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防渗层6和保水膜10是采用可生物降解材料制成的,在固沙植物8处于幼苗生长期时,其具有完整性,不会分解,随着时间的流逝,固沙植物8逐渐长大,防渗层6保水膜10被微生物降解,因此其不会对固沙植物8的根系生长造成阻碍,也不会形成白色污染。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可生物降解材料制成的沙障,包括沙地(1),其特征在于,所述沙地(1)上分别对称设有两排第一固定桩(2)和第二固定桩(3),位置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固定桩(2)和第二固定桩(3)之间设置有挡沙网(4),两排所述第二固定桩(3)之间设置有由秸秆紧密铺排成的网格状的方格沙障(9),所述方格沙障(9)的每个网格内均通过保水机构种植有固沙植物(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可生物降解材料制成的沙障,包括沙地(1),其特征在于,所述沙地(1)上分别对称设有两排第一固定桩(2)和第二固定桩(3),位置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固定桩(2)和第二固定桩(3)之间设置有挡沙网(4),两排所述第二固定桩(3)之间设置有由秸秆紧密铺排成的网格状的方格沙障(9),所述方格沙障(9)的每个网格内均通过保水机构种植有固沙植物(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可生物降解材料制成的沙障,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格沙障(9)的下端固定在沙地(1)上,所述方格沙障(9)的上端露出沙地(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可生物降解材料制成的沙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水机构包括位于方格沙障(9)网格内的沙地(1)上开设的种植槽(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凯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华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