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耕栽培补光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有机栽培
,特别指一种在简易植栽架上设计补光结构之一种气耕栽培补光结构。
技术介绍
气耕栽培将现代工业、生物科技、营养液栽培以及信息技术等相结合,对于设施内环境因子实施高精度控制,具有全封闭、对于周围环境要求低,缩短植物收获期,节水节肥、无农药生产、不向外排放废物等优点,且提高单位土地利用效率,其中智慧化全人工光源及其光环境调控对于其生产效率具有决定性影响。由于植物的根系会避开光源朝向黑暗的方向生长,我们称这种向性为“背旋旋光性”。一般植物的枝叶向光生长,植物的根系则会背离光线生长。植物的向旋旋光性可帮助枝叶朝向较多光的方向生长,以利吸收光能量,进行光合作用。再者,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唯一能量来源,光照强度、光质(光谱)及光的周期性等参数变化,对于作物的生长发育具有较大影响,其中以光照强度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影响最大。光照强度能够改变作物的形态,如:开花、节间长短、茎的粗细以及叶片的大小与薄厚。因此,利用光作为重要的物理环境因子,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物质代谢均具有关键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耕栽培补光结构,所述气耕栽培补光结构至少包括有:顶板、底板、至少一个栽培架、至少一个第一反光单元及至少一个屏蔽反光单元;其特征在于:该各栽培架系围成柱状立体空间,每个栽培架设有复数第一植栽孔,该第一植栽孔与该立体空间连通;该第一反光单元设在栽培架外侧表面,使各栽培架围成的柱状立体空间形成暗室,又该第一反光单元设有与栽培架上的第一植栽孔相对应的第二植栽孔;该顶板设在该各栽培架系围成柱状立体空间上方,该底板设在下方;该各屏蔽反光单元平行设在该各栽培架的第一反光单元外侧,使顶板、底板、屏蔽反光单元与栽培架外侧表面的第一反光单元之间形成封闭反射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耕栽培补光结构,所述气耕栽培补光结构至少包括有:顶板、底板、至少一个栽培架、至少一个第一反光单元及至少一个屏蔽反光单元;其特征在于:该各栽培架系围成柱状立体空间,每个栽培架设有复数第一植栽孔,该第一植栽孔与该立体空间连通;该第一反光单元设在栽培架外侧表面,使各栽培架围成的柱状立体空间形成暗室,又该第一反光单元设有与栽培架上的第一植栽孔相对应的第二植栽孔;该顶板设在该各栽培架系围成柱状立体空间上方,该底板设在下方;该各屏蔽反光单元平行设在该各栽培架的第一反光单元外侧,使顶板、底板、屏蔽反光单元与栽培架外侧表面的第一反光单元之间形成封闭反射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耕栽培补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底板、屏蔽反光单元与栽培架外侧表面的第一反光单元之间形成的封闭反射室内设有光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耕栽培补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立体空间为方柱、长方柱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思伦,杨智杰,李少锋,
申请(专利权)人:善象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