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下套种块根类中药材的开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5855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林下套种块根类中药材的开垄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车体两侧面用于实现犁尖的高度变化的液压缸一,液压缸一竖直放置,液压缸一的缸体与车体固定,液压缸一的活塞杆末端与滑块固定,滑块上有横截面为燕尾型的凸台,车体上开设有竖直设置的导向槽,导向槽内卡装有凸台,滑块上设置有水平设置的液压缸二,液压缸二的缸体与滑块固定,液压缸二的活塞杆末端设置有竖直放置的固定板,固定板与液压缸二的活塞杆末端固定,固定板上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结构可靠,垄间距和开垄的深度可根据套种作物的需求进行适应性调整,操作方便,降低了农业种植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A ridge opening device for interplanting tuberous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under fore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林下套种块根类中药材的开垄装置
本技术属于农业种植用辅助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林下套种块根类中药材的开垄装置。
技术介绍
苗市市场的持续低迷,使得从业者在结合市场需求积极去库存的同时,也在努力谋求转型并探索多元化发展,林下套种就是这时候的产物。林下套种从空间层次上增加了土地的利用率,有利于增加产出。目前有从业者已经通过在林下套种块根类中药材,增加从业者的收益,降低从业者应对因苗市低谷带来的苗木价格大跌的冲击,但是在实际的作业过程中,因为林木之间套种的空间小,导致大型机械不能进入,而单靠人工开垄劳动强度非常大,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林下套种块根类中药材的开垄装置,以便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林下套种块根类中药材的开垄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车体两侧面用于实现犁尖的高度变化的液压缸一,所述液压缸一竖直放置,所述液压缸一的缸体与车体固定,所述液压缸一的活塞杆末端与滑块固定,所述滑块上有横截面为燕尾型的凸台,所述车体上开设有竖直设置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卡装有所述凸台,所述滑块上设置有水平设置的液压缸二,所述液压缸二的缸体与滑块固定,所述液压缸二的活塞杆末端设置有竖直放置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液压缸二的活塞杆末端固定,所述固定板上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犁。优选的,所述液压缸二用水平设置的连接杆替换,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滑块固定,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固定板固定。优选的,所述车体的下方设置有带驱动装置的行走轮。优选的,所述车体与杆体的一端连接,所述杆体的另一端与扶手连接,所述扶手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液压缸一和液压缸二伸缩的控制开关一。优选的,所述车体上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内设置有水泵和水位计,所述水泵通过管道与加压喷头连接,所述加压喷头固定在固定板背离车体的一侧,所述水泵通过控制开关二与柴油发电机电连接,所述柴油发电机固定在车体上,所述控制开关二设置在扶手上。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林下套种块根类中药材的开垄装置,整体结构可靠,垄间距和开垄的深度可根据套种作物的需求进行适应性调整,操作方便,在开垄的同时,可以给垄沟预补水,使得中药材种植的成活率提高,装置整体结构小而简单,适应了单机林下套种的作业需求,降低了农业种植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用性强,值得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林下套种块根类中药材的开垄装置,下面结合图1和图4的结构示意图,对本技术进行说明。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林下套种块根类中药材的开垄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车体3两侧面用于实现犁7尖端部的高度变化的液压缸一4,液压缸一4竖直放置,液压缸一4的缸体与车体3固定,液压缸一4的活塞杆末端与滑块5固定,滑块5上有横截面为燕尾型的凸台,车体3上开设有竖直设置的导向槽,导向槽内卡装有凸台,滑块5上设置有水平设置的液压缸二9,液压缸二9的缸体与滑块5固定,液压缸二9的活塞杆末端设置有竖直放置的固定板6,固定板6与液压缸二9的活塞杆末端固定,固定板6上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犁7。液压缸一4用于实现犁7尖部的高度的变化,实现开垄高度的变化。当液压缸一4的活塞杆伸出时,推动其末端固定的滑块5沿着导向槽向下移动,使得犁7的尖部刺入地表的深度更深,从而实现开垄高度的增大;当液压缸一4的活塞收回时,带着其末端固定的滑块5沿着导向槽向上移动,使得犁7的尖部刺入地表的深度变浅,从而实现开垄高度的降低。进一步的,车体3的下方设置有带驱动装置的行走轮8。其中,驱动装置可以通过无线传输装置与遥控器连接,实现无线控制下的行进。进一步的,车体3与杆体2的一端连接,杆体2的另一端与扶手1连接,扶手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液压缸一4和液压缸二9伸缩的控制开关一。其中,控制开关一为双控开关。使用中,通过手扶扶手1推动车体移动,或者通过遥控器遥控车体前进,通过控制开关一控制液压缸一4的伸缩,使得犁7尖部的高度的变化,实现开垄高度的变化,通过控制开关一控制液压缸二9的伸缩,使得两个犁7之间的距离变化,实现开垄间距的变化。实施例2如图3和图4所示,作为在实施例1基础上的进一步简化方案,本实施例将液压缸二9用水平设置的连接杆替换,连接杆的一端与滑块5固定,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固定板6固定,用在不用调整垄间距的场合,其他使用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作为在实施例1基础上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本实施例为了一次性完成开垄和预补水,减小人工劳作的工作强度,在车体3上设置有水箱,水箱内设置有水泵和水位计,水泵通过管道与加压喷头连接,加压喷头固定在固定板6背离车体3的一侧,水泵通过控制开关二与柴油发电机电连接,柴油发电机固定在车体3上,控制开关二设置在扶手1上。其中,柴油发电机用于提供装置运行的电能。其中,水位计用于检测水位,当检测到的水位值大于或等于水位上阈值时,预示工作人员应该停止往水箱内部进水;当检测到的水位信息小于水位下阈值时,预示工作人员需要往水箱内部进水。使用中,通过控制开关二来控制水泵的启停,使得垄沟预补水开始或者停止,工作时,泵抽水经加压喷头喷出,给垄沟喷水。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林下套种块根类中药材的开垄装置,整体结构可靠,垄间距和开垄的深度可根据套种作物的需求进行适应性调整,操作方便,在开垄的同时,可以给垄沟预补水,使得中药材种植的成活率提高,装置整体结构小而简单,适应了单机林下套种的作业需求,降低了农业种植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用性强,值得推广。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林下套种块根类中药材的开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设置在车体(3)两侧面用于实现犁(7)尖的高度变化的液压缸一(4),所述液压缸一(4)竖直放置,所述液压缸一(4)的缸体与车体(3)固定,所述液压缸一(4)的活塞杆末端与滑块(5)固定,所述滑块(5)上有横截面为燕尾型的凸台,所述车体(3)上开设有竖直设置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卡装有所述凸台,所述滑块(5)上设置有水平设置的液压缸二(9),所述液压缸二(9)的缸体与滑块(5)固定,所述液压缸二(9)的活塞杆末端设置有竖直放置的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与液压缸二(9)的活塞杆末端固定,所述固定板(6)上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犁(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林下套种块根类中药材的开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设置在车体(3)两侧面用于实现犁(7)尖的高度变化的液压缸一(4),所述液压缸一(4)竖直放置,所述液压缸一(4)的缸体与车体(3)固定,所述液压缸一(4)的活塞杆末端与滑块(5)固定,所述滑块(5)上有横截面为燕尾型的凸台,所述车体(3)上开设有竖直设置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卡装有所述凸台,所述滑块(5)上设置有水平设置的液压缸二(9),所述液压缸二(9)的缸体与滑块(5)固定,所述液压缸二(9)的活塞杆末端设置有竖直放置的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与液压缸二(9)的活塞杆末端固定,所述固定板(6)上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犁(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下套种块根类中药材的开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二(9)用水平设置的连接杆替换,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滑块(5)固定,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华宋霞刘建新李朸卢宗源刘仙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旅游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