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多通道空心锭花式捻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58319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通道空心锭花式捻线装置,设计引入多路交互式超喂机构和交互式捻合结构,由各环节所设伺服电机分别实现异步控制,能够准确实现结构、形态、色彩变化花式线的高效获得,同时引入彼此相反方向、依次工作的两个空心锭,应用两层彼此相反方向捻合的固线对花式线进行捻合,能够有效提高纱线的牢固性;同时设计基于此装置的交互式非对称捻线方法,通过匹配交互超喂和交互捻合的协同效应,实现饰纱与芯纱的任意互换,实现交捻、包捻、缠捻、圈捻等不同捻合方式的随机互换,实现交捻、包捻、缠捻、圈捻等不同捻合方式的随机互换,实现并捻、结子、圈圈、辫子等花型的随机互换,使花式线的结构、形态、色彩等实现丰富多彩的变化形式。

A multi-channel hollow spindle fancy twis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通道空心锭花式捻线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通道空心锭花式捻线装置,属于数字化捻线

技术介绍
空心锭花式捻线机通常先将饰纱对芯纱以超喂方式进入加捻区,通过控制超喂量形成不同的花式,在经过固纱包缠形成饰纱+芯纱+固纱的三组分花式纱线。空心锭纺生产花式纱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1、捻线方式单一传统空心锭捻线机通过空心锭加捻将前、后罗拉分别输出的两根纱捻合形成股线。由于前罗拉与后罗拉不在同一轴线上,则一根纱由前罗拉输出后直接进入加捻区,另一根纱由后罗拉输出后再经过导杆转向进入加捻区。在空心锭加捻器的作用下,两根纱线汇合于捻合点并捻合成股线。两根纱线输送方式的不同,决定了由前罗拉输出纱线的速度可以大于后罗拉输出纱条的速度,而由后罗拉输出纱线的速度不能大于前罗拉输出纱条的速度。因此,捻合成型的股线经纲领钢丝圈作用卷绕到锭子上,股线卷绕到锭子上的线速度一般与后罗拉输出纱条的速度相等。由于这个原因,在纺制结子纱、圈圈纱和辫子纱时,由前罗拉输出的纱作为饰纱,由后罗拉输出的纱作为芯纱,两者不能切换,故捻线方式单一。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通道空心锭花式捻线装置,用于将多路原纱以不同的速度交互喂入加捻区,并在捻合点实现多根原纱交互式捻合的自由切换、以及对称捻合与非对称捻合的自由切换,从而形成结构、形态、色彩变化的花式线;其特征在于:包括PLC控制器、多路交互式超喂机构和交互式捻合结构,其中,多路交互式超喂机构包括罗拉轴(A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通道空心锭花式捻线装置,用于将多路原纱以不同的速度交互喂入加捻区,并在捻合点实现多根原纱交互式捻合的自由切换、以及对称捻合与非对称捻合的自由切换,从而形成结构、形态、色彩变化的花式线;其特征在于:包括PLC控制器、多路交互式超喂机构和交互式捻合结构,其中,多路交互式超喂机构包括罗拉轴(A1)、定位轴(F)、至少一个辅轴、至少一个辅助齿轮、至少两个罗拉、至少两个压辊、至少两个钳口,以及分别与罗拉轴(A1)、各辅轴一一对应的伺服电机,罗拉轴(A1)、各辅轴分别与对应伺服电机相连;
多路交互式超喂机构中,罗拉的数量等于辅轴的数量加1,辅助齿轮的数量与辅轴的数量相等;各罗拉的内径、外径彼此相同,且各罗拉的内径均与罗拉轴(A1)的外径相适应;各罗拉套设于罗拉轴(A1)上,并且其中一个罗拉与罗拉轴(A1)之间采用键彼此固定连接,其余各个罗拉分别与罗拉轴(A1)之间采用活套彼此相对转动,且该各个相对转动的罗拉、各个辅助齿轮、各个辅轴三者一一对应,各辅助齿轮分别固定套设于对应辅轴上,各辅助齿轮分别随对应辅轴的转动而转动,各辅轴所在直线均与罗拉轴(A1)所在直线相平行,并且各个辅助齿轮分别经同步齿形带与对应罗拉相对接,该各个相对转动的罗拉分别在对应辅助齿轮经同步齿形带的传动下而转动;
钳口的数量、压辊的数量均与罗拉的数量相等,各钳口的内径、外径彼此相同,且各钳口的内径均与定位轴(F)的外径相适应,各钳口分别套设于定位轴(F)上,且各钳口分别与定位轴(F)之间彼此相对转动,各压辊的内径、外径彼此相同,且各压辊的内径均与钳口的外径相适应,各钳口分别与各压辊彼此一一对应,各压辊分别固定套设与对应钳口的外侧;定位轴(F)所在直线与罗拉轴(A1)所在直线相平行,且各压辊的位置分别与各罗拉的位置彼此一一对应,以及各罗拉的外周面分别与对应位置压辊的外周面之间保持预设间隙,该间隙小于原纱的外径;
参与捻线的原纱的根数不大于罗拉的数量,PLC控制器与多路交互式超喂结构中的各伺服电机分别对接,基于PLC控制器通过各伺服电机分别对罗拉轴(A1)、以及各辅轴进行控制,各根原纱分别一一对应喂入各罗拉,基于喂入原纱各罗拉的转动,结合其与对应压辊之间的摩擦力、带动对应压辊转动,实现各原纱的继续输送;
交互式捻合结构包括梳栉(S)、驱动齿轮(C1)、齿纹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元高卫东杨锐张晨启李宇威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