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螺离心机智能化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557589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卧螺离心机智能化控制系统,包括污泥进料系统及与之连接的絮凝剂投配系统、回污水系统,所述污泥进料系统通过管道连接污泥池,所述管道上设有污泥切割机、污泥进料泵及止回阀;在污泥进料系统的管道后方连接进水管及回污水系统;所述絮凝剂投配系统内设有搅拌池,所述搅拌池内设有搅拌电机,所述进水管延伸至搅拌池上方;所述进水管上方设有粉剂储罐及与之连接的供粉电机;所述搅拌池一侧连接溢流管,在所述溢流管上依次设有闸阀、加药泵及流量计,所述溢流管另一端连接回污水系统;所述回污水系统设有卧螺离心机及运输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脱水效果稳定,处理含油污泥效果好,缓解了固废堆积压力。

An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of horizontal screw centrifu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螺离心机智能化控制系统
本技术属于离心机
,具体涉及一种卧螺离心机智能化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卧螺离心机是高速运转、连续进料、分离分级、螺旋输送器卸料的离心机,卧螺离心机,由于它具有连续操作、处理量大、单位产量耗电量较少、适应性强等特点而得到了迅速发展。据悉,污水处理厂多采用卧螺离心机作为污泥脱水设备。但卧螺离心机在处理游沉积时间短、含固率低的污泥时,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以下问题,严重影响到使用效果:(1)污泥处理效果一般,脱水效率低,减量化效果差,脱水后污泥含水率在78%-88%左右,大多时候污泥含水率达到了85%以上,难以满足设计需要;(2)系统运行参数基本接近离心机极限参数(最大转速3800转/分、最小速差5转/分),这导致运行过程中设备振动剧烈。这种情况下对设备损耗较大,且运行能耗高;(3)离心机处理量小,仅达到3m3/h,不能满足正常生产需求。为了解决上述离心脱水系统处理含固率较低的含油污泥时出现的运行问题,本申请通过从离心脱水工艺及设备运行控制进行分析研究着手,对现用的卧螺离心机设备进行改进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螺离心机智能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泥进料系统(1)及与之连接的絮凝剂投配系统(2)、回污水系统(3),所述污泥进料系统(1)通过管道连接污泥池(11),所述管道上设有污泥切割机(12)、污泥进料泵(13)及止回阀(14);在污泥进料系统(1)的管道后方连接进水管(21)及回污水系统(3),所述进水管(21)与回污水系统(3)之间设有污泥流量计(15);/n所述絮凝剂投配系统(2)内设有搅拌池(23),所述搅拌池(23)内设有若干搅拌电机(24),所述进水管(21)进水端设有电磁阀(20),出口端设有减压阀(22),其延伸至搅拌池(23)上方;所述进水管(21)上方设有粉剂储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螺离心机智能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泥进料系统(1)及与之连接的絮凝剂投配系统(2)、回污水系统(3),所述污泥进料系统(1)通过管道连接污泥池(11),所述管道上设有污泥切割机(12)、污泥进料泵(13)及止回阀(14);在污泥进料系统(1)的管道后方连接进水管(21)及回污水系统(3),所述进水管(21)与回污水系统(3)之间设有污泥流量计(15);
所述絮凝剂投配系统(2)内设有搅拌池(23),所述搅拌池(23)内设有若干搅拌电机(24),所述进水管(21)进水端设有电磁阀(20),出口端设有减压阀(22),其延伸至搅拌池(23)上方;所述进水管(21)上方设有粉剂储罐(25)及与之连接的供粉电机(26),用于进行粉剂的投配;所述搅拌池(23)一侧连接溢流管(27),在所述溢流管(27)上依次设有闸阀(28)、加药泵(29)及流量计(30),所述溢流管(27)另一端连接回污水系统(3);
所述回污水系统(3)设有卧螺离心机(31)及运输装置(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智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