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5705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2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净水装置,包括控制器、进水管路、第一水压传感器、第一电磁阀、压力泵、单向阀、第二水压传感器、净水罐、第二电磁阀、储水罐、液位计和水龙头;所述进水管路的进水端与自来水源连通,出水端与水龙头连接;所述第一水压传感器、第一电磁阀、压力泵、单向阀、第二水压传感器、净水罐、第二电磁阀和储水罐依次布设在进水管路上,且所述第一水压传感器靠近进水管路的进水端;所述液位计布设在储水罐内,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压力泵均受控制器控制;所述液位计、第一水压传感器和第二水压传感器均与控制器数据通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避免压力泵频繁启动,节省能源。

A water purific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净水装置
本技术属于净水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净水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净水装置在进行净水操作时,采用高压开关感应压力变化,然后压力泵开始运行,使水流通过净水罐实现净水操作。这对高压开关的质量要求极高,当高压开关对水压变化感应太过灵敏时,会导致压力泵频繁启动,容易损坏压力泵,而且浪费能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净水装置,其利用液位计采集用户用水情况,以此判断储水罐是否需要补水,能够避免压力泵频繁启动,节省能源。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净水装置,包括控制器、进水管路、第一水压传感器、第一电磁阀、压力泵、单向阀、第二水压传感器、净水罐、第二电磁阀、储水罐、液位计和水龙头;所述进水管路的进水端与自来水源连通,出水端与水龙头连接;所述第一水压传感器、第一电磁阀、压力泵、单向阀、第二水压传感器、净水罐、第二电磁阀和储水罐依次布设在进水管路上,且所述第一水压传感器靠近进水管路的进水端;所述液位计布设在储水罐内,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压力泵均受控制器控制;所述液位计、第一水压传感器和第二水压传感器均与控制器数据通信。上述一种净水装置,所述净水装置还包括回水管路,所述回水管路的一端与进水管路的进水端连通,另一端与单向阀的出水端连通,所述回水管路上布设有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三电磁阀受控制器控制。上述一种净水装置,所述净水罐上连通有第一排污管和第二排污管,所述第二排污管的进水端液位高于第一排污管的进水端液位。上述一种净水装置,所述第一排污管上布设有第四电磁阀,所述第二排污管上布设有第五电磁阀,所述第四电磁阀和第五电磁阀均受控制器控制。上述一种净水装置,所述储水罐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电加热装置,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数据通信,所述电加热装置受控制器控制。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通过设置液位计,以液位计采集的流量数据判断储水罐内是否需要补水操作,相比高压开关通过压力变化判断储水罐是否需要补水操作,采用液位计更加稳定,能够避免压力泵频繁的启动,节省能源,保护压力泵。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水压传感器,实现对自来水压的数据采集,能够让控制器以自来水压数据判断出压力泵最合适的工作功率。3、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二水压传感器,实现对净水罐的进水端水压的数据采集,能够让控制器在对净水罐的进水端压力进行监测,当此处压力过大时,能够及时控制压力泵关闭,防止损坏整个净水装置。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框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控制器;2—进水管路;3—第一水压传感器;4—第一电磁阀;5—压力泵;6—单向阀;7—第二水压传感器;8—净水罐;9—第二电磁阀;10—储水罐;11—液位计;12—水龙头;13—自来水源;14—温度传感器;15—电加热装置;16—回水管路;17—第三电磁阀;18—第一排污管。19—第二排污管;20—第四电磁阀;21—第五电磁阀。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控制器1、进水管路2、第一水压传感器3、第一电磁阀4、压力泵5、单向阀6、第二水压传感器7、净水罐8、第二电磁阀9、储水罐10、液位计11和水龙头12;所述进水管路2的进水端与自来水源13连通,出水端与水龙头12连接;所述第一水压传感器3、第一电磁阀4、压力泵5、单向阀6、第二水压传感器7、净水罐8、第二电磁阀9和储水罐10依次布设在进水管路2上,且所述第一水压传感器3靠近进水管路2的进水端;所述液位计11布设在储水罐10内,所述第一电磁阀4、第二电磁阀9和压力泵5均受控制器1控制;所述液位计11、第一水压传感器3和第二水压传感器7均与控制器1数据通信。所述控制器1包括中央处理器、电源管理芯片、内存和EMMC存储单元。需要说明的是,电源管理芯片为中央处理器提供多路不用电压的供电。内存在操作系统运行时,暂时存放中央处理器及EMMC存储单元中的数据。EMMC存储单元稳定地存储操作系统等系统数据。中央处理器可运行Linux等操作系统并可在此基础上开发应用程序,从而实现控制器1的功能。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电磁阀9为常开电磁阀。实际使用时,控制器1控制第一电磁阀4关闭,然后将进水管路2与自来水源13接通,然后控制器1获取第一水压传感器3采集的进水压力值P1,然后根据控制器1内预设的算法计算出压力泵5最佳工作功率px,对压力泵5进行设定。使压力泵5在启动工作时按照最佳工作功率px进行运行。所述控制器1内预设的算法计算过程例如:首先计算需调整压差值Pe-1,Pe-1=Pe-P1;Pe为净水桶额定进水压力值;然后,将Pe-1输入至P△(px)内,解算出最佳工作功率px;P△(px)=αpx,α为根据压力泵5的功率变化值与调压变化值关系得到的常数。控制器1在对压力泵5设定完成后,启动压力泵5让其按照最佳工作功率px进行运行。水流在压力泵5的作用下快速通过净水罐8得到净化,净化后的水注入到储水罐10中储存。在注水过程中,当液位计11采集到的液位到达Q1,则说明储水罐10已经注满。此时,控制器1控制压力泵5和第一电磁阀4关闭,停止增压注水,防止持续注水导致储水罐10水满溢出。在注水过程中,若第二水压传感器7采集到净水罐8进水端水压到达Pmax,控制器1控制压力泵5关闭,防止损坏整个净水装置。当用户打开水龙头12用水时,储水罐10内的水位下降,当控制器1判断液位计11采集到的液位从Q1变化至Q2时,说明此时需要往储水桶中快速补水,以保证净水的出水量满足用户需求,此时控制器1控制压力泵5启动快速补水。而当前液位值有下降,但从Q1没有变化至Q2时,控制器1打开第一电磁阀4,水流在自来水压的作用下缓慢通过净水桶注入到储水桶中,当储水桶中的液位恢复到Q1时,关闭第一电磁阀4。这样在用户每次用水较少时,就能够靠自来水压出水,不需要再用压力泵5增压出水。所以完全不需要开启压力泵5,这样就能避免压力泵5的频繁开启,节省能源。本实施例中,所述净水装置还包括回水管路16,所述回水管路16的一端与进水管路2的进水端连通,另一端与单向阀6的出水端连通,所述回水管路16上布设有第三电磁阀17,所述第三电磁阀17受控制器1控制。本实施例中,所述净水罐8上连通有第一排污管18和第二排污管19,所述第二排污管19的进水端液位高于第一排污管18的进水端液位。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污管18上布设有第四电磁阀20,所述第二排污管19上布设有第五电磁阀21,所述第四电磁阀20和第五电磁阀21均受控制器1控制。需要说明的是,净水罐8内填充有净化水的物质,若活性炭、滤膜等等。净水罐8在在经过长期使用后,会积聚大量过滤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进水管路、第一水压传感器、第一电磁阀、压力泵、单向阀、第二水压传感器、净水罐、第二电磁阀、储水罐、液位计和水龙头;所述进水管路的进水端与自来水源连通,出水端与水龙头连接;所述第一水压传感器、第一电磁阀、压力泵、单向阀、第二水压传感器、净水罐、第二电磁阀和储水罐依次布设在进水管路上,且所述第一水压传感器靠近进水管路的进水端;所述液位计布设在储水罐内,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压力泵均受控制器控制;所述液位计、第一水压传感器和第二水压传感器均与控制器数据通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进水管路、第一水压传感器、第一电磁阀、压力泵、单向阀、第二水压传感器、净水罐、第二电磁阀、储水罐、液位计和水龙头;所述进水管路的进水端与自来水源连通,出水端与水龙头连接;所述第一水压传感器、第一电磁阀、压力泵、单向阀、第二水压传感器、净水罐、第二电磁阀和储水罐依次布设在进水管路上,且所述第一水压传感器靠近进水管路的进水端;所述液位计布设在储水罐内,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压力泵均受控制器控制;所述液位计、第一水压传感器和第二水压传感器均与控制器数据通信。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装置还包括回水管路,所述回水管路的一端与进水管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玉龙谢瑾
申请(专利权)人:斯托纳上海净水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