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形物体快速收集转移的吊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5656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2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形物体快速收集转移的吊装装置。该吊装装置包括吊装梁和钩形件;吊装梁包括吊装部和横梁,吊装部设置有吊孔,吊孔用于与起吊装置连接,横梁横置,吊装部与横梁的中部连接;钩形件总体呈C型,钩形件的上部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尺寸与横梁的横截面尺寸相匹配;至少两个钩形件通过安装孔安装在吊装部两侧的横梁上。本吊装装置在吊运时不需要对有形物体捆扎,解决人工捆扎操作难度大的问题,同时减少安全隐患,避免钢丝扎伤手,实现单个或多个有形物体快速吊装转移。吊装装置结构简单,可吊运物体长度范围广,结实耐用,使用周期长,回收利用率高,综合成本低。

Hoisting device for rapid collection and transfer of tangible obje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形物体快速收集转移的吊装装置
本技术属于机械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形物体快速收集转移的吊装装置。
技术介绍
在有形物体紧密堆放处,难以采用叉车把单个或多个有形物体从一个地方转移至另外一个地方存放或装车,传统的有形物体转移都是采用吊带或钢丝绳进行捆扎后再用天车吊运,到达目的地后由人工取下吊带或钢丝绳,最终完成转移任务。在吊运之前需要专门的人员对待吊运的有形物体进行捆扎,由于待吊运的有形物体周边堆放的其他有形物体,存在旁边有形物体倒塌伤人的安全隐患。且采用吊带或钢丝绳捆扎操作时间长,导致转移周期长,不能实现快速转移。工作人员在操作时,钢丝绳中钢丝断头经常穿透手套而扎伤手指。对于表面质量或包装要求比较高的有形物体,钢丝绳易划伤表面或包装,一般采用吊带吊运,吊带不能回收处理,易污染环境。吊带或钢丝绳使用周期短且成本较高。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的改进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至少解决目前有形物体吊运过程中影响人身安全,转移周期长,吊带或者钢丝绳使用周期短且成本高的问题。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形物体快速收集转移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装置包括:/n吊装梁,所述吊装梁包括吊装部和横梁,所述吊装部上设置有吊孔,所述吊孔用于连接起吊装置,所述吊装部设置在所述横梁的中部;/n钩形件,所述钩形件总体呈C型,所述钩形件的上部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尺寸与所述横梁的横截面尺寸相匹配;至少两个所述钩形件通过所述安装孔安装在所述吊装部两侧的所述横梁上;/n中间连接杆,所述中间连接杆与所述钩形件连接,用于调整并保持相邻两个所述钩形件之间的距离;所述钩形件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径与所述中间连接杆的外径相配合,所述中间连接杆上设置有限位卡槽,所述限位卡槽凹陷于所述中间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形物体快速收集转移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装置包括:
吊装梁,所述吊装梁包括吊装部和横梁,所述吊装部上设置有吊孔,所述吊孔用于连接起吊装置,所述吊装部设置在所述横梁的中部;
钩形件,所述钩形件总体呈C型,所述钩形件的上部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尺寸与所述横梁的横截面尺寸相匹配;至少两个所述钩形件通过所述安装孔安装在所述吊装部两侧的所述横梁上;
中间连接杆,所述中间连接杆与所述钩形件连接,用于调整并保持相邻两个所述钩形件之间的距离;所述钩形件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径与所述中间连接杆的外径相配合,所述中间连接杆上设置有限位卡槽,所述限位卡槽凹陷于所述中间连接杆的外表面,所述限位卡槽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限位孔的深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形物体快速收集转移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钩形件包括上臂、下臂和连接臂,所述下臂水平放置,所述上臂和所述下臂通过所述连接臂连接,所述安装孔设置在所述上臂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形物体快速收集转移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臂的一端与所述连接臂连接,所述下臂的另一端设置有边钩,所述边钩凸出于所述下臂的上表面,且所述边钩的顶部弯曲朝向所述连接臂的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形物体快速收集转移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上设置有限位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爱平潘明旭
申请(专利权)人:大冶特殊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