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对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5650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2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对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导杆,所述导杆的上表面开设有连接槽,所述底座上表面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内侧开设有卡槽,所述支撑板的上端设置有上盖,所述导杆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对重块,所述对重块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卡块,且所述卡块与所述卡槽相吻合,所述对重块的上下两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侧面开设有滑槽。该种电梯对重装置,通过导杆与通孔对对重块起到限位作用,通过压板和固定件固定对重块,通过卡槽和卡块提高对重块安装时的稳定性,通过压缩弹簧起到缓冲保护作用,减小对重块受压变型程度,通过滑块与滑槽提高连接板移动时的稳定性。

An elevator counterweigh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对重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梯对重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梯对重装置。
技术介绍
对重装置是机电工程术语,应用于一般电梯。一般电梯都会用到对重装置。现代电梯主要由曳引机(绞车)、导轨、对重装置、安全装置(如限速器、安全钳和缓冲器等)、信号操纵系统、轿厢与厅门等组成。目前现有的电梯对重装置中,对重铁都是滑动的设置在对重架内,然后通过一可活动的整体压块压紧,电梯长时间运行,这种整体活动压块在对重架内容易滑动,造成电梯抖动,且现有的电梯对重装置中的对重块没有设置保护作用,长时间使用受压影响,会对其造成形变,影响器正常使用,且不便于进行拆卸,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梯对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对重装置,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对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导杆,所述导杆的上表面开设有连接槽,所述底座上表面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侧开设有卡槽,所述支撑架的上端设置有上盖,所述导杆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对重块,所述对重块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卡块,且所述卡块与所述卡槽相吻合,所述对重块的上下两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侧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滑块,所述安装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且所述连接板的左右两端与所述滑块相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导杆的上端活动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上方设置有固定件,且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导杆螺纹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架左右两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上盖左右两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且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对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固定螺杆相连接,且所述固定螺杆的两端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对重块表面的左右两端开设有通孔,且所述通孔与所述导杆相对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的一种电梯对重装置,通过底座上表面设有的导杆与对重块表面设有的通孔,对对重块起到限位作用,同时提高对重块安装时的稳定性,通过压板和固定件相配合,便于固定对重块,避免对重块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松动,通过支撑架侧面设有的卡槽和对重块两端设有的卡块相配合,提高对重块安装时的稳定性,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2.本技术的一种电梯对重装置,两组对重块叠加,通过挤压支撑板,支撑板推动连接板,连接板压缩弹簧,通过弹簧起到缓冲保护作用,减小在使用时对重块受压变型程度,提高其使用寿命,通过连接板与滑块相连接,通过滑块与滑槽相配合,提高连接板移动时的稳定性,提高对重块整体的稳定性,从而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3.本技术的一种电梯对重装置,通过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相连接,通过固定螺杆和固定螺母进行固定,便于安装或拆卸上盖,便于进行组装,通过导杆上端设有的连接槽,便于进行组装,该新型便于操作,较为实用,适合广泛推广与使用。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电梯对重装置的主视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电梯对重装置的对重块局部放大剖视图。图中:底座1,导杆11,连接槽12,压板13,固定件14,支撑架2,卡槽21,第一连接板22,上盖3,第二连接板31,固定螺杆32,固定螺母33,对重块4,通孔41,卡块42,安装槽5,滑槽51,滑块52,弹簧53,连接板54,支撑板55。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梯对重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导杆11,所述导杆11的上表面开设有连接槽12,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的内侧开设有卡槽21,所述支撑架2的上端设置有上盖3,所述导杆11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对重块4,所述对重块4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卡块42,且所述卡块42与所述卡槽21相吻合,所述对重块4的上下两端开设有安装槽5,所述安装槽5的侧面开设有滑槽51,所述滑槽51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滑块52,所述安装槽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53,所述弹簧5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4,且所述连接板54的左右两端与所述滑块52相连接,所述连接板5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5,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通过底座1上表面设有的导杆11与对重块4表面设有的通孔41,对对重块4起到限位作用,同时提高对重块4安装时的稳定性,通过压板13和固定件14相配合,便于固定对重块4,避免对重块4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松动,通过支撑架2侧面设有的卡槽21和对重块4两端设有的卡块42相配合,提高对重块4安装时的稳定性,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两组对重块4叠加,通过挤压支撑板55,支撑板55推动连接板54,连接板54压缩弹簧53,通过弹簧53起到缓冲保护作用,减小在使用时对重块4受压变型程度,提高其使用寿命,通过连接板54与滑块52相连接,通过滑块52与滑槽51相配合,提高连接板54移动时的稳定性,提高对重块整体4的稳定性,从而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通过第一连接板22和第二连接板31相连接,通过固定螺杆32和固定螺母33进行固定,便于安装或拆卸上盖,便于进行组装,通过导杆11上端设有的连接槽12,便于进行组装。请参阅图1,所述导杆11的上端活动连接有压板13,所述压板13的上方设置有固定件14,且所述固定件14与所述导杆11螺纹连接,通过压板13和固定件14固定对重块4。请参阅图1,所述支撑架2左右两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22,所述上盖3左右两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31,且所述第一连接板22与所述第二连接板31相对应,通过上盖3起到保护作用。请参阅图1,所述第一连接板22和所述第二连接板31通过固定螺杆32相连接,且所述固定螺杆32的两端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33,通过固定螺杆32和固定螺母33进行固定。请参阅图1,所述对重块4表面的左右两端开设有通孔41,且所述通孔41与所述导杆11相对应,通过通孔41和导杆11提高对重块4安装时的稳定性。工作原理: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电梯对重装置,包括底座1,导杆11,连接槽12,压板13,固定件14,支撑架2,卡槽21,第一连接板22,上盖3,第二连接板31,固定螺杆32,固定螺母33,对重块4,通孔41,卡块42,安装槽5,滑槽51,滑块52,弹簧53,连接板54,支撑板55,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对重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导杆(11),所述导杆(11)的上表面开设有连接槽(12),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的内侧开设有卡槽(21),所述支撑架(2)的上端设置有上盖(3),所述导杆(11)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对重块(4),所述对重块(4)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卡块(42),且所述卡块(42)与所述卡槽(21)相吻合,所述对重块(4)的上下两端开设有安装槽(5),所述安装槽(5)的侧面开设有滑槽(51),所述滑槽(51)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滑块(52),所述安装槽(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53),所述弹簧(5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4),且所述连接板(54)的左右两端与所述滑块(52)相连接,所述连接板(5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对重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导杆(11),所述导杆(11)的上表面开设有连接槽(12),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的内侧开设有卡槽(21),所述支撑架(2)的上端设置有上盖(3),所述导杆(11)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对重块(4),所述对重块(4)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卡块(42),且所述卡块(42)与所述卡槽(21)相吻合,所述对重块(4)的上下两端开设有安装槽(5),所述安装槽(5)的侧面开设有滑槽(51),所述滑槽(51)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滑块(52),所述安装槽(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53),所述弹簧(5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4),且所述连接板(54)的左右两端与所述滑块(52)相连接,所述连接板(5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5)。


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平赵忠义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西奥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