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型一体式电梯轿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56468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2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超薄型一体式电梯轿顶,包括轿顶(1)和吊顶组件(2),所述轿顶(1)的背面设有相互拼接且连通的横向线槽和纵向线槽(13),横向线槽和纵向线槽(13)的两端均敞开,横向线槽和纵向线槽(13)上均设有盖板(14),轿顶(1)上还设有若干连接孔(15),连接孔(15)内穿设有对穿螺栓,吊顶组件(2)通过对穿螺栓与轿顶(1)连接;所述吊顶组件(2)包括中吊顶板(21)和位于中吊顶板(21)两侧的侧吊顶板(22),中吊顶板(21)和侧吊顶板(22)的背面均设有若干加强筋(2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安装简单、占用空间小、安装稳定的特点。

Ultra thin integrated elevator car ro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薄型一体式电梯轿顶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梯轿顶,特别是超薄型一体式电梯轿顶。
技术介绍
随着房地产的发展,电梯的保有量也持续的增加,而建筑商把井道的顶层高度不断的压缩,势必会导致电梯的轿厢净高的降低,从而导致电梯的使用空间缩小,使用体验感降低。现有技术中的轿顶与吊顶组件为分体式结构,通过长螺丝将轿顶与吊顶组件连接,安装复杂,吊顶组件和轿顶的总高度在100mm左右,占用的空间较大,吊顶组件和轿顶占的轿厢总高度的比例较大,轿厢的净高比例较低;且轿顶与吊顶组件之间仅仅依靠四个长螺丝的四个连接点连接,连接强度较弱,安装不够稳定。因此,现有的电梯轿顶与吊顶组件的连接结构,存在安装复杂、占用空间大、安装不够稳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薄型一体式电梯轿顶。本技术具有安装简单、占用空间小、安装稳定的特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超薄型一体式电梯轿顶,包括轿顶和吊顶组件,所述轿顶的背面设有相互拼接且连通的横向线槽和纵向线槽,横向线槽和纵向线槽的两端均敞开,横向线槽和纵向线槽上均设有盖板,轿顶上还设有若干连接孔,连接孔内穿设有对穿螺栓,吊顶组件通过对穿螺栓与轿顶连接;所述吊顶组件包括中吊顶板和位于中吊顶板两侧的侧吊顶板,中吊顶板和侧吊顶板的背面均设有若干加强筋。前述的超薄型一体式电梯轿顶中,所述横向线槽包括第一横向线槽和第二横向线槽,第一横向线槽设有两个且上下对称分布,纵向线槽设有两个且位于两个第一横向线槽之间,第二横向线槽位于两个纵向线槽之间。前述的超薄型一体式电梯轿顶中,所述中吊顶板上设有平板灯孔,侧吊顶板上设有筒灯孔和通风槽。前述的超薄型一体式电梯轿顶中,所述轿顶的背面周边边沿设有C形板,轿顶的背面两侧设有通风孔。前述的超薄型一体式电梯轿顶中,所述轿顶的厚度为15mm。前述的超薄型一体式电梯轿顶中,所述吊顶组件的厚度为25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将轿顶和吊顶组件通过对穿螺栓连接,呈一体式结构,安装简单,两者连接紧密、空隙小,有效减少轿顶和吊顶组件之间的距离,从而降低轿顶和吊顶组件占用的空间,在同等的顶层高度下,可以有效提高轿厢的净高,扩大使用范围;此外,将轿顶的高度缩小至15mm,将吊顶组件的高度改变至25mm,进一步增加轿厢净高;且本申请中的轿顶和吊顶组件的连接方式,连接孔更多,安装稳定性更好;在轿顶上设置了横向线槽、纵向线槽和C形板,在吊顶组件上设置了加强筋,有效提高了轿顶和吊顶组件的强度,且横向线槽和纵向线槽相互连通且两端敞开,用来进行走线,方便线路的安装、排布和维修,避免出现线路混乱的情况,并通过盖板封闭横向线槽和纵向线槽,提高线路的清洁性和安全性。因此,本技术具有安装简单、占用空间小、安装稳定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4是轿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轿顶的俯视图;图6为轿顶的侧视图;图7为吊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吊顶组件的俯视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轿顶;11、第一横向线槽;12、第二横向线槽;13、纵向线槽;14、盖板;15、连接孔;16、C形板;17、通风孔;2、吊顶组件;21、中吊顶板;22、侧吊顶板;23、加强筋;24、平板灯孔;25、筒灯孔;26、通风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实施例。如图1-8所示,超薄型一体式电梯轿顶,包括轿顶1和吊顶组件2,所述轿顶1的背面设有相互拼接且连通的横向线槽和纵向线槽13,横向线槽和纵向线槽13的两端均敞开,横向线槽和纵向线槽13上均设有盖板14,轿顶1上还设有若干连接孔15,连接孔15内穿设有对穿螺栓,吊顶组件2通过对穿螺栓与轿顶1连接;所述吊顶组件2包括中吊顶板21和位于中吊顶板21两侧的侧吊顶板22,中吊顶板21和侧吊顶板22的背面均设有若干加强筋23。其中连接孔15分布在轿顶1的周边边沿和中间,布满整个轿顶1,连接孔15多,连接均匀,强度高。所述横向线槽包括第一横向线槽11和第二横向线槽12,第一横向线槽11设有两个且上下对称分布,纵向线槽13设有两个且位于两个第一横向线槽11之间,第二横向线槽12位于两个纵向线槽13之间。所述中吊顶板21上设有平板灯孔24,侧吊顶板22上设有筒灯孔25和通风槽26。中吊顶板21和侧吊顶板22上均设有四个平行的加强筋23,平板灯孔24、筒灯孔25和通风槽26分别位于两个加强筋23之间。所述轿顶1的背面周边边沿设有C形板16,轿顶1的背面两侧设有通风孔17。通风孔17与通风槽26相对应。所述轿顶1的厚度为15mm。所述吊顶组件2的厚度为25mm。工作原理:本技术将轿顶1和吊顶组件2通过多个对穿螺栓连接,呈一体式结构,安装简单,两者连接紧密、空隙小,有效减少轿顶1和吊顶组件2之间的距离,从而降低轿顶1和吊顶组件2占用的空间,在同等的顶层高度下,可以有效提高轿厢的净高,扩大使用范围;此外,将轿顶1的高度缩小至15mm,将吊顶组件2的高度改变至25mm,进一步增加轿厢净高;且本申请中的轿顶1和吊顶组件2的连接方式,连接孔15多,安装稳定性更好;在轿顶1上设置了横向线槽、纵向线槽13和C形板16,在吊顶组件2上设置了加强筋23,有效提高了轿顶1和吊顶组件2的强度,且横向线槽和纵向线槽13相互拼接且连通,用来进行走线,方便线路的安装、排布和维修,避免出现线路混乱的情况,并通过盖板14封闭横向线槽和纵向线槽13,提高线路的清洁性和安全性;在吊顶组件2上安装平顶灯和筒灯,照明光线强,安装通风槽26,通风性能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超薄型一体式电梯轿顶,其特征在于:包括轿顶(1)和吊顶组件(2),所述轿顶(1)的背面设有相互拼接且连通的横向线槽和纵向线槽(13),横向线槽和纵向线槽(13)的两端均敞开,横向线槽和纵向线槽(13)上均设有盖板(14),轿顶(1)上还设有若干连接孔(15),连接孔(15)内穿设有对穿螺栓,吊顶组件(2)通过对穿螺栓与轿顶(1)连接;所述吊顶组件(2)包括中吊顶板(21)和位于中吊顶板(21)两侧的侧吊顶板(22),中吊顶板(21)和侧吊顶板(22)的背面均设有若干加强筋(23)。/n

【技术特征摘要】
1.超薄型一体式电梯轿顶,其特征在于:包括轿顶(1)和吊顶组件(2),所述轿顶(1)的背面设有相互拼接且连通的横向线槽和纵向线槽(13),横向线槽和纵向线槽(13)的两端均敞开,横向线槽和纵向线槽(13)上均设有盖板(14),轿顶(1)上还设有若干连接孔(15),连接孔(15)内穿设有对穿螺栓,吊顶组件(2)通过对穿螺栓与轿顶(1)连接;所述吊顶组件(2)包括中吊顶板(21)和位于中吊顶板(21)两侧的侧吊顶板(22),中吊顶板(21)和侧吊顶板(22)的背面均设有若干加强筋(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型一体式电梯轿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线槽包括第一横向线槽(11)和第二横向线槽(12),第一横向线槽(11)设有两个且上下对称分布,纵向线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斌杜思杰沈建学王煜祥徐凯盛亮亮许云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联合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