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抱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5642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2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抱闸装置,包括绕线器,所述绕线器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摩擦轮,所述摩擦轮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后壳,所述后壳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降噪橡胶,所述后壳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制动器,所述制动器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夹臂与弹簧,所述弹簧位于夹臂的一侧,所述夹臂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刹车装置,所述刹车装置位于摩擦轮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电梯抱闸装置,设有刹车装置、降噪橡胶与夹臂,刹车装置散热效果能够更好的对装置进行控制,降噪橡胶还可以减少装置运作的噪音,夹臂经过加强筋加强带来更耐用的效果,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An elevator holding brak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抱闸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梯抱闸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电梯抱闸装置。
技术介绍
电梯抱闸装置主要是起制动作用,可以防止电梯轿厢在平层时滑动,而导致轿厢与楼层错位,并且可以轿厢防止防坠落,现在的高楼大厦必备电梯,所以电梯的安全非常的重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电梯抱闸装置的制造工艺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电梯抱闸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运行时产生的声音比较大,不利于人们的使用,还有,长时间使用产生的热量使制动效果变差,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梯抱闸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梯抱闸装置,具备声音小、制动效果好电梯抱闸装置等优点,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梯抱闸装置,包括绕线器,所述绕线器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摩擦轮,所述摩擦轮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后壳,所述后壳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降噪橡胶,所述后壳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制动器,所述制动器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夹臂与弹簧,所述弹簧位于夹臂的一侧,所述夹臂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刹车装置,所述刹车装置位于摩擦轮的一侧。优选的,所述刹车装置包括活动轴、外壳、散热片与刹车片,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活动轴,所述外壳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刹车片。优选的,所述夹臂包括一号加强筋、壳体与二号加强筋,所述壳体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一号加强筋与二号加强筋,所述一号加强筋位于二号加强筋的一侧。优选的,所述活动轴与外壳之间设置有卡槽,所述活动轴的外壁与外壳的内部通过卡槽为可拆卸连接,所述散热片与外壳之间设置有固定块,所述散热片的后端外表面与外壳的前端外表面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片与刹车片之间设置有卡扣,所述散热片的一侧外表面与刹车片的一侧外表面通过卡扣为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一侧外表面与一号加强筋和二号加强筋的一侧外表面焊接连接。优选的,所述刹车装置与夹臂之间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刹车装置的后端外表面与夹臂的前端外表面通过安装孔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底座与后壳之间设置有双面胶,所述底座的下端外表面与后壳的上端外表面通过双面胶固定连接。(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梯抱闸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一种电梯抱闸装置,通过设置的刹车装置,刹车装置包括活动轴、外壳、散热片与刹车片,刹车装置可以在夹臂运动时轻微的调整位置更好的对准摩擦轮来刹车,活动轴可以轻微的活动方便了刹车装置与夹臂之间的活动和调整,外壳的材质为高强度的金属,有利于延长刹车装置的使用寿命,散热片可以增大热量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方便电梯在密集使用时给刹车装置降温,刹车片的厚度较厚,可以使用的时间长,并且可以拆卸方便维护。2、该一种电梯抱闸装置,通过设置的夹臂与降噪橡胶,夹臂包括一号加强筋、壳体与二号加强筋,一号加强筋与二号加强筋可以增加夹臂的强度,防止长时间使用导致断裂,降噪橡胶可以填充底座与安装架之间的空隙,减少机器运作时的噪音,整个电梯抱闸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电梯抱闸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电梯抱闸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电梯抱闸装置中刹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电梯抱闸装置中夹臂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绕线器;2、刹车装置;201、活动轴;202、外壳;203、散热片;204、刹车片;3、底座;4、夹臂;401、一号加强筋;402、壳体;403、二号加强筋;5、摩擦轮;6、制动器;7、弹簧;8、后壳;9、降噪橡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4所示,一种电梯抱闸装置,包括绕线器1,绕线器1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摩擦轮5,摩擦轮5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后壳8,后壳8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底座3,底座3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降噪橡胶9,后壳8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制动器6,制动器6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夹臂4与弹簧7,弹簧7位于夹臂4的一侧,夹臂4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刹车装置2,刹车装置2位于摩擦轮5的一侧,摩擦轮5的表面经过喷砂处理,可以使表面更加的粗糙增加摩擦力,从而使刹车的效果更好。进一步的,刹车装置2包括活动轴201、外壳202、散热片203与刹车片204,外壳202的内部设置有活动轴201,外壳202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散热片203,散热片203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刹车片204,散热片203可以增大热量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电梯在密集使用时给刹车装置2降温。进一步的,夹臂4包括一号加强筋401、壳体402与二号加强筋403,壳体402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一号加强筋401与二号加强筋403,一号加强筋401位于二号加强筋403的一侧,一号加强筋401与二号加强筋403可以增加夹臂4的强度,以至于防止长时间使用导致断裂。进一步的,活动轴201与外壳202之间设置有卡槽,活动轴201的外壁与外壳202的内部通过卡槽为可拆卸连接,散热片203与外壳202之间设置有固定块,散热片203的后端外表面与外壳202的前端外表面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散热片203与刹车片204之间设置有卡扣,散热片203的一侧外表面与刹车片204的一侧外表面通过卡扣为可拆卸连接,刹车片204的厚度较厚,从而使刹车装置2更加的耐用。进一步的,壳体402的一侧外表面与一号加强筋401和二号加强筋403的一侧外表面焊接连接,壳体402的材质为锰钢,强度比较高,从而增加夹臂4的强度。进一步的,刹车装置2与夹臂4之间设置有安装孔,刹车装置2的后端外表面与夹臂4的前端外表面通过安装孔为可拆卸连接,底座3与后壳8之间设置有双面胶,底座3的下端外表面与后壳8的上端外表面通过双面胶固定连接,底座3的下端设置有降噪橡胶9,降噪橡胶9可以填充底座3与安装架之间的空隙,从而减少机器运作时的噪音。工作原理:首先,绕线器1运动带动电梯运动,当电梯需要停到楼层时,制动器6运动,向里收缩,弹簧7把夹臂4顶出,夹臂4包括一号加强筋401、壳体402与二号加强筋403,一号加强筋401与二号加强筋403可以增加夹臂4的强度,防止长时间使用导致断裂,夹臂4上的刹车装置2与摩擦轮5接触,刹车装置2包括活动轴201、外壳202、散热片203与刹车片204,刹车装置2可以在夹臂4运动时轻微的调整位置更好的对准摩擦轮5来刹车,活动轴201可以轻微的活动方便了刹车装置2与夹臂4之间的活动和调整,外壳202的材质为高强度的金属,有利于延长刹车装置2的使用寿命,散热片203可以增大热量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方便电梯在密集使用时给刹车装置2降温,刹车片204的厚度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抱闸装置,包括绕线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器(1)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摩擦轮(5),所述摩擦轮(5)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后壳(8),所述后壳(8)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底座(3),所述底座(3)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降噪橡胶(9),所述后壳(8)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制动器(6),所述制动器(6)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夹臂(4)与弹簧(7),所述弹簧(7)位于夹臂(4)的一侧,所述夹臂(4)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刹车装置(2),所述刹车装置(2)位于摩擦轮(5)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抱闸装置,包括绕线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器(1)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摩擦轮(5),所述摩擦轮(5)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后壳(8),所述后壳(8)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底座(3),所述底座(3)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降噪橡胶(9),所述后壳(8)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制动器(6),所述制动器(6)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夹臂(4)与弹簧(7),所述弹簧(7)位于夹臂(4)的一侧,所述夹臂(4)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刹车装置(2),所述刹车装置(2)位于摩擦轮(5)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抱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装置(2)包括活动轴(201)、外壳(202)、散热片(203)与刹车片(204),所述外壳(202)的内部设置有活动轴(201),所述外壳(202)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散热片(203),所述散热片(203)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刹车片(2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抱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臂(4)包括一号加强筋(401)、壳体(402)与二号加强筋(403),所述壳体(402)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一号加强筋(401)与二号加强筋(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云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德爱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