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纺织用绕线杆,包括两个呈三角状的挡线板,两个所述挡线板相互靠近一侧面的边角处固定连接有两个绕线柱,每个挡线板远离绕线柱的一侧均开设有空腔,每个空腔的内部均设置有调节块,每个挡线板的内部均固定镶嵌有螺环,每个挡线板的外部均设置有与螺环相适配的螺杆。该纺织用绕线杆,通过设置张紧杆,在螺杆和螺环的共同作用下,能使张紧杆在弹簧的推动作用下使张紧杆远离两个绕线柱,从而达到对缠绕该装置上的线体进行张紧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绕线杆不能对线体进行张紧的目的,且通过螺杆和螺环的调节作用,能达到调节线体张紧量的目的,有效的避免线体张紧量过大导致线体被拉长或被破坏的问题。
A winding rod for text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用绕线杆
本技术涉及纺织
,具体为一种纺织用绕线杆。
技术介绍
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现在的纺织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现代三维编织技术,现代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生产的服装用、产业用、装饰用纺织品。绕线杆为纺织机上用于绕线的转动杆,现有绕线杆普遍为一根光轴,这种绕线杆不能对缠绕其上的线体进行张紧,易使缠绕其上的线体出现松动现象,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纺织用绕线杆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纺织用绕线杆,解决了现有绕线杆不能对线体进行紧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纺织用绕线杆,包括两个呈三角状的挡线板,两个所述挡线板相互靠近一侧面的边角处固定连接有两个绕线柱,每个所述挡线板远离绕线柱的一侧均开设有空腔,每个所述空腔的内部均设置有调节块,每个所述挡线板的内部均固定镶嵌有螺环,每个所述挡线板的外部均设置有与螺环相适配的螺杆,所述螺杆的螺纹端贯穿螺环并延伸至空腔的内部,所述螺杆与螺环螺纹连接,所述螺杆靠近调节块的一侧面与调节块的一侧面相接触,每个所述空腔的内部均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弹簧,两个所述调节块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张紧杆。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两个所述挡线板相互远离一侧面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轴,且两个安装轴同轴心,通过设置安装轴,能使该装置顺利的与现有纺织设备进行连接,使该装置通用性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每个所述螺杆远离空腔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手轮,且手轮位于挡线板的外部,通过设置手轮,能方便用户操作螺杆,方便用户使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每个所述空腔的内侧壁上均开设有滑槽,每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均卡接有与滑槽相适配的滑块,且调节块的两侧面分别与两个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滑槽,在滑块的作用下,能有效的避免调节块自行翻转,导致张紧杆倾斜使线体向该装置一侧偏移而影响线体缠绕质量。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两组所述弹簧的一端均与空腔的内壁固定连接,且两组弹簧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调节块的另一侧面固定连接,使弹簧稳定性强,避免弹簧随意挪动位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张紧杆与两个绕线柱形成三角状,通过张紧杆和两个绕线柱形成三角状各自占用在挡线板的一个边角处。(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纺织用绕线杆,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纺织用绕线杆,通过设置张紧杆,在螺杆和螺环的共同作用下,能使张紧杆在弹簧的推动作用下使张紧杆远离两个绕线柱,从而达到对缠绕该装置上的线体进行张紧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绕线杆不能对线体进行张紧的目的,且通过螺杆和螺环的调节作用,能达到调节线体张紧量的目的,有效的避免线体张紧量过大导致线体被拉长或被破坏的问题。(2)该纺织用绕线杆,通过设置安装轴,能使该装置顺利的与现有纺织设备进行连接,使该装置通用性好,通过设置手轮,能方便用户操作螺杆,方便用户使用,通过设置滑槽,在滑块的作用下,能有效的避免调节块自行翻转,导致张紧杆倾斜使线体向该装置一侧偏移而影响线体缠绕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挡线板局部剖视放大示意图。图中:1、挡线板;101、空腔;102、滑槽;103、滑块;104、弹簧;105、螺杆;106、手轮;107、调节块;108、螺环;2、安装轴;3、绕线柱;4、张紧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纺织用绕线杆,包括两个呈三角状的挡线板1,两个挡线板1相互远离一侧面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轴2,且两个安装轴2同轴心,通过设置安装轴2,能使该装置顺利的与现有纺织设备进行连接,使该装置通用性好,两个挡线板1相互靠近一侧面的边角处固定连接有两个绕线柱3,每个挡线板1远离绕线柱3的一侧均开设有空腔101,每个空腔101的内部均设置有调节块107,每个空腔101的内侧壁上均开设有滑槽102,每个滑槽102的内部均卡接有与滑槽102相适配的滑块103,且调节块107的两侧面分别与两个滑块103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滑槽102,在滑块103的作用下,能有效的避免调节块107自行翻转,导致张紧杆4倾斜使线体向该装置一侧偏移而影响线体缠绕质量。每个挡线板1的内部均固定镶嵌有螺环108,每个挡线板1的外部均设置有与螺环108相适配的螺杆105,每个螺杆105远离空腔101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手轮106,且手轮106位于挡线板1的外部,通过设置手轮106,能方便用户操作螺杆105,方便用户使用,螺杆105的螺纹端贯穿螺环108并延伸至空腔101的内部,螺杆105与螺环108螺纹连接,螺杆105靠近调节块107的一侧面与调节块107的一侧面相接触,每个空腔101的内部均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弹簧104,两组弹簧104的一端均与空腔101的内壁固定连接,且两组弹簧104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调节块107的另一侧面固定连接,使弹簧104稳定性强,避免弹簧104随意挪动位置,两个调节块107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张紧杆4,张紧杆4与两个绕线柱3形成三角状,通过张紧杆4和两个绕线柱3形成三角状各自占用在挡线板1的一个边角处。工作原理:通过手轮106顺时针转动螺杆105,此时螺杆105推动调节块107使其克服弹簧104的弹力作用下向靠近绕线柱3的一侧运动,此时弹簧104被压缩,从而使张紧杆4靠近两个绕线柱3,通过安装轴2将该装置与纺织机相连接,进行线体缠绕,当线体缠绕完毕,逆时针转动两个手轮106,并使螺杆105远离调节块107,此时弹簧104推动张紧杆4远离两个绕线柱3,此时张紧杆4在弹力的弹力作用下使张紧杆4对缠绕其上的线体进行张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纺织用绕线杆,包括两个呈三角状的挡线板(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挡线板(1)相互靠近一侧面的边角处固定连接有两个绕线柱(3),每个所述挡线板(1)远离绕线柱(3)的一侧均开设有空腔(101),每个所述空腔(101)的内部均设置有调节块(107),每个所述挡线板(1)的内部均固定镶嵌有螺环(108),每个所述挡线板(1)的外部均设置有与螺环(108)相适配的螺杆(105),所述螺杆(105)的螺纹端贯穿螺环(108)并延伸至空腔(101)的内部,所述螺杆(105)与螺环(108)螺纹连接,所述螺杆(105)靠近调节块(107)的一侧面与调节块(107)的一侧面相接触,每个所述空腔(101)的内部均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弹簧(104),两个所述调节块(107)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张紧杆(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用绕线杆,包括两个呈三角状的挡线板(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挡线板(1)相互靠近一侧面的边角处固定连接有两个绕线柱(3),每个所述挡线板(1)远离绕线柱(3)的一侧均开设有空腔(101),每个所述空腔(101)的内部均设置有调节块(107),每个所述挡线板(1)的内部均固定镶嵌有螺环(108),每个所述挡线板(1)的外部均设置有与螺环(108)相适配的螺杆(105),所述螺杆(105)的螺纹端贯穿螺环(108)并延伸至空腔(101)的内部,所述螺杆(105)与螺环(108)螺纹连接,所述螺杆(105)靠近调节块(107)的一侧面与调节块(107)的一侧面相接触,每个所述空腔(101)的内部均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弹簧(104),两个所述调节块(107)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张紧杆(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用绕线杆,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挡线板(1)相互远离一侧面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云,
申请(专利权)人:徐孝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