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式振动放矿机双重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55364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2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放矿机技术领域,具体为吊式振动放矿机双重加固结构,包括井架,井架中设置有放矿机,井架形状为方形板且板体的四角位置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立柱,井架上立柱位于放矿机的两侧,井架上相邻的两个立柱之间固定连接有拦截杆,拦截杆位于放矿机的下方,井架的方形板下板面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下端和放矿机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造设计实现绳索和拦截杆之间的双重保险功能,确保意外发生时放矿机的空间位置仍在在指定位置,确保整个输送矿石的工作认可顺利进行,给后期工人的维修工作带来方便,同时若干弹簧的设计起到很好的震动缓冲的效果,很具有实用性。

Double reinforced structure of suspended Vibrating Ore Draw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吊式振动放矿机双重加固结构
本技术涉及放矿机
,具体为吊式振动放矿机双重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主溜井振动放矿机是矿山矿废石运输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关键和咽喉工程之一。作为主溜井振动放矿机加固工艺,在许多地下矿山被广泛采用。由于矿废石物理力学特性的不同,块度大小的不一,矿石在放矿过程中的流速、流向的多变,以及放矿机在受到矿石流冲击时的受力点和冲击力大小的不同,往往使放矿机受到冲击破坏。另外在放矿时,矿仓中矿废石的下落与放矿机之间产生有较大的摩擦力,也会使放矿机产生磨损坡坏,因此探讨合理、可靠的放矿机加固形式就成为我矿主溜井放矿机技术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如果振动放矿机掉落,直接导致溜井内渣石涌入中皮带道,造成给矿系统瘫痪,导致停产,为此我们提供了吊式振动放矿机双重加固结构,实现振动放矿机的空间位置安全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吊式振动放矿机双重加固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吊式振动放矿机双重加固结构,包括井架,所述井架中设置有放矿机,所述井架形状为方形板且板体的四角位置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立柱,井架上立柱位于放矿机的两侧,井架上相邻的两个立柱之间固定连接有拦截杆,所述拦截杆位于放矿机的下方,所述井架的方形板下板面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下端和放矿机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支撑脚、挂钩一、压力筒、控制柱、弹簧、螺母、压力板、挂钩二和绳索,所述支撑脚上端和井架的方形板固定连接,支撑脚下端铰接有挂钩一,所述挂钩一下端固定连接有压力筒,所述压力筒中部贯穿有控制柱,所述控制柱上套有弹簧,弹簧位于挂钩一的中部,所述弹簧上端设置有螺母,所述控制柱贯穿螺母的中部,所述控制柱下端固定连接有压力板,所述压力板下端连接有挂钩二,所述支撑脚和压力板之间连接有绳索。优选的,所述支撑脚形状为棱柱且棱柱的下端端部一体连接有两个平行分布的凸出耳板,支撑脚上的两个凸出耳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柱状轴杆,轴杆贯穿挂钩一的中部,挂钩一为U型杆状,挂钩一的端部和压力筒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控制柱上端端部外壁上设置有螺纹,且控制柱上端贯穿螺母中部开设的螺纹孔,控制柱下端和压力筒上的通孔活动套接。优选的,所述压力板的板体中部开设有通孔,挂钩二形状为U型杆状,挂钩二贯穿压力板中部的通孔,所述支撑脚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弧形杆,绳索的上端和支撑脚上的弧形杆连接,绳索的下端和压力板端部开设的通孔连接,所述挂钩二的端部和放矿机的外壳体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构造设计实现绳索和拦截杆之间的双重保险功能,确保意外发生时放矿机的空间位置仍在在指定位置,确保整个输送矿石的工作认可顺利进行,给后期工人的维修工作带来方便,同时若干弹簧的设计起到很好的震动缓冲的效果,很具有实用性;2.本技术通过控制装置的设计,实现稳定的机械控制传动,进而提高整个放矿机的工作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控制装置位置分布图;图3为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井架;2-放矿机;3-拦截杆;4-控制装置;5-支撑脚;6-挂钩一;7-压力筒;8-控制柱;9-弹簧;10-螺母;11-压力板;12-挂钩二;13-绳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吊式振动放矿机双重加固结构,包括井架1,井架1中设置有放矿机2,井架1形状为方形板且板体的四角位置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立柱,井架1上立柱位于放矿机2的两侧,井架1上相邻的两个立柱之间固定连接有拦截杆3,拦截杆3位于放矿机2的下方,井架1的方形板下板面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控制装置4,控制装置4下端和放矿机2连接,控制装置4包括支撑脚5、挂钩一6、压力筒7、控制柱8、弹簧9、螺母10、压力板11、挂钩二12和绳索13,支撑脚5上端和井架1的方形板固定连接,支撑脚5下端铰接有挂钩一6,挂钩一6下端固定连接有压力筒7,压力筒7中部贯穿有控制柱8,控制柱8上套有弹簧9,弹簧9位于挂钩一6的中部,弹簧9上端设置有螺母10,控制柱8贯穿螺母10的中部,控制柱8下端固定连接有压力板11,压力板11下端连接有挂钩二12,支撑脚5和压力板11之间连接有绳索13,参考图3,此时的弹簧9处于最大压缩状态。支撑脚5形状为棱柱且棱柱的下端端部一体连接有两个平行分布的凸出耳板,支撑脚5上的两个凸出耳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柱状轴杆,轴杆贯穿挂钩一6的中部,挂钩一6为U型杆状,挂钩一6的端部和压力筒7固定连接。控制柱8上端端部外壁上设置有螺纹,且控制柱8上端贯穿螺母10中部开设的螺纹孔,控制柱8下端和压力筒7上的通孔活动套接。压力板11的板体中部开设有通孔,挂钩二12形状为U型杆状,挂钩二12贯穿压力板11中部的通孔,支撑脚5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弧形杆,绳索13的上端和支撑脚5上的弧形杆连接,绳索13的下端和压力板11端部开设的通孔连接,挂钩二12的端部和放矿机2的外壳体固定连接。工作原理:若干控制装置4配合拉扯放矿机2,实现放矿机2的空间位置吊装,拦截杆3位于放矿机2的下方,放矿机2和拦截杆3之间的空隙很小,一旦发生意外,放矿机2落下第一时间被拦截杆3拖住,控制装置4配合放矿机2的震动,进行起到减震降噪的效果,放矿机2工作时产生的震动传递到挂钩二12上,挂钩二12带动压力板11,压力板11传动给控制柱8,控制柱8带动螺母10,这样螺母10发生一定的升降运动,弹簧9反弹推动螺母10,进而缓冲螺母10的震动,这里绳索13会发生发一定的形变,但是形变量在可控范围,影响忽略不计,支撑脚5和挂钩一6的连接,实现控制装置4稳定的吊起功能,绳索13的设计防止意外冲击使控制柱8从压力筒7中抽离,即避免长时间的震动后螺母10从控制柱8上脱离,这样绳索13就会拉扯支撑脚5和压力板11,避免控制装置4的直接断开。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吊式振动放矿机双重加固结构,包括井架(1),所述井架(1)中设置有放矿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井架(1)形状为方形板且板体的四角位置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立柱,井架(1)上立柱位于放矿机(2)的两侧,井架(1)上相邻的两个立柱之间固定连接有拦截杆(3),所述拦截杆(3)位于放矿机(2)的下方,所述井架(1)的方形板下板面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控制装置(4),控制装置(4)下端和放矿机(2)连接,所述控制装置(4)包括支撑脚(5)、挂钩一(6)、压力筒(7)、控制柱(8)、弹簧(9)、螺母(10)、压力板(11)、挂钩二(12)和绳索(13),所述支撑脚(5)上端和井架(1)的方形板固定连接,支撑脚(5)下端铰接有挂钩一(6),所述挂钩一(6)下端固定连接有压力筒(7),所述压力筒(7)中部贯穿有控制柱(8),所述控制柱(8)上套有弹簧(9),弹簧(9)位于挂钩一(6)的中部,所述弹簧(9)上端设置有螺母(10),所述控制柱(8)贯穿螺母(10)的中部,所述控制柱(8)下端固定连接有压力板(11),所述压力板(11)下端连接有挂钩二(12),所述支撑脚(5)和压力板(11)之间连接有绳索(13)。/n...

【技术特征摘要】
1.吊式振动放矿机双重加固结构,包括井架(1),所述井架(1)中设置有放矿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井架(1)形状为方形板且板体的四角位置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立柱,井架(1)上立柱位于放矿机(2)的两侧,井架(1)上相邻的两个立柱之间固定连接有拦截杆(3),所述拦截杆(3)位于放矿机(2)的下方,所述井架(1)的方形板下板面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控制装置(4),控制装置(4)下端和放矿机(2)连接,所述控制装置(4)包括支撑脚(5)、挂钩一(6)、压力筒(7)、控制柱(8)、弹簧(9)、螺母(10)、压力板(11)、挂钩二(12)和绳索(13),所述支撑脚(5)上端和井架(1)的方形板固定连接,支撑脚(5)下端铰接有挂钩一(6),所述挂钩一(6)下端固定连接有压力筒(7),所述压力筒(7)中部贯穿有控制柱(8),所述控制柱(8)上套有弹簧(9),弹簧(9)位于挂钩一(6)的中部,所述弹簧(9)上端设置有螺母(10),所述控制柱(8)贯穿螺母(10)的中部,所述控制柱(8)下端固定连接有压力板(11),所述压力板(11)下端连接有挂钩二(12),所述支撑脚(5)和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虎郝丁谋赵家国鲍凯胜尹绍军周玉明张世义
申请(专利权)人:赤峰柴胡栏子黄金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