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储存挥发性液体的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5472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2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储存挥发性液体的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容器通口和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包括上盖部和嵌插部,所述嵌插部的外表面具有与容器通口内壁螺纹嵌合的螺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具有容纳活性炭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一侧与所述容器本体内部相通,容纳腔的另一侧与外界大气相通。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及时释放容器内气体的同时又能对释放的气体具有吸附作用的用于储存挥发性液体的容器。

A container for storing volatile liqu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储存挥发性液体的容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容器,特别是一种用于储存挥发性液体的容器。
技术介绍
农药、化学品、添加剂等易挥发性液体在存储运输过程中会经历气压和温度等的变化,导致液体挥发出气体,使容器内压力急剧上升,容器内外的气压不平衡,若气体不能及时排出容器外,会造成容器膨胀变形,严重时会爆裂或者倾斜造成产品泄漏,既造成产品的损失,又对安全构成威胁,严重影响了易挥发性液体的储存运输。在公开号CN209009218U的技术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盖子及液体容器,该盖子在中央区域设置有一开孔,盖子内侧焊接有防水透气膜,该防水透气膜覆盖在开孔上,可以释放桶内的蒸汽和气体,同时防止流体泄漏和污染物进入。在公开号CN100343137C的专利技术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鼓桶的通气孔装置,该通气孔塞包含有通气孔装置,该通气孔装置包括具有多个通气通道的通气部、薄膜和保护结构,在液体运输和储存时可以起到透气防漏的作用。目前,储存易挥发性液体的储液容器大都换成了具有透气孔的透气盖,可以及时释放桶内的气体,保证了易挥发性液体的运输及储存的安全性。但是,在现在公开的技术方案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若容器内的液体为有色、异味等易挥发性液体或者是具有腐蚀性的易挥发性液体,当容器内的气体通过透气孔时可能会重新凝聚成液体状态甚至结晶成固体颗粒,从而堵塞透气孔,影响容器的透气性,或者,具有腐蚀性的气体在透气孔处冷凝成液体,加速了透气盖的损坏以及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安全,导致成本的增加和安全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及时释放容器内气体的同时又能对释放的气体具有吸附作用的用于储存挥发性液体的容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储存挥发性液体的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容器通口和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包括上盖部和嵌插部,所述嵌插部的外表面具有与容器通口内壁螺纹嵌合的螺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具有容纳活性炭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一侧与所述容器本体内部相通,容纳腔的另一侧与外界大气相通。在本技术中,密封盖包括上盖部和嵌插部,嵌插部的外表面具有外螺纹,容器通口具有内螺纹,嵌插部的外螺纹与容器通口的内螺纹密封的啮合,保证了容器内的液体不会泄漏。同时,所述密封盖具有容纳活性炭的容纳腔,容纳腔将容器和外界环境联通,如此设计,可以在保证容器及时释放气体的同时又能吸附气体中的色素及携带的液体,保证透气孔的通畅及安全性。进一步的,所述容纳腔具有顶壁和底壁,所述顶壁构成了所述密封盖的上盖部且具有与外界大气相通的透气孔,所述容纳腔通过所述底壁与容器本体内部的空间相通。容纳腔的顶壁构成了密封盖的上盖部且具有与外界相通的透气孔,容纳腔通过底壁与容器内部空间相通。如此设计,容器内的气体在释放到外界环境时,必然会经过盛放着活性炭的容纳腔,如此不仅可以吸收气体中携带的液体,而且还可以吸收有色有味的气体,即保证了安全又保证了密封盖的透气性。进一步的,所述容纳腔具有环形侧壁,所述环形侧壁连接所述顶壁和底壁,且所述容纳腔的底壁是第二透气膜;或者,所述容纳腔具有环形侧壁,所述环形侧壁连接所述顶壁和底壁,所述容纳腔的底壁是带孔底板;或者,所述容纳腔具有环形侧壁,所述环形侧壁连接所述顶壁和底壁,所述容纳腔的底壁包含第一透气膜与带孔底板,所述第二透气膜覆盖住所述带孔底板的开孔。容纳腔具有环形侧壁,所述环形侧壁连接所述顶壁和底壁,所述容纳腔的底壁是第二透气膜;或者,容纳腔的底壁是带孔底板,又或者,容纳腔的底壁包含第二透气膜与带孔底板,所述第二透气膜覆盖住所述带孔底板的开孔。如此设计,可以将活性炭容纳腔与容器内部环境联通的同时又避免了活性炭散落到容器内,导致液体的污染。进一步的,所述透气孔为在所述上盖部的中央位置设置的圆形孔,所述透气孔的直径在0.2mm~2mm之间。透气孔为在上盖部中央位置设置的圆形孔,透气孔的直径在0.2mm~2mm之间,如此设计,可以保证容器内的气体及时被释放,又可以避免外界的颗粒状杂质堵塞透气孔,甚至割破第一防水透气膜,对容器内的液体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发生泄漏现象。进一步的,所述透气孔为在所述上盖部的中央区域设置的至少一个圆形孔,所述透气孔的总面积在0.03mm2~4mm2之间。透气孔为在上盖部的中央区域设置的多个圆形孔,且透气孔的总面积在0.03mm2~4mm2之间。如此设计,在保证了防水透气膜的透气量,避免了容器因为气压过大而变形甚至爆破。进一步的,所述上盖部的外表面有一环形凹槽围绕所述透气孔而成,且透气孔周围有朝所述环形凹槽倾斜的导流面。上盖部的外表面有一环形凹槽围绕所述透气孔而成,且透气孔的四周有倾斜于该环形凹槽的导流面。如此设计,当外界环境中有液体溅撒到上盖部时液体可以顺着导流面汇集到该环形凹槽内,不会影响透气孔。进一步的,如果容器内的气体透过第一防水透气膜,并在透气孔周围冷凝成液体或者结晶成固体,由于该导流面和环形凹槽的存在,使得透气孔不被这些杂质所堵塞。进一步的,所述上盖部的内表面固定有第一透气膜,所述第一透气膜覆盖住所述透气孔。第一防水透气膜固定在上盖部的内表面,且覆盖在透气孔上。如此设计,既起到了防水透气的作用,又避免外部环境对容纳腔中活性炭的影响,进而保证了密封盖的透气及安全性。进一步的,所述环形侧壁的端部呈阶梯状,以所述上盖部的内表面为起始端,以朝向所述容器本体内部的方向为正方向轴,所述环形侧壁的端部从起始端沿着所述正方向轴的方向依次为第一阶梯面和第二阶梯面,且所述第二阶梯面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阶梯面的外径,所述第二阶梯面为固定所述底壁前的预定位结构;或者,所述环形侧壁端部设置有至少三个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作为固定底壁的预定位结构。环形凸起的端部呈阶梯状,所述第二阶梯面为固定第二防水透气膜前的预定位结构;或者环形凸起的平台外围设置有至少三个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作为固定第二防水透气膜的预定位结构。如此设计,可以直接对膜进行固定,安装步骤比较简单,而且安装过程中也不需要目视对准,能极大的提高生产线的效率。进一步的,所述底壁设置有挡液部,所述挡液部设置有联通所述容器本体和活性炭容纳腔的开孔。容纳腔的底壁具有挡液部,所述挡液部上有联通容器内部和活性炭容纳腔的开孔,如此设计,可以避免容纳腔的底壁受到内容物的冲击,导致活性炭接触到容器内的液体而失效。并且,挡液部设有开孔将容器内部环境和容纳腔连通,进而将容器与外界大气联通,可以保证容器内的气体得到及时释放,防止容器膨胀变形。进一步的,所述开孔的面积不小于所述透气孔的面积。开孔的面积不小于所述透气孔的面积。如此设计,可以保证该缓冲板不会阻碍容器内的气体释放,使得容器内的气压释放速率达到要求。本技术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容器的示意图;图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储存挥发性液体的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容器通口和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包括上盖部和嵌插部,所述嵌插部的外表面具有与容器通口内壁螺纹嵌合的螺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具有容纳活性炭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一侧与所述容器本体内部相通,容纳腔的另一侧与外界大气相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储存挥发性液体的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容器通口和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包括上盖部和嵌插部,所述嵌插部的外表面具有与容器通口内壁螺纹嵌合的螺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具有容纳活性炭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一侧与所述容器本体内部相通,容纳腔的另一侧与外界大气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具有顶壁和底壁,所述顶壁构成了所述密封盖的上盖部且具有与外界大气相通的透气孔,所述容纳腔通过所述底壁与容器本体内部的空间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具有环形侧壁,所述环形侧壁连接所述顶壁和底壁,且所述容纳腔的底壁是第二透气膜;或者,所述容纳腔具有环形侧壁,所述环形侧壁连接所述顶壁和底壁,所述容纳腔的底壁是带孔底板;或者,所述容纳腔具有环形侧壁,所述环形侧壁连接所述顶壁和底壁,所述容纳腔的底壁包含第二透气膜与带孔底板,所述第二透气膜覆盖住所述带孔底板的开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孔为在所述上盖部的中央位置设置的圆形孔,所述透气孔的直径在0.2mm~2m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建东包中平朱朋飞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科百特过滤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