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通信工程用节电装置,适应于节电装置技术领域的生产与应用,通信工程用节电装置包括,节电器体,节电器体上下两侧分别布置有上卡壳以及下卡壳,上卡壳以及下卡壳右侧均焊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外壁均开有延伸至其内壁的若干个均匀布置的安装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上卡壳、下卡壳以及安装板,即可快速的将节电器体安装至节电柜内,且无需对节电器体表面进行打孔,同时通过设置抵压板、栓轴、栓帽以及弹簧,在对节电器体进行拆卸维护时,可便于使用者快速的将节电器体拆卸下,有益于维护工作的进行,较为节省时间,解决了现有的通信工程用节电装置,实用性一般以及不便于拆卸维护的问题。
A power saving device for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信工程用节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节电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通信工程用节电装置。
技术介绍
节电装置采用高压滤波和能量吸收技术,自动吸收高压动力设备反向电势的能量,并不断回馈返还给负载,节省了用电设备从高压电网上吸取的这部分电能。另一方面利用国际先进的高压电参数优化技术、正弦波跟踪技术及纳米技术和组件,抑制和减少供电线路中的冲击电流、瞬变及高次谐波的产生,净化电源、提高高压电网的供电品质,大幅降低线路损耗及动力设备的铜损和铁损,提高高压用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做功效率,在使用过程中既节省了电能又可大幅降低设备运营成本。现有的通信工程用节电装置通常安装于节电柜内,在进行安装时通常为横向安装或者竖向安装,从而需要对通信工程用节电装置表面进行不同的打孔方式以便于安装,但过多的打孔对通信工程用节电装置表面的磨损较大,实用性一般,同时一般是通过螺栓将通信工程用节电装置固定至节电柜内的,而通信工程用节电装置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需要进行维护,反复的拆装较为耗时,不利于维护工作的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通信工程用节电装置,解决了现有的通信工程用节电装置,实用性一般以及不便于拆卸维护的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通信工程用节电装置,通信工程用节电装置包括:节电器体,所述节电器体上下两侧分别布置有上卡壳以及下卡壳,所述上卡壳以及下卡壳右侧均焊接有安装板,且所述安装板外壁均开有延伸至其内壁的若干个均匀布置的安装孔,所述下卡壳左端中部开有凹口,且所述凹口底部嵌接固定有两个栓轴,所述下卡壳内布置有抵压板,且所述抵压板左端顶部开有两个穿孔,两个所述栓轴分别一一对应贯穿过穿孔,且所述栓轴上并位于抵压板下侧均螺接有栓帽,所述抵压板底部并位于栓轴右侧焊接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弹簧,且所述弹簧底端均与下卡壳内壁底部焊接。所述节电器体由绝缘外壳、开关、接线口以及可控硅模块所构成。所述上卡壳以及下卡壳分别与所述节电器体上端以及下端相匹配。所述抵压板前端卡入凹口内,且所述抵压板通过弹簧与下卡壳相连接。所述抵压板底部与下卡壳内壁底部间的距离大于上卡壳内壁的高度。所述抵压板通过所述穿孔与栓轴活动连接,且所述抵压板底部前端与栓帽相抵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上卡壳、下卡壳以及安装板,即可快速的将节电器体安装至节电柜内,且无需对节电器体表面进行打孔,同时通过设置抵压板、栓轴、栓帽以及弹簧,在对节电器体进行拆卸维护时,可便于使用者快速的将节电器体拆卸下,有益于维护工作的进行,较为节省时间,解决了现有的通信工程用节电装置,实用性一般以及不便于拆卸维护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图1中穿孔的A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抵压板的底部示意图。图中标记:1-节电器体,2-上卡壳,3-安装板,4-安装孔,5-下卡壳,6-凹口,7-抵压板,8-穿孔,9-栓轴,10-栓帽,11-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以及“右”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信工程用节电装置,一种通信工程用节电装置包括:节电器体1,所述节电器体1上下两侧分别布置有上卡壳2以及下卡壳5,所述上卡壳2以及下卡壳5右侧均焊接有安装板3,且所述安装板3外壁均开有延伸至其内壁的若干个均匀布置的安装孔4,所述上卡壳2以及下卡壳5分别与所述节电器体1上端以及下端相匹配,首先,使用者可根据安装方式将上卡壳2以及下卡壳5横放或竖放,若需要竖向安装,可先将上卡壳2右侧的安装板3贴靠至节电柜内壁,然后将螺栓穿入上卡壳2右侧的安装板3上的安装孔4内,使得上卡壳2与节电柜内壁固定,同时将节电器体1上端插入上卡壳2中,然后将节电器1下端卡入下卡壳5中,同时使下卡壳5右侧的安装板3贴靠至节电柜内壁,然后将螺栓穿入下卡壳5右侧的安装板3上的安装孔4内,即可使节电器体1竖向安装至节电柜内,无需对节电器体表面进行打孔。所述下卡壳5左端中部开有凹口6,且所述凹口6底部嵌接固定有两个栓轴9,所述下卡壳5内布置有抵压板7,所述抵压板7底部与下卡壳5内壁底部间的距离大于上卡壳2内壁的高度,且所述抵压板7左端顶部开有两个穿孔8,两个所述栓轴9分别一一对应贯穿过穿孔8,且所述栓轴9上并位于抵压板7下侧均螺接有栓帽10,所述抵压板7通过所述穿孔8与栓轴9活动连接,且所述抵压板7底部前端与栓帽10相抵触,所述抵压板7底部并位于栓轴9右侧焊接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弹簧11,且所述弹簧11底端均与下卡壳5内壁底部焊接,所述抵压板7前端卡入凹口6内,且所述抵压板7通过弹簧11与下卡壳5相连接,同时,将节电器体1下端卡入下卡壳5内后,节电器体1底部将与抵压板7相接触,在拆除节电器体1时,可将栓帽10逆时针扭松,并下压节电器体1,使得抵压板7受力后通过穿孔8沿着栓轴9向下移动,且弹簧11将一并向下压缩,然后将节电器体1上端从上卡壳2内脱出,最后再将节电器体1下端从下卡壳5内脱出,便于拆卸维护。所述节电器体1由绝缘外壳、开关、接线口以及可控硅模块所构成,使用者在将节电器体1投入使用时,可先将接头插入接线口内,然后按下开关并启动节电器体1,当电流通过节电器体1内后,即可通过可控硅模块调整电压,从而达到节电的效果。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均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信工程用节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工程用节电装置包括:节电器体(1),所述节电器体(1)上下两侧分别布置有上卡壳(2)以及下卡壳(5),所述上卡壳(2)以及下卡壳(5)右侧均焊接有安装板(3),且所述安装板(3)外壁均开有延伸至其内壁的若干个均匀布置的安装孔(4),所述下卡壳(5)左端中部开有凹口(6),且所述凹口(6)底部嵌接固定有两个栓轴(9),所述下卡壳(5)内布置有抵压板(7),且所述抵压板(7)左端顶部开有两个穿孔(8),两个所述栓轴(9)分别一一对应贯穿过穿孔(8),且所述栓轴(9)上并位于抵压板(7)下侧均螺接有栓帽(10),所述抵压板(7)底部并位于栓轴(9)右侧焊接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弹簧(11),且所述弹簧(11)底端均与下卡壳(5)内壁底部焊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工程用节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工程用节电装置包括:节电器体(1),所述节电器体(1)上下两侧分别布置有上卡壳(2)以及下卡壳(5),所述上卡壳(2)以及下卡壳(5)右侧均焊接有安装板(3),且所述安装板(3)外壁均开有延伸至其内壁的若干个均匀布置的安装孔(4),所述下卡壳(5)左端中部开有凹口(6),且所述凹口(6)底部嵌接固定有两个栓轴(9),所述下卡壳(5)内布置有抵压板(7),且所述抵压板(7)左端顶部开有两个穿孔(8),两个所述栓轴(9)分别一一对应贯穿过穿孔(8),且所述栓轴(9)上并位于抵压板(7)下侧均螺接有栓帽(10),所述抵压板(7)底部并位于栓轴(9)右侧焊接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弹簧(11),且所述弹簧(11)底端均与下卡壳(5)内壁底部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工程用节电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亚楠,周丽丽,姜浩,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