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低温制冷
中的制冷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多元混合物工质节流制冷技术结合低温涡流管膨胀制冷技术来实现低温制冷的利用多元混合工质节流与低温涡流膨胀制冷的内复叠循环制冷系统。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能源、通信和新材料技术都有了长足的进展。具体如,信息技术、红外技术、半导体电子器件、超导器件以及低温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在这些高
,都需要有一个稳定可靠、制冷温度在30K~80K、低振动、低噪音、长寿命、造价低廉的低温冷源。然而,相应适合的制冷机的缺乏制约了相关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主要问题在于制冷机的可靠性、热效率、尺寸、重量、振动和造价等。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的多元混合物工质节流制冷机在一定范围内较好地满足了一些应用要求。该种制冷机由于采用了多元气体混合物作为节流制冷工质,使得循环效率大大提高,运行压力大大降低,从开式循环中30MPa降低到普通单级压缩机运行压力范围内(2MPa左右)。因此,该种制冷机可以采用常规空调或制冷压缩机驱动。目前,国外已经有相应的商业产品出现。混合工质节流制冷机通常有两种流程布置方式内复叠循环和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多元混合工质节流与低温涡流膨胀制冷的内复叠循环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模块CU、混合工质中间节流制冷模块MU和涡流管制冷模块VTU,其连接方式为:压缩机模块CU的高压管出口连接混合工质中间节流制冷模块MU的高压进口管,压缩机模块CU低压进口管连接混合工质中间节流制冷模块MU低压出口管;混合工质中间节流制冷模块MU的高压出口管连接涡流管模块VTU的高压进口管,混合工质中间节流制冷模块MU的低压进口管与涡流管制冷模块VTU的低压出口管相连;所述压缩机模块CU由 压缩机C1,前冷却器C2及润滑油过滤回油器C3及其管路组成,其连接方式为:压缩机C1的高压出口管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二仓,公茂琼,吴剑峰,周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低温技术实验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