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途钢丝绳单根拔绳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5360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用途钢丝绳单根拔绳器,包括拉扯手柄和夹固组件,所述夹固组件包括有两个活动板,两个所述活动板的小头段均贯穿设有长圆形通孔,两个所述活动板分别与所述拉扯手柄的两侧通过螺栓一贯穿两个长圆形通孔呈转动连接,所述螺栓一的外壁上活动套设有两个联动杆,两个所述联动杆远离所述螺栓一的一端反向延伸分别活动套设有两个螺栓二,两个所述螺栓二的两端分别设有四个连杆,每两个对应的所述连杆上均贯穿连接有四个螺栓三,每个所述螺栓三的外壁上均活动套设有三个旋转紧扣件,多个所述旋转紧扣件的另一端均活动套设有四个螺栓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钢丝绳提供了稳定的夹固效果,降低了拔拉钢丝绳时会脱落的风险。

A multi-purpose wire rope single rope pu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用途钢丝绳单根拔绳器
本技术主要涉及钢丝绳辅助工具的
,具体涉及一种多用途钢丝绳单根拔绳器。
技术介绍
钢丝绳是将力学性能和几何尺寸符合要求的钢丝按照一定的规则捻制在一起的螺旋状钢丝束,钢丝绳由钢丝、绳芯及润滑脂组成。钢丝绳是先由多层钢丝捻成股,再以绳芯为中心,由一定数量股捻绕成螺旋状的绳。在物料搬运机械中,供提升、牵引、拉紧和承载之用。钢丝绳的强度高、自重轻、工作平稳、不易骤然整根折断,工作可靠。1834年欧洲人奥鲁勃特专利技术了世界上第一根钢丝绳(光面钢丝绳),1939年建立的天津市第一钢丝绳厂是我国第一家金属制品企业。在日常的工程作业中,成捆盘整好的钢丝绳也需要拉扯出来才能投入使用,在拉扯的过程中,如只需要使用一段钢丝绳时,利用大型的拉伸设备就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而在钢丝绳穿过物体上的固定孔后进行收紧结扎时,需要进行强力的拉伸力将其扯紧,此时对于钢丝绳的夹固尤为重要,决定了钢丝绳的紧固程度,如过于松弛则较好可能会引发工程事故,并且因现有的设备夹固设备不够专业,操作繁琐导致耗时耗力,还经常性的会发生钢丝绳脱落现象。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便携的钢丝绳单根拔绳器来应对各种工程施工中对于钢丝绳的紧固工作,利用专业的结构设计来保障钢丝绳扒拉时的夹固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多用途钢丝绳单根拔绳器,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用途钢丝绳单根拔绳器,包括拉扯手柄和夹固组件,所述夹固组件包括有两个活动板,每个所述活动板均分为大小头段,两个所述活动板的小头段均贯穿设有长圆形通孔,且两个所述活动板分别位于所述拉扯手柄的两侧通过螺栓一逐一贯穿两个所述长圆形通孔和所述拉扯手柄的底部壳体呈转动连接;所述螺栓一的外壁上活动套设有两个联动杆,两个所述联动杆对称设置于所述拉扯手柄的底部两侧位于两个所述活动板之间,且两个所述联动杆远离所述螺栓一的一端反向延伸分别活动套设有两个螺栓二,两个所述螺栓二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杆,所述连杆设有四个,多个所述连杆呈两两对称设置,且多个所述连杆均与两个所述螺栓二呈转动连接;每两个对应的所述连杆上均贯穿连接有螺栓三,所述螺栓三设有四个,多个所述螺栓三呈两两对称式依次设置于两个所述螺栓二的下端与多个所述连杆呈转动连接,且每个所述螺栓三的外壁上均活动套设有三个旋转紧扣件,多个所述旋转紧扣件的另一端均活动套设有螺栓四,所述螺栓四设有四个,多个所述螺栓四呈两两对称式分别贯穿两个所述活动板的大头段壳体边缘处呈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拉扯手柄的为收腰弧线三角体,且所述拉扯手柄位于两个所述活动板的上端壳体上贯穿设有弧形椭圆通孔。进一步的,所述螺栓一的为六角头螺栓,规格型号为M14。进一步的,两个所述螺栓二均为六角头螺栓,规格型号为M14。进一步的,多个所述螺栓三均为六角头螺栓,规格型号为M10。进一步的,多个所述螺栓四均为六角头螺栓,规格型号为M10。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旋转紧扣件为口哨状,多个所述旋转紧扣件的大头端分别与多个所述螺栓四呈转动连接,且每个所述旋转紧扣件的大头端弧面上横向设有防滑牙纹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针对性强,并且适合多种钢丝绳运用领域的扒拉工作,借助拉扯手柄和夹固组件的有效配合,在两个活动板上利用两个长圆形通孔配合螺栓一的上下活动,使得两个联动杆的转动配合两个螺栓二来带动对应的多个连杆以及多个连杆之间的多个旋转紧扣件配合多个螺栓三和螺栓四进行联动,将多个旋转紧扣件在转动过程中实现对放置在中间的钢丝绳头进行稳定的夹固或放松,并且在夹固钢丝绳头时会随着结构的巧妙设计使得拉扯力越大夹固的力道就越大,较好的对钢丝绳实现高效的夹紧工作,提高了钢丝绳紧固时的强度,降低了钢丝绳脱落的风险。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零件拆分展示图;图3为本技术的旋转紧扣件结构示意图。图中:1、拉扯手柄;11、弧形椭圆通孔;2、夹固组件;2a、螺栓一;2b、螺栓二;2c、螺栓三;2d、螺栓四;21、活动板;21a、长圆形通孔;22、联动杆;23、连杆;24、旋转紧扣件;24a、防滑牙纹段。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技术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着重参照附图1和2所示,一种多用途钢丝绳单根拔绳器,包括拉扯手柄1和夹固组件2,所述夹固组件2包括有两个活动板21,每个所述活动板21均分为大小头段,两个所述活动板21的小头段均贯穿设有长圆形通孔21a,且两个所述活动板21分别位于所述拉扯手柄1的两侧通过螺栓一2a逐一贯穿两个所述长圆形通孔21a和所述拉扯手柄1的底部壳体呈转动连接,所述螺栓一2a的为六角头螺栓,规格型号为M14,所述螺栓一2a的外壁上活动套设有两个联动杆22,两个所述联动杆22对称设置于所述拉扯手柄1的底部两侧位于两个所述活动板21之间,且两个所述联动杆22远离所述螺栓一2a的一端反向延伸分别活动套设有两个螺栓二2b,两个所述螺栓二2b均为六角头螺栓,规格型号为M14,两个所述螺栓二2b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杆23,所述连杆23设有四个,多个所述连杆23呈两两对称设置,且多个所述连杆23均与两个所述螺栓二2b呈转动连接,每两个对应的所述连杆23上均贯穿连接有螺栓三2c,所述螺栓三2c设有四个,多个所述螺栓三2c均为六角头螺栓,规格型号为M10,多个所述螺栓三2c呈两两对称式依次设置于两个所述螺栓二2b的下端与多个所述连杆23呈转动连接,且每个所述螺栓三2c的外壁上均活动套设有三个旋转紧扣件24,多个所述旋转紧扣件24的另一端均活动套设有螺栓四2d,所述螺栓四2d设有四个,多个所述螺栓四2d均为六角头螺栓,规格型号为M10,多个所述螺栓四2d呈两两对称式分别贯穿两个所述活动板21的大头段壳体边缘处呈转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借助规格型号为M14的六角头螺栓一2a将两个活动板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用途钢丝绳单根拔绳器,包括拉扯手柄(1)和夹固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固组件(2)包括有两个活动板(21),每个所述活动板(21)均分为大小头段,两个所述活动板(21)的小头段均贯穿设有长圆形通孔(21a),且两个所述活动板(21)分别位于所述拉扯手柄(1)的两侧通过螺栓一(2a)逐一贯穿两个所述长圆形通孔(21a)和所述拉扯手柄(1)的底部壳体呈转动连接;/n所述螺栓一(2a)的外壁上活动套设有两个联动杆(22),两个所述联动杆(22)对称设置于所述拉扯手柄(1)的底部两侧位于两个所述活动板(21)之间,且两个所述联动杆(22)远离所述螺栓一(2a)的一端反向延伸分别活动套设有两个螺栓二(2b),两个所述螺栓二(2b)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杆(23),所述连杆(23)设有四个,多个所述连杆(23)呈两两对称设置,且多个所述连杆(23)均与两个所述螺栓二(2b)呈转动连接;/n每两个对应的所述连杆(23)上均贯穿连接有螺栓三(2c),所述螺栓三(2c)设有四个,多个所述螺栓三(2c)呈两两对称式依次设置于两个所述螺栓二(2b)的下端与多个所述连杆(23)呈转动连接,且每个所述螺栓三(2c)的外壁上均活动套设有三个旋转紧扣件(24),多个所述旋转紧扣件(24)的另一端均活动套设有螺栓四(2d),所述螺栓四(2d)设有四个,多个所述螺栓四(2d)呈两两对称式分别贯穿两个所述活动板(21)的大头段壳体边缘处呈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途钢丝绳单根拔绳器,包括拉扯手柄(1)和夹固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固组件(2)包括有两个活动板(21),每个所述活动板(21)均分为大小头段,两个所述活动板(21)的小头段均贯穿设有长圆形通孔(21a),且两个所述活动板(21)分别位于所述拉扯手柄(1)的两侧通过螺栓一(2a)逐一贯穿两个所述长圆形通孔(21a)和所述拉扯手柄(1)的底部壳体呈转动连接;
所述螺栓一(2a)的外壁上活动套设有两个联动杆(22),两个所述联动杆(22)对称设置于所述拉扯手柄(1)的底部两侧位于两个所述活动板(21)之间,且两个所述联动杆(22)远离所述螺栓一(2a)的一端反向延伸分别活动套设有两个螺栓二(2b),两个所述螺栓二(2b)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杆(23),所述连杆(23)设有四个,多个所述连杆(23)呈两两对称设置,且多个所述连杆(23)均与两个所述螺栓二(2b)呈转动连接;
每两个对应的所述连杆(23)上均贯穿连接有螺栓三(2c),所述螺栓三(2c)设有四个,多个所述螺栓三(2c)呈两两对称式依次设置于两个所述螺栓二(2b)的下端与多个所述连杆(23)呈转动连接,且每个所述螺栓三(2c)的外壁上均活动套设有三个旋转紧扣件(24),多个所述旋转紧扣件(24)的另一端均活动套设有螺栓四(2d),所述螺栓四(2d)设有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宝顺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宝顺管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