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防油滴漏组件的灌装箱,属于灌装设备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机器本体及安装在机器本体外部且位置可调节的灌装管,还包括防滴漏组件,所述防滴漏组件穿设在所述机器本体上;所述防滴漏组件包括伸缩组件和接液容器,所述伸缩组件与所述接液容器为可拆卸连接,所述接液容器的顶部中心点处开设有第一凹槽,当所述灌装管到达最高处且所述接液容器远离所述机器本体,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灌装管出液端的正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降低操作人员体力劳动强度的效果。
A filling box with an anti oil dripping compon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防油滴漏组件的灌装箱
本技术涉及灌装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防油滴漏组件的灌装箱。
技术介绍
油类灌装机可以灌装各类油品,如食用油、润滑油、花生油、豆油等。该类灌装机是针对油类物料专门开发研制的灌装机械,可实现人工操作和无人化操作的灵活配置。公开号为CN108100327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软硬包装通用油类灌装机,包括柜体、工作平台、油箱、第一电动伸缩杆和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柜体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所述柜体的内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一侧的柜体内部设置有放置空腔,所述柜体一端的表面设置有散热孔,所述柜体的顶部设置有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的顶部设置于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平台,所述安装平台的底部设置有油箱所述电磁阀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灌装口与第二灌装口。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一系列的结构使本软硬包装通用油类灌装机便于移动,同时可以进行软硬包装,提高了使用人员的工作效率。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此专利在工作过程中,在包装的间隙,油滴可掉落在传送装置上,增加了机器保养人员的体力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防油滴漏组件的灌装箱,具有降低操作人员体力劳动强度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带有防油滴漏组件的灌装箱,包括机器本体及安装在机器本体外部且位置可调节的灌装管,还包括防滴漏组件,所述防滴漏组件穿设在所述机器本体上;所述防滴漏组件包括伸缩组件和接液容器,所述伸缩组件与所述接液容器为可拆卸连接,所述接液容器的顶部中心点处开设有第一凹槽,当所述灌装管到达最高处且所述接液容器远离所述机器本体,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灌装管出液端的正下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灌装管完成灌装任务之后,灌装管整体向上提升至最高点,伸缩组件带动接液容器运动,使接液容器运动至灌装管正下方;灌装管上残余的液体滴入接液容器的第一凹槽内部。灌装管上的残余液体不会滴落到输送装置或者机器表面上,减少机器保养人员的体力劳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为斜面,且所述第一凹槽侧壁的开口端朝向所述接液容器的外部倾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凹槽的斜面有利于液体进入第一凹槽内部,液体沿着第一凹槽侧壁可迅速滑移至第一凹槽底部,便于液体集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接液容器在所述第一通孔内部固定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接液容器的底部外侧,所述连通管的外周面设置有止水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凹槽内部的液体超过第一凹槽容积的一半时,操作人员将收集箱放置在止水阀的下方,然后操作人员打开止水阀,即可达到回收残余液体的目的,轻松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缩组件包括电动伸缩杆、第一滑动杆及连接块,所述电动伸缩杆与所述机器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杆与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杆远离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机器本体的外侧,所述第一滑动杆与所述机器本体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第一滑动杆位于所述机器本体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远离所述第一滑动杆的一侧与所述接液容器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动伸缩杆在工作过程中,电动伸缩杆带动第一滑动杆运动,第一滑动杆带动连接块运动,连接块带动接液容器运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接液容器相接触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接液容器靠近所述灌装管的一侧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接液容器在所述第三凹槽的底部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三凹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弹簧,所述第二通孔内部滑动连接有若干第二滑动杆,且所述第二滑动杆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所述第二滑动杆位于所述第三凹槽内部的一端与所述弹簧相套接,且所述第二滑动杆的外周面与所述弹簧固定连接;所述接液容器靠近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插入杆,若干所述插入杆与若干所述第二凹槽形状及位置相对应,每个所述插入杆的外周面均开设有第三通孔,当插入杆完全位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时,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二滑动杆的位置及外形相对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接液容器与连接块为可拆卸连接,操作人员只需简单的几步操作,就可将接液容器与连接块相分离。便于机器保养人员对接液容器进行清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滑动杆位于所述第三凹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板,所述第三凹槽的内壁相对两侧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三凹槽在所述第一滑槽处与所述滑动板滑动连接,且所述滑动板远离所述第二滑动杆一侧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提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若干第二滑动杆的顶端与同一个滑动板连接,操作人员只需拉动提块就可带动滑动板运动,滑动板可带动所有第二滑动杆一起运动。减少了操作步骤。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器本体的内部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机器本体的外侧,且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机器本体外侧的一端与所述灌装管的外周面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电动伸缩杆实现灌装管的上下运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器本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且所述PLC控制器与所述电动伸缩杆及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电性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PLC控制器控制电动伸缩杆及第二伸缩杆,操作人员输入好程序,当灌注管运行到最高点时,电动伸缩杆开始带动接液容器运动至灌注管出液端的正下方。实现自动化操作,减少人工成本。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机器本体上设置防滴漏组件,灌装管在完成灌装回到初始位置时,灌装管上出液端的残余液体会落到接液容器内部,使残余液体不会滴落至机器或者运输管道上,减少了机器保养人员的体力劳动。2.通过接液容器、连通管及止水阀等,方便操作人员回收接液容器内部的残余液体。3.通过连接块、弹簧、第二滑动杆、插入杆、第三通孔、第二凹槽及第三凹槽等,使接液容器与连接块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方便操作人员拆卸接液容器,对接液容器进行清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连接块与接液容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器本体;2、灌装管;3、防滴漏组件;4、伸缩组件;5、接液容器;51、第一凹槽;511、第一通孔;512、连通管;513、止水阀;41、电动伸缩杆;42、第一滑动杆;43、连接块;431、第二凹槽;432、第三凹槽;433、第二通孔;434、弹簧;435、第二滑动杆;52、插入杆;53、第三通孔;436、滑动板;4321、第一滑槽;6、提块;7、第二电动伸缩杆;71、连接杆;8、PLC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防油滴漏组件的灌装箱,包括机器本体(1)及安装在机器本体(1)外部且位置可调节的灌装管(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滴漏组件(3),所述防滴漏组件(3)穿设在所述机器本体(1)上;/n所述防滴漏组件(3)包括伸缩组件(4)和接液容器(5),所述伸缩组件(4)与所述接液容器(5)为可拆卸连接,所述接液容器(5)的顶部中心点处开设有第一凹槽(51),当所述灌装管(2)到达最高处且所述接液容器(5)远离所述机器本体(1),所述第一凹槽(51)位于所述灌装管(2)出液端的正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防油滴漏组件的灌装箱,包括机器本体(1)及安装在机器本体(1)外部且位置可调节的灌装管(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滴漏组件(3),所述防滴漏组件(3)穿设在所述机器本体(1)上;
所述防滴漏组件(3)包括伸缩组件(4)和接液容器(5),所述伸缩组件(4)与所述接液容器(5)为可拆卸连接,所述接液容器(5)的顶部中心点处开设有第一凹槽(51),当所述灌装管(2)到达最高处且所述接液容器(5)远离所述机器本体(1),所述第一凹槽(51)位于所述灌装管(2)出液端的正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防油滴漏组件的灌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51)的侧壁为斜面,且所述第一凹槽(51)侧壁的开口端朝向所述接液容器(5)的外部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防油滴漏组件的灌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51)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511),所述接液容器(5)在所述第一通孔(511)内部固定连接有连通管(512),所述连通管(512)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接液容器(5)的底部外侧,所述连通管(512)的外周面设置有止水阀(5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防油滴漏组件的灌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4)包括电动伸缩杆(41)、第一滑动杆(42)及连接块(43),所述电动伸缩杆(41)与所述机器本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杆(42)与所述电动伸缩杆(41)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杆(42)远离所述电动伸缩杆(41)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机器本体(1)的外侧,所述第一滑动杆(42)与所述机器本体(1)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块(43)与所述第一滑动杆(42)位于所述机器本体(1)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43)远离所述第一滑动杆(42)的一侧与所述接液容器(5)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有防油滴漏组件的灌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43)与所述接液容器(5)相接触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431),所述接液容器(5)靠近所述灌装管(2)的一侧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操升旭,范湘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