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5334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声器,包括振动系统、磁路系统、及收容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的盆架。振动系统包括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与第二振膜相连的音圈、及与音圈和第一振膜相连的骨架。磁路系统固定在第一振膜与第二振膜之间,磁路系统包括与盆架固定相连的磁轭、及固定于磁轭靠近音圈一侧并形成磁间隙的磁性组件,音圈延伸至磁间隙内并与骨架连接。盆架包括固定第二振膜的第一盆架和固定第一振膜的第二盆架,第一盆架叠设于第二盆架,第一盆架朝向第二盆架的一侧凸设有安装部,第二盆架上对应安装部的位置凹陷形成避让部,进而利用安装部与让部配合实现两者水平方向定位,减小发声器整体的厚度,使发声器迎合更微型化的趋势发展。

Sou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声器
本技术涉及发声装置的
,具体而言,涉及动圈式发声器。
技术介绍
为适应各种音响设备与信息通信设备的小型化、多功能化发展,该类设备中所使用的发声器更加趋于小型化。要求发声器中的元件的配合更加紧凑。与技术相关的发声器包括设有振膜的振动系统、设有磁钢的磁路系统以及收容所述振动系统与磁路系统的外壳。在现有技术中,外壳都是通过上壳体和下壳体组装而成,为了上壳体和下壳体定位时两者保持水平稳定,经常需要辅助连接装置来实现水平定位,这样会增加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厚度,不利用产品轻薄化设置,同时也增加了产品的成本。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发声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微型化的发声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发声器,其包括振动系统、磁路系统,以及收容所述振动系统和所述磁路系统的盆架;所述振动系统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与所述第二振膜相连的音圈、以及与所述音圈和所述第一振膜相连的骨架;所述磁路系统固定在所述第一振膜与所述第二振膜之间,所述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振动系统、磁路系统,以及收容所述振动系统和所述磁路系统的盆架;/n所述振动系统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与所述第二振膜相连的音圈、以及与所述音圈和所述第一振膜相连的骨架;/n所述磁路系统固定在所述第一振膜与所述第二振膜之间,所述磁路系统包括与所述盆架固定相连的磁轭、以及固定于所述磁轭靠近所述音圈一侧并形成磁间隙的磁性组件,所述音圈延伸至所述磁间隙内并与所述骨架连接;/n所述盆架包括固定所述第二振膜的第一盆架和固定所述第一振膜的第二盆架,所述第一盆架沿所述振动系统的振动方向叠设于所述第二盆架;/n所述第一盆架朝向所述第二盆架的一侧凸设有安装部,所述第二盆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振动系统、磁路系统,以及收容所述振动系统和所述磁路系统的盆架;
所述振动系统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与所述第二振膜相连的音圈、以及与所述音圈和所述第一振膜相连的骨架;
所述磁路系统固定在所述第一振膜与所述第二振膜之间,所述磁路系统包括与所述盆架固定相连的磁轭、以及固定于所述磁轭靠近所述音圈一侧并形成磁间隙的磁性组件,所述音圈延伸至所述磁间隙内并与所述骨架连接;
所述盆架包括固定所述第二振膜的第一盆架和固定所述第一振膜的第二盆架,所述第一盆架沿所述振动系统的振动方向叠设于所述第二盆架;
所述第一盆架朝向所述第二盆架的一侧凸设有安装部,所述第二盆架上对应所述安装部的位置凹陷形成与所述安装部配合的避让部;或者,所述第二盆架朝向所述第一盆架的一侧凸设有安装部,所述第一盆架上对应所述安装部的位置凹陷形成与所述安装部配合的避让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盆架和所述第二盆架为方形,所述安装部和所述避让部分别形成于所述第一盆架和所述第二盆架的角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盆架呈环状,所述磁轭固定于所述第二盆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雪娇吴美薇曹成铭李巧玲
申请(专利权)人: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加坡;SG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