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机充电盒防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5326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耳机充电盒防护套,包括套体,所述套体内设有内腔体,所述内腔体与耳机充电盒相适配,所述套体的一端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用于将所述耳机充电盒装入所述套体内。由于所述内腔体与耳机充电盒相适配,使得所述耳机充电盒被盛装到所述内腔体后,可与所述耳机充电盒的外壁相贴紧,并将所述充电盒全部包裹。如此,可避免所述耳机充电盒进水。

A protective cover for earphone charging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机充电盒防护套
本技术涉及保护套
,尤其涉及一种耳机充电盒防护套。
技术介绍
现有的苹果公司蓝牙耳机的耳机充电盒用于为无线蓝牙耳机充电。如图5中所示,在需要充电时,通过将蓝牙耳机充电盒的上盖打开,并将蓝牙耳机放置到耳机充电盒内进行充电。由于蓝牙耳机充电时电性接触,因此,需要对耳机充电盒进行防水保护,以避免耳机充电盒进水,导致耳机充电盒短路烧坏现象。另外,耳机充电盒被暴露在外,容易被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耳机充电盒防护套。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耳机充电盒防护套,所述耳机充电盒防护套包括:套体,所述套体内设有内腔体,所述内腔体与耳机充电盒相适配,所述套体的一端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用于将所述耳机充电盒装入所述套体内。进一步地,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套体的内侧还设有防水条纹。进一步地,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防水条纹位于靠近所述开口处。进一步地,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套体的外侧还设有翻折凹槽。进一步地,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套体的远离开口端还设有充电接口。进一步地,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耳机充电盒防护套还包括充电接口密封盖,所述充电接口密封盖与所述套体固定连接,所述充电接口密封盖用于将所述充电接口紧密封堵。进一步地,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套体上有环形凹槽,所述充电接口密封盖上设有固定套,所述充电接口密封盖通过所述固定套安装在所述环形凹槽内,以将所述充电接口密封盖与所述套体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充电接口的外围还设有充电接口凹槽,所述充电接口密封盖设置在充电接口凹槽内。进一步地,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充电接口密封盖为橡胶材质。进一步地,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套体为橡胶材质。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套体内设有内腔体,所述内腔体与耳机充电盒相适配,所述套体的一端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用于将所述耳机充电盒装入所述套体内。由于所述内腔体与耳机充电盒相适配,使得所述耳机充电盒被盛装到所述内腔体后,可与所述耳机充电盒的外壁相贴紧,并将所述充电盒全部包裹。如此,可避免所述耳机充电盒进水,由于现有的苹果公司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无线蓝牙耳机充电盒均采用翻盖式结构,耳机充电盒装入所述套体内后,所述套体可将耳机充电盒的开关口处贴近并封堵。如此,避免液体从耳机充电盒的开口处进入到所述耳机充电盒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充电盒防护套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耳机充电盒防护套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耳机充电盒防护套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充电盒防护套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充电盒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套体10;开口101;防水条纹102;翻折凹槽103;充电接口104;充电接口凹槽105;环形凹槽106;按键107;充电接口密封盖20;固定套201;卡紧防水凹槽202。本技术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充电盒防护套,包括:套体10,套体10内设有内腔体,内腔体与耳机充电盒相适配,套体10的一端上设有开口101,开口101用于将耳机充电盒装入套体10内。如图1和图2中所示,内腔体用于盛装耳机充电盒。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套体10内设有内腔体,内腔体与耳机充电盒相适配,套体10的一端上设有开口101,开口101用于将耳机充电盒装入套体10内。由于内腔体与耳机充电盒相适配,使得耳机充电盒被盛装到内腔体后,可与耳机充电盒的外壁相贴紧,并将充电盒全部包裹。如此,可避免耳机充电盒进水,由于现有的苹果公司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无线蓝牙耳机充电盒均采用翻盖式结构,耳机充电盒装入套体10内后,套体10可将耳机充电盒的开关口处贴近并封堵。如此,避免液体从耳机充电盒的开口101处进入到耳机充电盒内。参阅图2和图4,套体10的内侧还设有防水条纹102。如图2和图4中所示,通过在套体10的内侧还设有防水条纹102,防水条纹102可与耳机充电盒的翻盖处进一步贴盒,以进一步避免液体通过套体10的开口101处掺入到内腔体内部,并从耳机充电盒的开口101处流入到耳机充电盒内。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防水条纹102位于靠近开口101处,通过将防水条纹102设置在靠近开口101处,以避免液体掺入到内腔体内部。另外,防水条纹102处于耳机充电盒的开口101处与套体10开口101处之间。如此,从而套体10开口101处进入的液体可被防水条纹102阻止,避免液体通过防水条纹102后从耳机充电盒的开口101处进入到耳机充电盒内。参阅图1至图4,套体10的外侧还设有翻折凹槽103,如图1至图4中所示,通过多个翻折凹槽103可构成波浪型翻折结构。如图4中所示,翻折凹槽103使得内壁相对较薄,且套体10为软材质,且翻折凹槽103位于耳机充电盒的开口101处与套体10底部之间。如此,在需要打开耳机充电盒的上盖,以将无线蓝牙耳机放入到耳机充电盒内充电时,可通过将套体10从翻折凹槽103出翻转后,将耳机充电盒的上盖打开,从而方便套体10的翻转。参阅图3和图4,套体10的远离开口101端还设有充电接口104,如图3和图4中所示,充电接口104位于套体10的底部位置,并与盛装到套体10内的耳机充电盒上的充电接口104位置相对应。如此,可方便于将充电线通过充电接口104连接到耳机充电盒,给耳机充电盒充电。参阅图3和图4,耳机充电盒防护套还包括充电接口密封盖20,充电接口密封盖20与套体10固定连接,充电接口密封盖20用于将充电接口104紧密封堵。如图2和图3中所示,充电接口密封盖20与充电接口104之间可拆卸连接,通过充电接口密封盖20可将充电接口104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机充电盒防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n套体,所述套体内设有内腔体,所述内腔体与耳机充电盒相适配,所述套体的一端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用于将所述耳机充电盒装入所述套体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机充电盒防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
套体,所述套体内设有内腔体,所述内腔体与耳机充电盒相适配,所述套体的一端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用于将所述耳机充电盒装入所述套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充电盒防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的内侧还设有防水条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充电盒防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条纹位于靠近所述开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充电盒防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的外侧还设有翻折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充电盒防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的远离开口端还设有充电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机充电盒防护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可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森林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