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迎宾踏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5164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迎宾踏板,自下而上依次设置底座层、发光层、基材层、图案层和自修复层;发光层设置在底座层的凹槽内,并通过定位孔套在底座层的第一定位槽上进行固定;基材层与所述底座层的上端面连接,基材层的上表面一依次设置图案层和自修复层。该迎宾踏板在保护车体、美化车体的前提下,对于轻微划伤可自行修复,不仅保证了美观,同时避免了更换迎宾踏板造成的资源浪费和成本的增加。

A kind of welcome ped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迎宾踏板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迎宾踏板。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用者对产品的品质要求会越来越高,传统的技术工艺已无法满足市场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汽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汽车用品做的也越来越好,为了满足客户需求,给客户以惊喜,需要从专业技术上去支持客户。迎宾踏板作为汽车的装饰用品,能起到保护车体、美化车体的作用。产品环保、耐用、光亮、美观、抗划伤等技术越来越得到客户和使用者的认可。现有的迎宾踏板表面多为金属喷漆,产品表面需要防护,且表面划伤后无法修复,如需达到美观需要求需要更换产品,操作过程复杂,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迎宾踏板,外层的自修复层使得迎宾踏板在轻微划伤时可自行修复,降低使用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迎宾踏板,所述迎宾踏板包括:底座层,向下开设一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第一定位槽;发光层,对应设置于所述凹槽内,用于向所述迎宾踏板发送光信号;所述发光层的定位孔与所述第一定位槽对应设置,所述定位孔套在所述第一定位槽上,用于固定所述发光层;基材层,与所述底座层的上端面连接;图案层,覆盖在所述基材层上表面,用于形成设定的图案和颜色;自修复层,覆盖在所述图案层的上表面,用于保护所述图案层。可选的,所述自修复层材料为聚氨酯。可选的,所述发光层包括:电路板,与汽车电瓶连接,用于为所述电路板供电;发光元器件,集成在所述电路板上,用于向所述迎宾踏板发送所述光信号。可选的,所述迎宾踏板还包括:导光层,对应设置于所述发光层与所述基材层之间。可选的,所述发光层设置第二定位槽,用于固定所述导光层。可选的,所述导光层为双色,颜色为黑色和白色。可选的,所述图案层的材料为聚碳酸酯。可选的,所述图案层厚度为0.2mm-0.3mm。可选的,所述基材层的材料为聚碳酸酯。可选的,所述基材层厚度为2mm。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自下而上依次设置底座层、发光层、基材层、图案层和自修复层;发光层设置在底座层的凹槽内,并通过定位孔套在底座层的第一定位槽上进行固定;基材层与所述底座层的上端面连接,基材层的上表面一依次设置图案层和自修复层。该迎宾踏板在保护车体、美化车体的前提下,对于轻微划伤可自行修复,不仅保证了美观,同时避免了更换迎宾踏板造成的资源浪费和成本的增加。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迎宾踏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成品效果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成品效果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迎宾踏板,对于轻微划伤可自行修复,避免了更换迎宾踏板造成的资源浪费和成本的增加。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迎宾踏板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底座层、发光层、导光层、基材层、图案层和自修复层。底座层1,向下开设一凹槽,凹槽内设置第一定位槽;发光层2,对应设置于凹槽内,用于向迎宾踏板发送光信号;发光层2的定位孔与第一定位槽对应设置,定位孔套在第一定位槽上,用于固定发光层2;基材层4,与底座层1的上端面连接。图案层5,覆盖在基材层4上表面,用于形成设定的图案和颜色。图案层5厚度为0.2mm-0.3mm。基材层4厚度为2mm,具有高透光性,能够光源均匀分布在基材上,使光线更柔和,并将图案层的图案和色彩更好的表现出来。由于图案层的厚度为浇薄,容易变形,不易于生产,因此基材层的还能够增加迎宾踏板的强度,保证迎宾踏板不变形、不扭曲、不滑动。基材层4和图案层5的材料均为聚碳酸酯。根据客户要求,可以制定图案的颜色和形状,如图2所示,形成的是中心为车型Logo,两侧形状为蓝色翅膀,翅膀形状以中心点对称的图案。自修复层6,覆盖在图案层5的上表面,用于保护图案层5。自修复层6材料为聚氨酯,在迎宾踏板表面出现轻微划痕时可自行修复。同时,自修复层6还能够保护迎宾踏板内部元件不受温度、气候、环境的影响,延长迎宾踏板的寿命。发光层2包括:电路板,与汽车电瓶连接,用于为电路板供电;发光元器件,集成在电路板上,用于向迎宾踏板发送光信号。发光元器件为LED灯珠,灯珠尺寸为2.2mm*1mm*1.8mm;如图3所示,每个“翅膀”为一颗灯珠,车型Logo单侧为一颗灯珠,灯珠数量对称分布,总共10颗灯珠。每颗灯珠都可以单独控制点亮或关闭,车型Logo两颗灯珠常亮,以显示车型图案;“翅膀”两侧灯珠点亮顺序和关闭顺序可通过程序任意调整,也可以通过程序设定间隔时间。例如“翅膀”两侧灯珠点亮顺序为从上至下,间隔0.2秒,然后从下至上关闭灯珠,无限制循环,直至关闭电源。通过光源的控制,使迎宾踏板达到视觉上的立体感,来实现客户对产品不同外观的要求。LED灯珠根据客户对亮度要求,可以进行灯珠功率、颜色、数量进行选择,每个灯珠可通过程序来控制发光的顺序及时间,形成流光和动态的效果,再配合图案及不同色彩,使产品非常有科技感,并有层次感及立体感迎宾踏板还包括:导光层3,对应设置于发光层2与基材层4之间,发光层2设置第二定位槽,用于固定导光层3;导光层3为双色,颜色为黑色和白色,白色形状与图案层中的制定图案的形状相同,其材料为PC超导光材料,其作用是将LED的光源通过导光材料使产品发光;黑色材料为PMMA,其作用为阻挡白色材料散发出来的光源,使光源只能在白色材料中发光,不让光源外漏。本技术所使用材料全部都为可降解的环保材料,无喷涂工艺和后续环境污染,可减少工艺流程,节约能源与材料,降低塑料制品成本,保护环境和操作人员人身健康;可根据客户要求选择不同图案及颜色,具有灵活,可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产品表面使用能自行修复的材料,轻微划伤无需任何操作便可自行修复;本产品能通过灯光控制配合不同图案、不同颜色给人以立体感和科技感。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迎宾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迎宾踏板包括:/n底座层,向下开设一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第一定位槽;/n发光层,对应设置于所述凹槽内,用于向所述迎宾踏板发送光信号;所述发光层的定位孔与所述第一定位槽对应设置,所述定位孔套在所述第一定位槽上,用于固定所述发光层;/n基材层,与所述底座层的上端面连接;/n图案层,覆盖在所述基材层上表面,用于形成设定的图案和颜色;/n自修复层,覆盖在所述图案层的上表面,用于保护所述图案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迎宾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迎宾踏板包括:
底座层,向下开设一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第一定位槽;
发光层,对应设置于所述凹槽内,用于向所述迎宾踏板发送光信号;所述发光层的定位孔与所述第一定位槽对应设置,所述定位孔套在所述第一定位槽上,用于固定所述发光层;
基材层,与所述底座层的上端面连接;
图案层,覆盖在所述基材层上表面,用于形成设定的图案和颜色;
自修复层,覆盖在所述图案层的上表面,用于保护所述图案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迎宾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自修复层材料为聚氨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迎宾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包括:
电路板,与汽车电瓶连接,用于为所述电路板供电;
发光元器件,集成在所述电路板上,用于向所述迎宾踏板发送所述光信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宋宏业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恒兴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