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抗干扰微电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表面通过若干个第一弹簧与环形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板套接在外壳的表面,所述外壳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性装置,两个所述弹性装置的顶端分别穿过两个通孔并且与活塞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通孔开设在环形板的上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第一弹簧和环形板,在把外壳使用若干个第一弹簧固定在环形板上后,微电机在工作时产生的震动,会通过若干个第一弹簧对其进行减震,从而降低微电机与其它结构相互碰撞而产生的噪音,使得微电机工作不会影响到附近的环境,同时还可以降低微电机的震动,起到了保护微电机的作用,可广泛应用于微电机技术领域。
An anti-interference micromotor with damping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抗干扰微电机
本技术涉及微电机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抗干扰微电机。
技术介绍
微电机是指直径小于160mm或额定功率小于750mW的电机。微电机常用于控制系统或传动机械负载中,用于实现机电信号或能量的检测、解析运算、放大、执行或转换等功能。微电机在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震动,震动传递到相互接触的结构上,会制造出噪音,给附近的环境造成的影响,同时震动还会使得电机出现故障或螺丝松动,影响微电机正常的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微电机在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震动,震动传递到相互接触的结构上,会制造出噪音,给附近的环境造成的影响,同时震动还会使得电机出现故障或螺丝松动,影响微电机正常工作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抗干扰微电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抗干扰微电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表面通过若干个第一弹簧与环形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板套接在外壳的表面,所述外壳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性装置,两个所述弹性装置的顶端分别穿过两个通孔并且与活塞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通孔开设在环形板的上表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环形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缸体,所述缸体内设置有活塞,所述缸体的左右两侧面均与管道的一端相连通,两个所述管道的另一端均与腔室相连通,所述腔室开设在外壳壳壁的内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弹性装置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伸缩杆和第二弹簧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活塞的下表面和外壳的上表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环形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腿,四个所述支撑腿的底端均固定连接在底座的上表面,所述底座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若干个螺纹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管道内设置有单向阀。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缸体上表面的右侧设置有进料口。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外壳的左侧面卡接有端盖,所述端盖的左侧面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第一弹簧和环形板,在把外壳使用若干个第一弹簧固定在环形板上后,微电机在工作时产生的震动,会通过若干个第一弹簧对其进行减震,从而降低微电机与其它结构相互碰撞而产生的噪音,使得微电机工作不会影响到附近的环境,同时还可以降低微电机的震动,起到了保护微电机的作用。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缸体、活塞、管道和腔室,利用外壳震动带动弹性装置和活塞运动,活塞上下运动使得缸体内部的冷却液与腔室内部的冷却液流动,从而实现冷却液流动对外壳内部进行降温,避免外壳内部温度过高而损坏零件,从而起到了保护微电机的作用。3、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端盖和散热孔,在散热孔的作用下,使得外壳内部的空气与外界的空气得到流通,进一步增强微电机散热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抗干扰微电机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抗干扰微电机的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抗干扰微电机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外壳;2、第一弹簧;3、环形板;4、弹性装置;41、伸缩杆;42、第二弹簧;5、通孔;6、活塞;7、缸体;8、进料口;9、管道;10、单向阀;11、腔室;12、端盖;13、散热孔;14、支撑腿;15、底座;16、螺纹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抗干扰微电机,包括外壳1,外壳1的表面通过若干个第一弹簧2与环形板3的内壁固定连接,环形板3套接在外壳1的表面,通过设置第一弹簧2和环形板3,第一弹簧2不仅把外壳1与其它结构分开,降低微电机工作时产生的噪音,而且第一弹簧2受到震动产生的反作用力,可以起到减震的作用,从而起到了保护微电机的作用,外壳1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性装置4,两个弹性装置4的顶端分别穿过两个通孔5并且与活塞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通孔5开设在环形板3的上表面。具体的,如图1所示,环形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缸体7,缸体7内设置有活塞6,缸体7的左右两侧面均与管道9的一端相连通,两个管道9的另一端均与腔室11相连通,腔室11开设在外壳1壳壁的内部,通过设置缸体7、活塞6、管道9和腔室11,利用外壳1震动带动弹性装置4和活塞6运动,活塞6上下运动使得缸体7内部的冷却液与腔室11内部的冷却液流动,从而实现冷却液流动对外壳1内部进行降温,避免外壳1内部温度过高而损坏零件,从而起到了保护微电机的作用。具体的,如图1所示,弹性装置4包括伸缩杆41,伸缩杆41的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42,伸缩杆41和第二弹簧42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活塞6的下表面和外壳1的上表面,通过设置弹性装置4,利用外壳1震动带动弹性装置4上下震动,从而达到了带动活塞6上下运动,为活塞6运动提供了动力。具体的,如图1所示,环形板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腿14,四个支撑腿14的底端均固定连接在底座15的上表面,底座15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若干个螺纹孔16,通过设置底座15和螺纹孔16,能够方便人们对微电机进行安装和固定,从而给工作操作带来了方便。具体的,如图1所示,管道9内设置有单向阀10,通过设置单向阀10,利用单向阀10只能单向通过,从而使得缸体7和腔室11内的冷却液沿着一个方向流动,从而保证冷却液的流动性。具体的,如图2所示,缸体7上表面的右侧设置有进料口8,通过设置进料口8,能够方便工人更换冷却液。具体的,如图3所示,外壳1的左侧面卡接有端盖12,端盖12的左侧面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13,通过设置端盖12和散热孔13,在散热孔13的作用下,使得外壳1内部的空气与外界的空气得到流通,进一步增强微电机散热的效果。工作原理:使用时,微电机工作后,外壳1上产生的震动会通过若干个第一弹簧2进行传递,若干个第一弹簧2受到挤压产生的反向作用力,会降低外壳1的震动,同时外壳1震动通过弹性装置4带动活塞6上下运动,活塞6带动缸体7内的冷却液通过管道9与腔室11内进行流动,对外壳1内部进行降温,同时端盖12上的散热孔13使得外壳1内外空气得到流通,进一步对外壳1进行散热。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抗干扰微电机,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表面通过若干个第一弹簧(2)与环形板(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板(3)套接在外壳(1)的表面,所述外壳(1)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性装置(4),两个所述弹性装置(4)的顶端分别穿过两个通孔(5)并且与活塞(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通孔(5)开设在环形板(3)的上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抗干扰微电机,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表面通过若干个第一弹簧(2)与环形板(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板(3)套接在外壳(1)的表面,所述外壳(1)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性装置(4),两个所述弹性装置(4)的顶端分别穿过两个通孔(5)并且与活塞(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通孔(5)开设在环形板(3)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抗干扰微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缸体(7),所述缸体(7)内设置有活塞(6),所述缸体(7)的左右两侧面均与管道(9)的一端相连通,两个所述管道(9)的另一端均与腔室(11)相连通,所述腔室(11)开设在外壳(1)壳壁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抗干扰微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装置(4)包括伸缩杆(41),所述伸缩杆(41)的表面套接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君田,董慧慧,孙丽娟,隋宏怡,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永柏微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