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手机无线充电自动定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51011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载手机无线充电自动定位结构,与车载无线充电模块固定连接,矩形的固定外壳由上端面起开有纵向设置的用于插入手机的插槽,固定外壳的底部封闭,插槽在固定外壳的后表面上形成矩形开口,插槽中有两个纵向间隔设置的片状弹簧,片状弹簧上下两端固定设置在固定外壳的前壁的后表面上,片状弹簧的中部为向后凸起的弧形,插槽中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移动限位板,两个间隔设置的螺旋弹簧的下端固定在固定外壳的下壁的上表面上,两个螺旋弹簧的上端固定在移动限位板的下表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手机的固定和定位效果好,不会造成手机与无线充电模块之间的位置和间隙发生变化,充电效果连续、稳定。

A wireless charging automatic positioning structure for mobile ph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手机无线充电自动定位结构
本技术属于车载设备领域,涉及一种车载手机无线充电自动定位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手机采取无线充电过程中,一般采用水平面限位的结构,但是这种结构存在手机充电位置不稳定、手机手动放置与无线充电模块之间的相对位置不稳定的问题,如图1所示,手机在X、Y、Z方向都不能很好固定。行车过程中,车辆的速度变化、转向和颠簸等都会造成手机与无线充电模块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化,导致手机与无线充电模块之间的电量传输间歇性地出现连接、断开等情况,手机无线充电过程不连续、不稳定,充电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车载手机无线充电自动定位结构。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车载手机无线充电自动定位结构,与车载无线充电模块固定连接,用于对需要无线充电的手机进行定位,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矩形的固定外壳,固定外壳由上端面起开有纵向设置的用于插入手机的插槽,固定外壳的底部封闭,插槽在固定外壳的后表面上形成矩形开口,插槽中有两个纵向间隔设置的片状弹簧,片状弹簧上下两端固定设置在固定外壳的前壁的后表面上,片状弹簧的中部为向后凸起的弧形,插槽中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移动限位板,两个间隔设置的螺旋弹簧的下端固定在固定外壳的下壁的上表面上,两个螺旋弹簧的上端固定在移动限位板的下表面上,固定外壳的后表面位于矩形开口两侧的部位与车载无线充电模块连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包括:插槽的左右两端的内壁为弧形曲面。在插槽内位于移动限位板向上移动的极限位置处设置有凸起结构的限位部,移动限位板向上移动的极限位置是移动限位板固定在螺旋弹簧上以后、螺旋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时移动限位板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车载手机无线充电自动定位结构在使用时,手机沿固定外壳顶部的开口插入插槽,如图2和图3所示,在手机碰到片状弹簧后,手机被片状弹簧的弧形凸起部自动推到无线充电模块一侧,手机的显示屏在接触到片状弹簧的弧形凸起部后,在片状弹簧的推力和插槽的作用下,手机会与插槽两端内壁的弧形曲面自动调整平衡,达到手机背面自动与无线充电模块表面平行的效果,使X方向自动对中,Z方向上与无线充电模块之间的间隙稳定;在手机持续向下放置,直到接触并压缩到移动限位板,移动限位板和下方的螺旋弹簧在手机重力的作用下,提供一个稳定的支撑,使手机在Y方向定位。本技术对手机的固定和定位效果好,使得手机在进行车载无线充电时,能很好的固定与无线充电模块之间的位置,不会因为行车过程中的速度变化、转向和颠簸等造成手机与无线充电模块之间的位置和间隙发生变化,充电效果连续、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手机在进行车载无线充电时的放置区域和放置位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本本技术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与车载无线充电模块固定连接并插入手机后的俯视图。图中:1.固定外壳,2.插槽,3.矩形开口,4.片状弹簧,5.移动限位板,6.螺旋弹簧,7.车载无线充电模块,8.手机。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载手机无线充电自动定位结构,与车载无线充电模块7固定连接,用于对需要无线充电的手机8进行定位,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一个矩形的固定外壳1,固定外壳1由上端面起开有纵向设置的用于插入手机8的插槽2,插槽2的左右两端的内壁为弧形曲面,固定外壳1的底部封闭,插槽2在固定外壳1的后表面上形成矩形开口3,插槽2中有两个纵向间隔设置的片状弹簧4,片状弹簧4上下两端固定设置在固定外壳1的前壁的后表面上,片状弹簧4的中部为向后凸起的弧形,插槽2中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移动限位板5,两个间隔设置的螺旋弹簧6的下端固定在固定外壳1的下壁的上表面上,两个螺旋弹簧6的上端固定在移动限位板5的下表面上,固定外壳1的后表面位于矩形开口3两侧的部位与车载无线充电模块7连接。在插槽2内位于移动限位板5向上移动的极限位置处设置有凸起结构的限位部9,移动限位板5向上移动的极限位置是移动限位板5固定在螺旋弹簧6上以后、螺旋弹簧6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时移动限位板5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手机8沿固定外壳1顶部的开口插入插槽2,如图2和图3所示,在手机8碰到片状弹簧4后,手机8被片状弹簧4的弧形凸起部自动推到无线充电模块7一侧,手机8的显示屏在接触到片状弹簧4的弧形凸起部后,在片状弹簧4的推力和插槽2的作用下,手机8会与插槽8两端内壁的弧形曲面自动调整平衡,达到手机8背面自动与无线充电模块表面平行的效果,使X方向自动对中,Z方向上与无线充电模块7之间的间隙稳定;在手机8持续向下放置,直到接触并压缩到移动限位板5,移动限位板5和下方的螺旋弹簧6在手机8重力的作用下,提供一个稳定的支撑,使手机8在Y方向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手机无线充电自动定位结构,与车载无线充电模块(7)固定连接,用于对需要无线充电的手机(8)进行定位,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矩形的固定外壳(1),固定外壳(1)由上端面起开有纵向设置的用于插入手机(8)的插槽(2),固定外壳(1)的底部封闭,插槽(2)在固定外壳(1)的后表面上形成矩形开口(3),插槽(2)中有两个纵向间隔设置的片状弹簧(4),片状弹簧(4)上下两端固定设置在固定外壳(1)的前壁的后表面上,片状弹簧(4)的中部为向后凸起的弧形,插槽(2)中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移动限位板(5),两个间隔设置的螺旋弹簧(6)的下端固定在固定外壳(1)的下壁的上表面上,两个螺旋弹簧(6)的上端固定在移动限位板(5)的下表面上,固定外壳(1)的后表面位于矩形开口(3)两侧的部位与车载无线充电模块(7)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手机无线充电自动定位结构,与车载无线充电模块(7)固定连接,用于对需要无线充电的手机(8)进行定位,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矩形的固定外壳(1),固定外壳(1)由上端面起开有纵向设置的用于插入手机(8)的插槽(2),固定外壳(1)的底部封闭,插槽(2)在固定外壳(1)的后表面上形成矩形开口(3),插槽(2)中有两个纵向间隔设置的片状弹簧(4),片状弹簧(4)上下两端固定设置在固定外壳(1)的前壁的后表面上,片状弹簧(4)的中部为向后凸起的弧形,插槽(2)中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移动限位板(5),两个间隔设置的螺旋弹簧(6)的下端固定在固定外壳(1)的下壁的上表面上,两个螺旋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宝国马文峰王洪超姜意驰宋喜岗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