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频器过温保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50852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频器过温保护电路,具体涉及保护电路技术领域,包括多个温度电压转换电路、筛选最高温度电路以及温度比较电路,多个所述温度电压转换电路输出端与筛选最高温度电路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筛选最高温度电路输出端与温度比较电路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温度比较电路输出端与外部控制器的检测输入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增加多路温度检测及筛选最高温度电路,当最高温度超过设定温度时,就会输出一过温故障信号来保护变频器,使得相应的大功率模块不受损坏,可节省资本,与现有技术相比,提供了过温保护,安全性更高。

An over temperature protection circuit of frequency conver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频器过温保护电路
本技术涉及保护电路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变频器过温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对于变频器来说,过温是其较常见的一种故障,造成过温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变频器整流桥及IGBT之类大功率模块未涂有导热膏或导热膏固化,功率模块和散热器未贴紧,散热器设计不合理等等。随着变频器的不断发展,各种保护芯片用来对昂贵的功率模块进行保护,但是这些保护芯片一般只针对大功率模块的过压或过流的保护,而没有过温的保护功能,因过温产生的后果将会非常严重,及有可能使得大功率开关单元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变频器过温保护电路,通过采用多路具有相同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得到经转换后的最低电压与设定温度下对应的电压进行比较来输出变频器过温保护信号,该电路能对多路温度信号进行比较且单输出,节约了控制器资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频器过温保护电路,包括多个温度电压转换电路、筛选最高温度电路以及温度比较电路,多个所述温度电压转换电路输出端与筛选最高温度电路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筛选最高温度电路输出端与温度比较电路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温度比较电路输出端与外部控制器的检测输入端相连接;每个所述温度电压转换电路包括热敏电阻RNTC、电容C1、第一电阻R1以及第二电阻R2,所述热敏电阻RNTC、电容C1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共接至GND,所述热敏电阻RNTC、电容C1与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共接至第二电阻R2的一端,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外部电源正极相连;所述筛选最高温度电路包括多个筛选单元,每个所述筛选单元包括运算放大器U1、两个并联的二极管D1以及第三电阻R3,多个所述筛选单元的输出端与第四电阻R4的一端共接形成筛选最高温度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外部电源相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同向端为筛选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1的反向端相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的阳极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与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相连形成筛选单元的输出端;所述温度比较电路包括比较器U2、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以及第七电阻R7,所述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的一端与比较器U2的反向端相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与GND相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以及第七电阻R7的一端均与外部电源正极相连接,所述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与比较器U2的输出端相连接作为温度比较电路的输出端。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GND为电线接地端。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运算放大器U1采用型号为OPA2171。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比较器U2采用型号为LM239。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二极管D1采用型号为SBAT54ALT1G。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外部电源电压设置为5V。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筛选单元的输入端为筛选最高温度电路的多个输入端。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比较器U2的同向端为温度比较电路的输入端。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技术通过增加多路温度检测及筛选最高温度电路,当最高温度超过设定温度时,就会输出一过温故障信号来保护变频器,使得相应的大功率模块不受损坏,可节省资本,与现有技术相比,提供了过温保护,安全性更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原理框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附图标记为:101温度电压转换电路、202筛选最高温度电路、303温度比较电路、2019筛选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的一种变频器过温保护电路,包括多个温度电压转换电路101、筛选最高温度电路202以及温度比较电路303,多个所述温度电压转换电路101输出端与筛选最高温度电路202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筛选最高温度电路202输出端与温度比较电路303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温度比较电路303输出端与外部控制器的检测输入端相连接;每个所述温度电压转换电路101包括热敏电阻RNTC、电容C1、第一电阻R1以及第二电阻R2,所述热敏电阻RNTC、电容C1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共接至GND,所述热敏电阻RNTC、电容C1与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共接至第二电阻R2的一端,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外部电源正极相连;所述筛选最高温度电路202包括多个筛选单元2019,每个所述筛选单元2019包括运算放大器U1、两个并联的二极管D1以及第三电阻R3,多个所述筛选单元2019的输出端与第四电阻R4的一端共接形成筛选最高温度电路202的输出端,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外部电源相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同向端为筛选单元2019的输入端,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1的反向端相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的阳极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与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相连形成筛选单元2019的输出端;所述温度比较电路303包括比较器U2、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以及第七电阻R7,所述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的一端与比较器U2的反向端相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与GND相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以及第七电阻R7的一端均与外部电源正极相连接,所述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与比较器U2的输出端相连接作为温度比较电路303的输出端;所述GND为电线接地端;所述运算放大器U1采用型号为OPA2171;所述比较器U2采用型号为LM239;所述二极管D1采用型号为SBAT54ALT1G;所述外部电源电压设置为5V;多个所述筛选单元2019的输入端为筛选最高温度电路202的多个输入端;所述比较器U2的同向端为温度比较电路303的输入端。实施方式具体为:在使用本技术时,温度电压转换电路101将变频器多路温度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最高温筛选电路202能将多路温度信号自动进行温度比较后将最高温的那一路送入比较器U2的正向端,温度比较电路303能将最高温那一路电压与比较器U2的反向端进行比较,即与设定的阀值温度对应的电压进行比较,最高温度越高对应电压则越低,当电压低于其阀值温度对应的电压时通过比较器U2输出过流故障信号,从而在上位机上告知当前用户变频器过温故障,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少过温保护的问题。本技术工作原理:参照说明书附图1-2,在使用本技术时,温度电压转换电路101将变频器多路温度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最高温筛选电路202能将多路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频器过温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温度电压转换电路(101)、筛选最高温度电路(202)以及温度比较电路(303),多个所述温度电压转换电路(101)输出端与筛选最高温度电路(202)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筛选最高温度电路(202)输出端与温度比较电路(303)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温度比较电路(303)输出端与外部控制器的检测输入端相连接;/n每个所述温度电压转换电路(101)包括热敏电阻R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频器过温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温度电压转换电路(101)、筛选最高温度电路(202)以及温度比较电路(303),多个所述温度电压转换电路(101)输出端与筛选最高温度电路(202)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筛选最高温度电路(202)输出端与温度比较电路(303)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温度比较电路(303)输出端与外部控制器的检测输入端相连接;
每个所述温度电压转换电路(101)包括热敏电阻RNTC、电容C1、第一电阻R1以及第二电阻R2,所述热敏电阻RNTC、电容C1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共接至GND,所述热敏电阻RNTC、电容C1与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共接至第二电阻R2的一端,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外部电源正极相连;
所述筛选最高温度电路(202)包括多个筛选单元(2019),每个所述筛选单元(2019)包括运算放大器U1、两个并联的二极管D1以及第三电阻R3,多个所述筛选单元(2019)的输出端与第四电阻R4的一端共接形成筛选最高温度电路(202)的输出端,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外部电源相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同向端为筛选单元(2019)的输入端,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1的反向端相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的阳极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与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相连形成筛选单元(2019)的输出端;
所述温度比较电路(303)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军边军吕立全初闯孙延强张伟伦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弘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