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5007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震配电箱,涉及一种配电设备,具体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面四角处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万向轮,底座的两端对称螺纹连接有竖直的固定脚,固定脚的顶端焊接有把手,底座的上表面两端分别与一根竖直安装的减震器的底端固定连接,减震器的顶端分别与箱体的底面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内部底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箱体的顶部安装有防护顶。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使用过程中,底座的两端安装的固定脚对配电箱固定在地面,提高了配电箱在地震时的固定效果,且底座和箱体之间设置减震器,能够有效降低地震时对箱体的影响;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顶,通过防护顶对箱体的保护作用,避免了高空坠物将配电箱砸坏。

A seismic distribution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震配电箱
本技术涉及一种配电设备,具体是一种抗震配电箱。
技术介绍
配电柜(箱)分动力配电柜(箱)和照明配电柜(箱)、计量柜(箱),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配电柜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配电柜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电动机控制中心用于负荷集中、回路较多的场合。它们把上一级配电设备某一电路的电能分配给就近的负荷。这级设备应对负荷提供保护、监视和控制。地震,是地球上所有自然灾害中给人类社会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地质灾害。破坏性地震,往往在没有什么预兆的情况下突然来临,大地震撼、地裂房塌,甚至摧毁整座城市,并且在地震之后,火灾、水灾、瘟疫等严重次生灾害更是雪上加霜,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据统计,全球每年要发生500万次左右地震,科学普遍认为由于地震时供电线路短路,引燃易燃物,导致火灾的发生,地震引起的火灾破坏性极大。而现有的配电箱在地震时缺少抗震性能,在地震发生时,容易造成配电箱的不稳定,而且地震时高空坠物如果砸到配电箱上也会给配电箱造成巨大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震配电箱,以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震配电箱,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面四角处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万向轮(5),底座(1)的两端对称螺纹连接有竖直的固定脚(2),固定脚(2)的顶端焊接有把手(3),底座(1)的上表面两端分别与一根竖直安装的减震器(6)的底端固定连接,减震器(6)的顶端分别与箱体(7)的底面两端固定连接;/n所述箱体(7)的内部底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4),箱体(7)的顶面两端分别与一个套筒(9)的底端固定连接,套筒(9)的顶端焊接有支撑块(10),套筒(9)的内滑动安装有活动杆(13),活动杆(13)的顶端伸出支撑块(10)上方插入到连接块(15)内,并通过固定螺栓(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震配电箱,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面四角处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万向轮(5),底座(1)的两端对称螺纹连接有竖直的固定脚(2),固定脚(2)的顶端焊接有把手(3),底座(1)的上表面两端分别与一根竖直安装的减震器(6)的底端固定连接,减震器(6)的顶端分别与箱体(7)的底面两端固定连接;
所述箱体(7)的内部底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4),箱体(7)的顶面两端分别与一个套筒(9)的底端固定连接,套筒(9)的顶端焊接有支撑块(10),套筒(9)的内滑动安装有活动杆(13),活动杆(13)的顶端伸出支撑块(10)上方插入到连接块(15)内,并通过固定螺栓(14)将连接块(15)与活动杆(13)的顶端固定连接在一起,连接块(15)固定安装在防护顶(8)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瑞王庆阳唐长顺张家云张宝俊闫雪恒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瑞银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