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照明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49974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应急照明配电箱,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外壁开设有矩形凹槽,且矩形凹槽内设置有配电箱本体,所述底座的一侧外壁开设有安装口,且安装口的两侧内壁滑动连接有收集盒,所述底座底部内壁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电动伸缩杆,且两个电动伸缩杆的输出轴均连接在配电箱本体的底部外壁上,所述底座顶部内壁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电动滑轨,且两个电动滑轨的两侧内壁均滑动连接有连杆,两个所述连杆的底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清洁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动滑轨带动清洁刷移动来将滤网罩表面的灰尘刷去,通过将进风口设置在配电箱本体的底部,又通过底座上的矩形凹槽将进风口进行隐藏,解决了现有配电箱内容易积灰的问题。

Emergency lighting distribution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急照明配电箱
本技术涉及配电箱
,尤其涉及应急照明配电箱。
技术介绍
配电箱是数据上的海量参数,一般是构成低压林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箱。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配电箱具有体积小、安装简便,技术性能特殊、位置固定,配置功能独特、不受场地限制,应用比较普遍,操作稳定可靠,空间利用率高,占地少且具有环保效应的特点。现有的应急照明配电箱散热效果差,且通过简单的风冷散热容易导致箱内的灰尘积聚,导致电气元件沾染灰尘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应急照明配电箱。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应急照明配电箱,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外壁开设有矩形凹槽,且矩形凹槽内设置有配电箱本体,所述底座的一侧外壁开设有安装口,且安装口的两侧内壁滑动连接有收集盒,所述底座底部内壁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电动伸缩杆,且两个电动伸缩杆的输出轴均连接在配电箱本体的底部外壁上,所述底座顶部内壁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电动滑轨,且两个电动滑轨的两侧内壁均滑动连接有连杆,两个所述连杆的底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清洁刷,所述底座顶部内壁开设有通风口,所述滤网罩位于清洁刷的正上方,所述配电箱本体底部内壁开设有进风口,且进风口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防尘罩,所述进风口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滤网罩,且滤网罩位于防尘罩的正下方。优选的,所述配电箱本体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遮雨帽,且遮雨帽的两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滤网。优选的,所述配电箱本体顶部外壁开设有排风口,且排风口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散热扇。优选的,所述滤网底部内壁开设有固定口,且散热扇固定在固定口的内壁上。优选的,所述配电箱本体的一侧外壁设置有箱门,所述配电箱本体的一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底板。优选的,配电箱本体的一侧内壁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通过信号线连接有控制器。优选的,所述电动伸缩杆、电动滑轨和散热扇均通过导线连接有开关,且开关通过导线和控制器相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应急照明配电箱,通过在底座上设置清洁刷,通过电动滑轨带动清洁刷移动来将滤网罩表面的灰尘刷去,在通过收集盒收集便于清理,通过将进风口设置在配电箱本体的底部,又通过底座上的矩形凹槽将进风口进行隐藏,避免配电箱不使用时灰尘从进风口进入,解决了现有配电箱内容易积灰的问题。2.本应急照明配电箱,通过在排风口设置在配电箱本体顶部,又在配电箱本体顶部设置遮雨帽,避免灰尘从散热扇进入配电箱本体内壁,又在遮雨帽中设置滤网进一步阻止灰尘进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应急照明配电箱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应急照明配电箱的底座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应急照明配电箱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配电箱本体、3收集盒、4防尘罩、5箱门、6底板、7遮雨帽、8电动伸缩杆、9电动滑轨、10清洁刷、11散热扇、12滤网、13连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应急照明配电箱,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外壁开设有矩形凹槽,且矩形凹槽内设置有配电箱本体2,底座1的一侧外壁开设有安装口,且安装口的两侧内壁滑动连接有收集盒3,底座1底部内壁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电动伸缩杆8,且两个电动伸缩杆8的输出轴均连接在配电箱本体2的底部外壁上,底座1顶部内壁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电动滑轨9,且两个电动滑轨9的两侧内壁均滑动连接有连杆13,两个连杆13的底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清洁刷10,底座1顶部内壁开设有通风口,滤网罩位于清洁刷10的正上方,配电箱本体2底部内壁开设有进风口,且进风口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防尘罩4,进风口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滤网罩,且滤网罩位于防尘罩4的正下方,配电箱本体2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遮雨帽7,且遮雨帽7的两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滤网12,配电箱本体2顶部外壁开设有排风口,且排风口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散热扇11,滤网12底部内壁开设有固定口,且散热扇11固定在固定口的内壁上,配电箱本体2的一侧外壁设置有箱门5,配电箱本体2的一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底板6,配电箱本体2的一侧内壁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通过信号线连接有控制器,电动伸缩杆8、电动滑轨9和散热扇11均通过导线连接有开关,且开关通过导线和控制器相连接。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在底座1上设置清洁刷10,通过电动滑轨9带动清洁刷10移动来将滤网罩表面的灰尘刷去,在通过收集盒3收集便于清理,通过将进风口设置在配电箱本体2的底部,又通过底座1上的矩形凹槽将进风口进行隐藏,避免配电箱不使用时灰尘从进风口进入,通过在排风口设置在配电箱本体2顶部,又在配电箱本体2顶部设置遮雨帽7,避免灰尘从散热扇11进入配电箱本体2内壁,又在遮雨帽7中设置滤网12进一步阻止灰尘进入,当配电箱本体1使用时电动伸缩杆8将配电箱本体2升起,将滤网罩漏出进风。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应急照明配电箱,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外壁开设有矩形凹槽,且矩形凹槽内设置有配电箱本体(2),所述底座(1)的一侧外壁开设有安装口,且安装口的两侧内壁滑动连接有收集盒(3),所述底座(1)底部内壁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电动伸缩杆(8),且两个电动伸缩杆(8)的输出轴均连接在配电箱本体(2)的底部外壁上,所述底座(1)顶部内壁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电动滑轨(9),且两个电动滑轨(9)的两侧内壁均滑动连接有连杆(13),两个所述连杆(13)的底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清洁刷(10),所述底座(1)顶部内壁开设有通风口,滤网罩位于清洁刷(10)的正上方,所述配电箱本体(2)底部内壁开设有进风口,且进风口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防尘罩(4),所述进风口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滤网罩,且滤网罩位于防尘罩(4)的正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应急照明配电箱,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外壁开设有矩形凹槽,且矩形凹槽内设置有配电箱本体(2),所述底座(1)的一侧外壁开设有安装口,且安装口的两侧内壁滑动连接有收集盒(3),所述底座(1)底部内壁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电动伸缩杆(8),且两个电动伸缩杆(8)的输出轴均连接在配电箱本体(2)的底部外壁上,所述底座(1)顶部内壁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电动滑轨(9),且两个电动滑轨(9)的两侧内壁均滑动连接有连杆(13),两个所述连杆(13)的底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清洁刷(10),所述底座(1)顶部内壁开设有通风口,滤网罩位于清洁刷(10)的正上方,所述配电箱本体(2)底部内壁开设有进风口,且进风口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防尘罩(4),所述进风口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滤网罩,且滤网罩位于防尘罩(4)的正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照明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本体(2)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遮雨帽(7),且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萍黄涛吴磊黄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创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