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压器有载调压开关带电换油系统,包括变压器油室、浸泡在变压器油室里的有载分体开关,还包括与油室连通的滤油机,且在滤油机与油室之间设置有同步等量控制器;所述同步等量控制器包括分别连接到油室的进油管路和出油管路,且分别在进油管路和出油管路上均连接有流量计和液压泵。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控制进出油流速、消除油中气泡,使其能够在有电状态进行换油,并杜绝因换油作业出现的油位异常、调压瓦斯动作、出现油流放电的问题。
A live oil change system for on load tap changer of transform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压器有载调压开关带电换油系统
本技术涉及变压器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变压器有载调压开关带电换油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电力系统中,通过用有载调压变压器联络电网,稳定负荷中心电压,调节电网潮流分布,改善电气设备运行条件和提高供电电压质量,满足工农业生产需要,具有广泛的优越性,在近十几年中就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现有的变压器有载调压开关中,多采用油浸式有载分接开关,通过变压器一次绕组或者二次绕组的加匝或者减匝来实现变压器电压比的变化,有载调压是指其利用有载分解开关,在保证不切断负载电流的情况下,变换高压绕组分解头,来改变高压匝数进行调节。由于有载调压分接开关在运行中经常通过动静触头的切换达到调节电压的目的,而油质随着调压次数增加不断劣化,所以按要求分接开关调压达到一定次数或油劣化到一定程度需要对有载调压分接开关油进行更换,为防止运行中有载调压开关在换油中出现油位异常、调压瓦斯动作、出现油流放电,传统变压器有载调压分接开关换油只能在变压器停电的状态下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压器有载调压开关带电换油系统,通过设置控制进出油流速、消除油中气泡,使其能够在有电状态进行换油,并杜绝因换油作业出现的油位异常、调压瓦斯动作、出现油流放电的问题。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一种变压器有载调压开关带电换油系统,包括变压器的油室、浸泡在变压器的油室里的有载分接开关,还包括与油室连通的滤油机,且在滤油机与油室之间设置有同步等量控制器;所述同步等量控制器包括分别连接到油室的进油管路和出油管路,且分别在进油管路和出油管路上均连接有流量计和液压泵。进一步地,所述进油管路一端连接到滤油机出口,且进油管路的另一端连接到油室内。进一步地,所述滤油机进口连接到外部油源。进一步地,所述进油管路上设置有进油液压泵,并在进油液压泵与油室之间设置有流量计。进一步地,所述出油管路一端连接有回收箱,另一端连接到油室内。进一步地,所述出油管路上设置有抽油液压泵,并在抽油液压泵与回收箱之间设置有流量计。进一步地,所述进油液压泵和抽油液压泵均分别连接有控制排量的伺服电机。进一步地,所述油室顶部设置有油枕和瓦斯继电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可以根据进油油路的采集的瞬时流量计的读数与排油油路上的流量计信号进行比较,来驱动排油路上的伺服电机提高或者降低转速来保持进油和排油过程中油量的统一,在此过程中若进油和排油的累计流量大于设定值后,优先根据此判定结果来驱动进油和排油伺服电机来更精确的控制换油过程中分在开关油室内的液面不发生变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变压器有载调压开关带电换油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变压器有载调压开关带电换油系统的同步等量控制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第一伺服电机;2、进油液压泵;3、第一流量计;4、油室;5、抽油液压泵;6、第二伺服电机;7、第二流量计;8、滤油机;9、同步等量控制器;10、回收箱;11、进油管路;12、出油管路;13、变压器;14、油枕;15、瓦斯继电器。具体实施方式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中,术语如“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侧”、“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只是为了便于叙述本技术各部件或元件结构关系而确定的关系词,并非特指本技术中任一部件或元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1-图2所示,一种变压器有载调压开关带电换油系统,变压器13了包括油室4、浸泡在油室4里的有载分接开关;所述油室4顶部设置有油枕14和瓦斯继电器15。带电换油装置还包括与油室4连通的滤油机8,滤油机8进口连接到外部油源。且在滤油机8与油室4之间设置有同步等量控制器9;所述同步等量控制器9包括分别连接到油室4的进油管路11和出油管路12,且分别在进油管路11和出油管路12上均连接有流量计和液压泵。所述进油管路11一端连接到滤油机8出口,且进油管路11的另一端连接到油室4内。所述进油管路11上设置有进油液压泵2,并在进油液压泵2与油室4之间设置有第一流量计3。进油液压泵2连接有控制进油液压泵2排量大小的第一伺服电机1。所述出油管路12一端连接有回收箱10,另一端连接到油室4内。所述出油管路12上设置有抽油液压泵5,并在抽油液压泵5与回收箱10之间设置有第二流量计7。抽油液压泵5连接有控制抽油液压泵5排量大小的第二伺服电机6。在实际使用时,可以采用工业常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作为伺服控制器,通过PLC系统设置需要的进油流量参数,设备进油过程中采集第一流量计3信号并反馈给PLC系统,系统通过反馈的结果与设定流量就行对比分析之后,通过增加或者降低伺服电机的转速来驱动进油液压泵2增加或者降低排量,关于如何设置PLC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通用技能,在此不多做复述。同理,采集第二流量计7的信号,用于控制抽油液压泵5的排量大小。在换油过程中,同时启动进油的第一伺服电机1和出油的第二伺服电机6,滤油机8进口输入合格油源,经进油液压泵2并向变压器13油室4供油;原变压器13油室4内油经抽油液压泵5排到回收箱10。根据进油管路11上的第一流量计3所采集的瞬时流量计的读数信号,与出油管路12上的第二流量计7所采集的瞬时流量计读数信号进行比较。来驱动进油管路11或者出油管路12上的伺服电机提高或者降低转速,来保持进油和出油过程中油量的统一。在此过程中,若进油和出油的其中某一个累计流量大于设定值后,这个设定值与变压器13的油室4大小相关,优先根据此判定结果来驱动进油和出油伺服电机,来更精确的控制换油过程中变压器13油室4的液面不发生变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压器有载调压开关带电换油系统,包括变压器(13)的油室(4)、浸泡在变压器(13)的油室(4)里的有载分接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油室(4)连通的滤油机(8),且在滤油机(8)与油室(4)之间设置有同步等量控制器(9);所述同步等量控制器(9)包括分别连接到油室(4)的进油管路(11)和出油管路(12),且分别在进油管路(11)和出油管路(12)上均连接有流量计和液压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有载调压开关带电换油系统,包括变压器(13)的油室(4)、浸泡在变压器(13)的油室(4)里的有载分接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油室(4)连通的滤油机(8),且在滤油机(8)与油室(4)之间设置有同步等量控制器(9);所述同步等量控制器(9)包括分别连接到油室(4)的进油管路(11)和出油管路(12),且分别在进油管路(11)和出油管路(12)上均连接有流量计和液压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有载调压开关带电换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管路(11)一端连接到滤油机(8)出口,且进油管路(11)的另一端连接到油室(4)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有载调压开关带电换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油机(8)进口连接到外部油源。
4.根据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变压器有载调压开关带电换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管路(11)上设置有进油液压泵(2),并在进油液压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云,张倩,姜慧灵,余兴建,陈浩,肖浩宇,陶用伟,钱孝祥,黄浩,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