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4486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5: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装置,包括底座和预警台,通过底座上的第一伺服电机驱动预警台沿着第一螺纹杆上下位移,使该装置的预警台可便捷的做升降调节,便于工作人员对地质灾害预警装置进行维修或更换,操作简单,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通过底座内升降机构中的第二伺服电机驱动万向轮上下位移,从而使该装置可便捷的转移监测区域,便于移动,通过底座两侧固定机构上螺旋锥的设置,使该装置在多种地势环境下都可以牢靠固定,并且可以通过转动把手便捷的将螺旋锥拔出,便于对该装置进行转移。

A geological disaster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装置
本技术涉及地质灾害监测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装置。
技术介绍
地质灾害又称多因素破坏性地质现象,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变化规律,既受制于自然环境,又与人类活动有关,往往是人类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结果,地质灾害包括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是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现象,因此需要用到一种地质灾害检测预警装置;传统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装置,大多是很简单的装置,难以对地质灾害预警装置进行升降调节,不便于工作人员对地质灾害预警装置进行维修或更换,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结构不够新颖巧妙,操作不够简单便捷,且传统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装置在地势环境不佳的情况下不便于移动运输,固定也不牢靠,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装置,用以解决传统的地质灾害预警装置不便于升降调节、不便于移动和固定不稳的问题。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装置,包括底座和预警台,所述底座内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底端固定有万向轮,所述底座的底端设有与万向轮匹配的轮孔,所述底座的两侧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底座的顶部对称固定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固定有电机箱,所述支撑柱的内部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通过电机箱内的第一伺服电机驱动;所述预警台通过螺纹块螺纹连接于第一螺纹杆,所述预警台上设有压力传感器和报警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上安装有雨量筒,所述雨量筒的侧壁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上安装有电磁阀,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报警器电性连接。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二螺纹杆和升降板,所述第二螺纹杆通过第二伺服电机驱动,所述第二螺纹杆上对称套安装有螺纹相反的螺纹套,两组所述螺纹套分别通过铰接杆连接于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两端滑动连接于底座的内侧壁,所述万向轮对称固定于升降板的底端。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块和转动把手,所述固定块固定于底座侧壁,所述固定块上贯穿有螺旋锥,所述螺旋锥的顶端固定有转盘,所述转动把手通过轴承贯穿至固定块内部并安装有转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与螺旋锥啮合转动连接。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预警台上远离报警器的一侧对称固定有电动伸缩杆,两组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端分别铰接连接于太阳能接收板的底端。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雨量筒的上方设有滤网,所述滤网通过支撑板固定于预警台上。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机箱的顶端安装有避雷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包括底座和预警台,通过底座上的第一伺服电机驱动预警台沿着第一螺纹杆上下位移,使该装置的预警台可便捷的做升降调节,便于工作人员对地质灾害预警装置进行维修或更换,操作简单,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通过底座内升降机构中的第二伺服电机驱动万向轮上下位移,从而使该装置可便捷的转移监测区域,便于移动,通过底座两侧固定机构上螺旋锥的设置,使该装置在多种地势环境下都可以牢靠固定,并且可以通过转动把手便捷的将螺旋锥拔出,便于对该装置进行转移。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固定机构剖视图。其中:1、底座;2、预警台;3、万向轮;4、轮孔;5、支撑柱;6、电机箱;7、第一螺纹杆;8、第一伺服电机;9、螺纹块;10、压力传感器;11、报警器;12、雨量筒;13、排水口;14、电磁阀;15、第二螺纹杆;16、升降板;17、第二伺服电机;18、螺纹套;19、铰接杆;20、固定块;21、转动把手;22、螺旋锥;23、转盘;24、转动齿轮;25、电动伸缩杆;26、太阳能接收板;27、滤网;28、支撑板;29、避雷针。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根据图1、2、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装置,包括底座1和预警台2,所述底座1内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底端固定有万向轮3,通过升降机构驱动万向轮3伸缩,所述底座1的底端设有与万向轮3匹配的轮孔4,便于万向轮3穿过,所述底座1的两侧设有固定机构,用于固定该装置,所述底座1的顶部对称固定有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的顶端固定有电机箱6,所述支撑柱5的内部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一螺纹杆7,所述第一螺纹杆7通过电机箱6内的第一伺服电机8驱动,通过启动第一伺服电机8驱动第一螺纹7旋转;所述预警台2通过螺纹块9螺纹连接于第一螺纹杆7,便于预警台沿着第一螺纹杆7上下位移,所述预警台2上设有压力传感器10和报警器11,所述压力传感器10上安装有雨量筒12,所述雨量筒12的侧壁开设有排水口13,用于雨量筒12排水,所述排水口13上安装有电磁阀14,便于雨量筒12定时排水,通过压力传感器10感应雨量筒12内雨水重量,从而触发报警器11,所述压力传感器10与该装置的PLC耦控制系统连接,用于驱动报警器11报警。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二螺纹杆15和升降板16,所述第二螺纹杆15通过第二伺服电机17驱动,所述第二螺纹杆15上对称套安装有螺纹相反的螺纹套18,两组所述螺纹套18分别通过铰接杆19连接于升降板16,所述升降板16的两端滑动连接于底座1的内侧壁,所述万向轮3对称固定于升降板16的底端,通过第二伺服电机17驱动第二螺纹杆15旋转并带动两组螺纹套18朝相反方向位移,从而通过铰接杆19控制升降板16沿着底座1的内侧壁上下位移。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块20和转动把手21,所述固定块20固定于底座1侧壁,所述固定块20上贯穿有螺旋锥22,所述螺旋锥22的顶端固定有转盘23,所述转动把手21通过轴承贯穿至固定块20内部并安装有转动齿轮24,所述转动齿轮24与螺旋锥22啮合转动连接,通过旋转转盘23将螺纹锥22钻入地下,再通过转动把手21旋转转动齿轮24,从而将与其啮合转动连接的螺纹锥22拔出。所述预警台2上远离报警器11的一侧对称固定有电动伸缩杆25,两组所述电动伸缩杆25的顶端分别铰接连接于太阳能接收板26的底端,通过调节两组电动伸缩杆25的高度来调节太阳能接收板26的倾斜方向,从而使太阳能接收板26始终面朝太阳,更好的接收太阳能。所述雨量筒12的上方设有滤网27,所述滤网27通过支撑板28固定于预警台2上,通过滤网27阻隔树叶等杂物落入雨量筒12,从而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度。所述电机箱6的顶端安装有避雷针29,用于雷雨天气避雷。先通过万向轮3将该装置移动到需要监测的位置,接着启动第二伺服电机17驱动第二螺纹杆15转动,从而控制万向轮3穿过轮孔4收缩回底座1内,然后转动转盘23,将螺旋锥22钻入地下,从而将该装置固定,接着根据需要,启动第一伺服电机8驱动第一螺纹杆7转动,并将预警台2调节至适当位置,当下雨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装置,包括底座(1)和预警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底端固定有万向轮(3),所述底座(1)的底端设有与万向轮(3)匹配的轮孔(4),所述底座(1)的两侧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底座(1)的顶部对称固定有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的顶端固定有电机箱(6),所述支撑柱(5)的内部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一螺纹杆(7),所述第一螺纹杆(7)通过电机箱(6)内的第一伺服电机(8)驱动;/n所述预警台(2)通过螺纹块(9)螺纹连接于第一螺纹杆(7),所述预警台(2)上设有压力传感器(10)和报警器(11),所述压力传感器(10)上安装有雨量筒(12),所述雨量筒(12)的侧壁开设有排水口(13),所述排水口(13)上安装有电磁阀(14),所述压力传感器(10)与报警器(11)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装置,包括底座(1)和预警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底端固定有万向轮(3),所述底座(1)的底端设有与万向轮(3)匹配的轮孔(4),所述底座(1)的两侧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底座(1)的顶部对称固定有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的顶端固定有电机箱(6),所述支撑柱(5)的内部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一螺纹杆(7),所述第一螺纹杆(7)通过电机箱(6)内的第一伺服电机(8)驱动;
所述预警台(2)通过螺纹块(9)螺纹连接于第一螺纹杆(7),所述预警台(2)上设有压力传感器(10)和报警器(11),所述压力传感器(10)上安装有雨量筒(12),所述雨量筒(12)的侧壁开设有排水口(13),所述排水口(13)上安装有电磁阀(14),所述压力传感器(10)与报警器(11)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二螺纹杆(15)和升降板(16),所述第二螺纹杆(15)通过第二伺服电机(17)驱动,所述第二螺纹杆(15)上对称套安装有螺纹相反的螺纹套(18),两组所述螺纹套(18)分别通过铰接杆(19)连接于升降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翔宋颖董创举杨晓余振宇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拓界地质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