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显示屏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4295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显示屏及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包括光源、导光板、多个控制电极、介电层、多个挡墙、基板、电解液及多个疏水液滴。导光板对光源产生的光进行导向。控制电极形成于导光板下方。介电层形成于控制电极下方。挡墙形成于介电层下方。基板与导光板连接且设有面向导光板的反射层,基板与导光板围成封闭控制电极、介电层及挡墙的腔体。电解液设于腔体内,与挡墙及介电层围成多个分隔的空间。每个疏水液滴填充于一个空间。每个控制电极面向至少一个空间,当施加于控制电极与电解液的电压发生改变时,介电层对电解液的作用力改变而驱动电解液运动,使疏水液滴变形,以调节背光模组的出光亮度。

Backlight module, display screen and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模组、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高动态范围显示(High-DynamicRange,简称HDR)是目前显示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如何实现亮度的高对比度和高动态范围显示是目前背光模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液晶(LiquidCrystalDisplay,简称LCD)产品背光模组多采用侧入式光源结构,如图1所示,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101、下扩散片102、下棱镜片103、上棱镜片104、反射片105及基板106,灯条(LightBar)组装于导光板101的侧边,通过导光板101将灯条的线光源转换为面光源,导光板101底部设有网点结构。光线自侧边进入导光板101后大部分在导光板101内发生全反射,网点结构可打破部分光线的全反射,将导光板101内光线散射至反射片105上再反射出光。网点的形状和大小对出光效果影响极大。但现有的导光板在成型后结构不能改变,无法调整网点密度、大小、高度和曲率等结构,也无法动态调节背光模组的出光亮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提高出光亮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光源;/n导光板,对所述光源产生的光进行导向;/n多个控制电极,设于所述导光板下方;/n介电层,设于所述控制电极下方;/n多个挡墙,设于所述介电层下方;/n基板,与所述导光板连接且设有面向所述导光板的反射层,所述基板与所述导光板围成封闭所述控制电极、介电层及挡墙的腔体;/n电解液,设于所述腔体内,与所述挡墙及介电层围成多个分隔的空间;/n多个疏水液滴,每个所述疏水液滴填充于一个所述空间;/n其中,每个所述控制电极面向至少一个所述空间,当施加于所述控制电极与所述电解液的电压发生改变时,所述介电层对电解液的作用力发生改变而驱动所述电解液运动,使所述疏水液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光源;
导光板,对所述光源产生的光进行导向;
多个控制电极,设于所述导光板下方;
介电层,设于所述控制电极下方;
多个挡墙,设于所述介电层下方;
基板,与所述导光板连接且设有面向所述导光板的反射层,所述基板与所述导光板围成封闭所述控制电极、介电层及挡墙的腔体;
电解液,设于所述腔体内,与所述挡墙及介电层围成多个分隔的空间;
多个疏水液滴,每个所述疏水液滴填充于一个所述空间;
其中,每个所述控制电极面向至少一个所述空间,当施加于所述控制电极与所述电解液的电压发生改变时,所述介电层对电解液的作用力发生改变而驱动所述电解液运动,使所述疏水液滴发生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液滴变形时,所述疏水液滴与所述介电层的接触角发生改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极的横向尺寸小于所述空间的横向尺寸。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朋唐飞翔韩乐乐张国君马俊才黄炯刘奇林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