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检测镀铝薄膜透湿性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4101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镀铝薄膜透湿性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检测镀铝薄膜透湿性的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湿度感应器,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气缸拉动固定板上的搁置框向下移动至固定壳的顶部,薄膜搁置在搁置框顶部的搁置槽内,启动第二气缸推动移动板,移动板通过支撑板带动按压框向下移动,直至按压框与搁置框合体,从而压住薄膜将薄膜固定在按压框与搁置框之间,并且形成固定框架,达到对薄膜进行固定的作用,无需借助其他夹持装置进行固定,方便了对薄膜的固定安装,降低了安装人员的工作难度。

A device for detecting the moisture permeability of aluminized fil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检测镀铝薄膜透湿性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镀铝薄膜透湿性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检测镀铝薄膜透湿性的装置。
技术介绍
镀铝PET薄膜是通过真空镀铝工艺将一层薄薄的铝原子堆积到优质PET薄膜上而形成的阻隔性薄膜,具有亮丽的金属光泽度,优异的气体和光线阻隔性以及良好的防潮、耐热、耐穿刺性能,可替代铝箔等使用的优点。所以镀铝PET薄膜是一种理想的果品包装薄膜。透湿性测试是指针对塑料薄膜、复合膜等膜、片状材料及塑料、橡胶、纸质等材料的瓶、袋等包装容器的水蒸气透过率的测定,通过对水蒸气透过率的测定,达到控制与调节包装材料等产品的技术指标。镀铝PET薄膜具有诸多良好的特性跟它的透湿性密不可分,所以,保证镀铝PET薄膜的透湿性是实现其具有良好性能的关键所在,但是现有的用于检测镀铝薄膜透湿性的装置不便于对薄膜进行固定,需要借助夹具对薄膜进行固定安装,增加了工作人员安装薄膜的难度,并且在对薄膜进行加湿的过程中加湿不够均匀,影响加湿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现有的用于检测镀铝薄膜透湿性的装置不便于对薄膜进行固定,需要借助夹具对薄膜进行固定安装,增加了工作人员安装薄膜的难度,并且在对薄膜进行加湿的过程中加湿不够均匀,影响加湿效果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检测镀铝薄膜透湿性的装置。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检测镀铝薄膜透湿性的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湿度感应器,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两侧的表面上滑动连接有侧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板的滑套,位于左侧的固定板的底部通过第一气缸与底座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共同固定安装有搁置框,所述搁置框顶部的搁置槽内搁置有薄膜,所述支撑架内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杆底部固定安装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两侧均通过第一支撑机构与支撑架内壁的两侧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板,两个支撑板的底部共同安装有与搁置框相适配的按压框,位于右侧的所述支撑板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输出杆穿过支撑板并固定安装有底部开设有布水孔的布水头,所述布水头的顶部通过第二支撑机构与移动板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架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将水箱与布水头连通的泵送机构。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滑块,两个所述第一滑块分别固定安装在移动板的两侧,所述支撑架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供第一滑块滑动连接的第一滑槽。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包括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固定安装在布水头的顶部,所述移动板的底部开设有供第二滑块滑动连接的第二滑槽。优选地,所述泵送机构包括水泵后侧的吸水端通过管道与水箱固定连通,所述水泵正面的排水端通过软管与布水头的正面固定连通。优选地,所述按压框的底端呈凸形,且与搁置框顶部的搁置槽相互适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第一气缸拉动固定板上的搁置框向下移动至固定壳的顶部,薄膜搁置在搁置框顶部的搁置槽内,启动第二气缸推动移动板,移动板通过支撑板带动按压框向下移动,直至按压框与搁置框合体,从而压住薄膜将薄膜固定在按压框与搁置框之间,并且形成固定框架,达到对薄膜进行固定的作用,无需借助其他夹持装置进行固定,方便了对薄膜的固定安装,降低了安装人员的工作难度。2、通过第三气缸推动底部开设有通孔的布水头在搁置框的左右往复移动,将泵送机构从而水箱内泵送至布水头的水进行均匀洒在在按压框与搁置框之间的薄膜顶部,使得对薄膜的加湿更加均匀,保证加湿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检测镀铝薄膜透湿性的装置正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检测镀铝薄膜透湿性的装置的第一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检测镀铝薄膜透湿性的第二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检测镀铝薄膜透湿性的装置俯视图的结构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固定壳的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布水头的立体图。图中:底座1、固定壳2、湿度感应器3、支撑架4、滑套5、固定板6、第一气缸7、搁置框8、薄膜9、第二气缸10、移动板11、支撑板12、按压框13、第三气缸14、布水头15、水箱16、第一滑块17、第一滑槽18、第二滑块19、第二滑槽20、水泵21、软管2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如图1-6所示的一种用于检测镀铝薄膜透湿性的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固定壳2,固定壳2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湿度感应器3,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4,支撑架4两侧的表面上滑动连接有侧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板6的滑套5,位于左侧的固定板6的底部通过第一气缸7与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两个固定板6之间共同固定安装有搁置框8,搁置框8顶部的搁置槽内搁置有薄膜9,通过第一气缸7拉动固定板6上的搁置框8向下移动至固定壳2的顶部,薄膜9搁置在搁置框8顶部的搁置槽内,通过设置湿度感应器3,起到了检测薄膜的湿度的作用,从而达到检测薄膜的透湿性能的作用。支撑架4内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10,第二气缸10的输出杆底部固定安装有移动板11,移动板11的两侧均通过第一支撑机构与支撑架4内壁的两侧滑动连接,移动板1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2,两个支撑板12的底部共同安装有与搁置框8相适配的按压框13,按压框13的底端呈凸形,且与搁置框8顶部的搁置槽相互适配,启动第二气缸10推动移动板11,移动板11通过支撑板12带动按压框13向下移动,直至按压框13与搁置框8合体,从而压住薄膜9将薄膜9固定在按压框13与搁置框8之间,并且形成固定框架,达到对薄膜9进行固定的作用。第一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滑块17,两个第一滑块17分别固定安装在移动板11的两侧,支撑架4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供第一滑块17滑动连接的第一滑槽18,通过第一滑块17与第一滑槽18的滑动连接,起到了对移动板11的两端进行支撑的效果。位于右侧的支撑板12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三气缸14,第三气缸14的输出杆穿过支撑板12并固定安装有底部开设有布水孔的布水头15,布水头15的顶部通过第二支撑机构与移动板11的底部滑动连接,支撑架4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水箱16,水箱1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将水箱16与布水头15连通的泵送机构,通过第三气缸14推动底部开设有通孔的布水头15在搁置框8的左右往复移动,将泵送机构从而水箱16内泵送至布水头15的水进行均匀洒在在按压框13与搁置框8之间的薄膜9顶部,使得对薄膜9的加湿更加均匀,保证加湿效果。泵送机构包括水泵21后侧的吸水端通过管道与水箱16固定连通,水泵21正面的排水端通过软管22与布水头15的正面固定连通,通过设置水泵21,起到了通过管道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检测镀铝薄膜透湿性的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固定壳(2),所述固定壳(2)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湿度感应器(3),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两侧的表面上滑动连接有侧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板(6)的滑套(5),位于左侧的固定板(6)的底部通过第一气缸(7)与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板(6)之间共同固定安装有搁置框(8),所述搁置框(8)顶部的搁置槽内搁置有薄膜(9),所述支撑架(4)内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10),所述第二气缸(10)的输出杆底部固定安装有移动板(11),所述移动板(11)的两侧均通过第一支撑机构与支撑架(4)内壁的两侧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板(1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2),两个支撑板(12)的底部共同安装有与搁置框(8)相适配的按压框(13),位于右侧的所述支撑板(12)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三气缸(14),所述第三气缸(14)的输出杆穿过支撑板(12)并固定安装有底部开设有布水孔的布水头(15),所述布水头(15)的顶部通过第二支撑机构与移动板(11)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架(4)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水箱(16),所述水箱(1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将水箱(16)与布水头(15)连通的泵送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检测镀铝薄膜透湿性的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固定壳(2),所述固定壳(2)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湿度感应器(3),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两侧的表面上滑动连接有侧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板(6)的滑套(5),位于左侧的固定板(6)的底部通过第一气缸(7)与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板(6)之间共同固定安装有搁置框(8),所述搁置框(8)顶部的搁置槽内搁置有薄膜(9),所述支撑架(4)内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10),所述第二气缸(10)的输出杆底部固定安装有移动板(11),所述移动板(11)的两侧均通过第一支撑机构与支撑架(4)内壁的两侧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板(1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2),两个支撑板(12)的底部共同安装有与搁置框(8)相适配的按压框(13),位于右侧的所述支撑板(12)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三气缸(14),所述第三气缸(14)的输出杆穿过支撑板(12)并固定安装有底部开设有布水孔的布水头(15),所述布水头(15)的顶部通过第二支撑机构与移动板(11)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架(4)的侧面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守文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恒宇薄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