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裂导线连接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3992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4: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输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分裂导线连接板,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若干个安装孔和若干组导线孔组,各所述安装孔围绕所述底板的中心沿周向均匀分布,任一组所述导线孔组包括至少两个供导线穿过的导线孔,任一组所述导线孔组中的各所述导线孔围绕所述底板的中心处沿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导线孔与所述底板中心处的距离大于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底板中心处的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分裂导线连接板适用于固定不同分裂形式的分裂导线,还能调整分裂导线在风洞中的攻角大小。

A kind of connecting plate for split condu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裂导线连接板
本技术涉及输电
,特别是一种分裂导线连接板。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愈来愈多的大截面、多分裂导线应用在输电线路工程中。分裂导线是指超高压输电线路为抑制电晕放电和减少线路电抗所采取的一种导线架设方式。现有的分裂导线按其分裂形式可分为220kV双分裂、330kV三分裂、500kV四分裂等。在进行输电线路结构设计时,体形系数会直接影响导线风载荷的计算结果,进而影响分裂导线的线路设计,因此导线体形系数的风洞试验研究显得十分必要。风洞实验指在风洞中安置分裂导线,研究气体流动及其与分裂导线的相互作用,以了解在实际情况下分裂导线的空气动力学特性的一种空气动力实验方法。在风洞实验中需要对不同分裂形式的分裂导线的体形系数进行研究。由于分裂导线在实际应用中会受到来自随机方向的气流,造成分裂导线会产生不同的攻角,而在不同攻角下,分裂导线对风载荷的屏蔽效应是不同的,因此在风洞实验中还需要考虑在不同攻角下,分裂导线的体形系数差异。风洞实验装置可用于测量分裂导线在风洞实验中的体形系数。现有的风洞实验装置一般包括两个位于风洞中且相对设置的固定墙体,固定墙体上安装有测力天平,两个分裂导线连接板分别竖直固定在两个相对设置的测力天平上。分裂导线的一端固定在其中一个分裂导线连接板上,分裂导线的另一端固定在另一分裂导线连接板上,使得分裂导线水平设置且横跨风洞。现有的分裂导线连接板位置固定,不可在风洞实验装置中旋转一定角度,实验人员不能调节分裂导线的攻角。也就是说,现缺少一种既能固定不同分裂形式的分裂导线,又能便于实验人员调节分裂导线的攻角的分裂导线连接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裂导线连接板,其适用于固定不同分裂形式的分裂导线,还能调整分裂导线在风洞中的攻角大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分裂导线连接板,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若干个安装孔和若干组导线孔组,各所述安装孔围绕所述底板的中心沿周向均匀分布,任一组所述导线孔组包括至少两个供导线穿过的导线孔,任一组所述导线孔组中的各所述导线孔围绕所述底板的中心处沿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导线孔与所述底板中心处的距离大于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底板中心处的距离。作为优选方案,各所述安装孔围绕所述底板的中心沿周向等间隔均匀分布。作为优选方案,任一组所述导线孔组中的各所述导线孔围绕所述底板的中心处沿周向等间隔均匀分布。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底板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底板包括中心板和与所述中心板位于同一平面的第一外板,所述第一外板呈圆环形,所述第一外板环绕在所述中心板外且其圆心与所述中心板的中心重合,所述中心板通过至少两个第一肋板与所述第一外板固定连接,所述中心板、所述第一外板与各所述第一肋板之间形成至少两个第一通孔,各所述安装孔均设于所述中心板上,各所述导线孔设于所述第一外板和/或各所述第一肋板上。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中心板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作为优选方案,各所述第一通孔围绕所述中心板的圆心沿周向等间隔分布。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底板还包括呈圆环形的第二外板,所述第二外板环绕在所述第一外板外且其圆心与所述第一外板的圆心重合,所述第二外板通过至少两个第二肋板与所述第一外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外板、所述第二外板和各所述第二肋板之间形成至少两个第二通孔。作为优选方案,各所述第二肋板围绕所述第二外板的圆心沿周向等间隔分布。作为优选方案,至少一组所述导线孔组位于所述第二外板上。综上,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分裂导线连接板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若干个导线孔和安装孔,导线孔用于限定分裂导线的位置,实验人员可通过卡扣等固定装置将分裂导线固定在导向孔中。多个导线孔均匀分布,实验人员可根据实验需求选择不同的导线孔,使得该分裂导线连接板可适用于固定各种分裂形式的分裂导线,有利于实验人员对不同分裂形式的分裂导线的体型系数进行研究。在风洞实验中,实验人员可以通过将连接件插入安装孔中,以将该分裂导线连接板固定在风洞实验装置上。各个安装孔以底板的中心为圆心周向分布,实验人员可根据实验需要将分裂导线连接板绕底板的中心轴线旋转指定角度,再将连接件插入对应的安装孔中,使得分裂导线连接板的安装角度发生变化,达到改变分裂导线攻角的目的。在风洞实验中,实验人员无需替换分裂导线连接板,即可完成不同种类的分裂导线在不同攻角下的实验,满足了实验需求,提高了实验效率和实验装置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分裂导线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安装孔,2、导线孔,3、底板,31、中心板,32、第一外板,33、第二外板,4、第一通孔,5、第二通孔,6、第一肋板,7、第二肋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分裂导线连接板,其包括底板3,底板3上设有若干个安装孔1和若干组导线孔组,各安装孔1围绕底板3的中心沿周向均匀分布,任一组导线孔组包括至少两个供导线穿过的导线孔2,任一组导线孔组中的各导线孔2围绕底板3的中心处沿周向均匀分布,导线孔2与底板3中心处的距离大于安装孔1与底板3中心处的距离。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底板3上设有若干组导线孔组,一组导线孔组中包括至少两个导线孔2,各导线孔2沿底板3的中心呈辐射状分布。实验时,可将导线穿过导线孔2,通过卡扣等固定装置将分裂导线固定在底板3上。各组导线孔组从底板3的内而外按照一定规律分布,使得该分裂导线连接板可适用于单根导线、双分裂、三分裂、四分裂及六分裂等多种不同分裂形式的分裂导线。底板3上设有若干个安装孔1,各个安装孔1以底板3的中心处为圆心,以相同的距离为半径,沿周向分布在底板3上。在风洞实验前,实验人员先将分裂导线固定在位于风洞两侧的分裂导线连接板上,使得分裂导线水平设置在风洞中。再将连接件(如螺栓等)穿过任意一个安装孔1插入风洞实验装置中(该安装孔可记为安装孔A),将分裂导线连接板固定在风洞实验装置的测力天平或其他零部件上,以将该分裂导线连接板固定在实验装置上。实验人员需要调节分裂导线的攻角时,将连接件从安装孔A中取出,令分裂导线连接板相对于实验装置旋转指定角度,再将连接件穿过除了安装孔A外的其他任一与风洞实验装置的零部件对应的安装孔1中,从而将分裂导线连接板固定在实验装置上。同时同步调整位于风洞两侧的分裂导线连接板,此操作相当于将分裂导线连接板绕底板3的中心轴线旋转了一定角度,达到改变分裂导线攻角目的。实验人员无需再将分裂导线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裂导线连接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若干个安装孔和若干组导线孔组,各所述安装孔围绕所述底板的中心沿周向均匀分布,任一组所述导线孔组包括至少两个供导线穿过的导线孔,任一组所述导线孔组中的各所述导线孔围绕所述底板的中心处沿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导线孔与所述底板中心处的距离大于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底板中心处的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裂导线连接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若干个安装孔和若干组导线孔组,各所述安装孔围绕所述底板的中心沿周向均匀分布,任一组所述导线孔组包括至少两个供导线穿过的导线孔,任一组所述导线孔组中的各所述导线孔围绕所述底板的中心处沿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导线孔与所述底板中心处的距离大于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底板中心处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裂导线连接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安装孔围绕所述底板的中心沿周向等间隔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裂导线连接板,其特征在于,任一组所述导线孔组中的各所述导线孔围绕所述底板的中心处沿周向等间隔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裂导线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裂导线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中心板和与所述中心板位于同一平面的第一外板,所述第一外板呈圆环形,所述第一外板环绕在所述中心板外且其圆心与所述中心板的中心重合,所述中心板通过至少两个第一肋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强黄增浩朱登杰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