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镀槽用清洗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53908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镀槽用清洗系统,包括安装于电镀槽顶部的中空架体,所述架体上设有清洗装置以及驱动清洗装置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清洗装置包括滑动连接于架体上的移动板、连接于移动板上的第一毛刷,所述第一毛刷连接于电镀槽内侧壁,且与电镀槽内侧壁抵接,所述驱动装置连接于移动板上,所述驱动装置可驱动移动板移动,再带动第一毛刷沿着电镀槽内侧壁滑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驱动装置与清洗装置,无需人工清洗电镀槽内侧壁,具有提高清洗效率的效果。

A cleaning system for electroplating ba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镀槽用清洗系统
本技术涉及清洗系统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镀槽用清洗系统。
技术介绍
电镀是将工件置于装有电镀液的矩形电镀槽中,并在工件上导通电流,利用电解作用在工件的表面上镀上一层金属,使工件的表面附着一层膜的工艺。电镀具有提高耐磨性、抗腐蚀性等作用,能够达到防止工件氧化、保护工件表面的目的。电镀槽经过长期使用后,电镀槽内壁会产生由金属离子沉淀形成的污泥,产生的污泥会腐蚀电镀槽内壁,从而影响电镀效果,因此需要对电镀槽内壁进行定期清洗。现有的电镀槽没有设置能够自动清洗的清洗系统,电镀槽内壁的清洗通常采用人工清洗的方式,这种方式清洗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镀槽用清洗系统,其通过设置驱动装置与清洗装置,无需人工清洗电镀槽内侧壁,具有提高清洗效率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镀槽用清洗系统,包括安装于电镀槽顶部的中空架体,所述架体上设有清洗装置以及驱动清洗装置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清洗装置包括滑动连接于架体上的移动板、连接于移动板上的第一毛刷,所述第一毛刷连接于电镀槽内侧壁,且与电镀槽内侧壁抵接,所述驱动装置连接于移动板上,所述驱动装置可驱动移动板移动,再带动第一毛刷沿着电镀槽内侧壁滑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电镀槽上设置清洗装置以及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能够驱动移动板移动,移动板带动第一毛刷移动,使得第一毛刷能够贴着电镀槽内侧壁移动,达到自动清洗电镀槽内侧壁的目的。设置第一毛刷能够移动至电镀槽内侧壁两端,当电机转轴不断改变,第一毛刷在电镀槽内侧壁两端之间来回移动,使得第一毛刷能够基本清洗电镀槽的整个内侧壁,达到更好的清洗效果。采用清洗装置清洗电镀槽内侧壁,无需工作人员对电镀槽进行清洗,具有提高清洗效率的效果,使得电镀效果更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架体一边长度方向上开设有滑槽,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于滑槽两端的电机,所述电机上设有拉绳,所述拉绳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电机转轴,所述移动板与拉绳连接;两个电机转轴同向、同速转动,带动拉绳转动,再带动移动板移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电机,电机转轴转动,带动拉绳缠绕或解缠绕在电机转轴上,再带动移动板在滑槽内滑动,移动板移动使第一毛刷在电镀槽内侧壁上移动,从而实现第一毛刷对电镀槽内侧壁的清洗目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槽内长度方向上设有滚珠。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滚珠,滚珠能够将移动板与滑槽之间的滑动摩擦化为滚动摩擦,减小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有利于移动板在滑槽内滑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毛刷远离移动板一端延伸至电镀槽内底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一定程度上,第一毛刷越长,第一毛刷与电镀槽内侧壁的接触面积越大,第一毛刷移动时刷过的面积越大,第一毛刷对电镀槽内侧壁的清洗效果越好、清洗效率越高。通过使第一毛刷远离移动板一端延伸至电镀槽内底壁,增大第一毛刷的长度,从而提高第一毛刷的清洗效果与清洗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洗装置设有至少一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清洗装置的数量越多,第一毛刷与电镀槽内侧壁的接触面积越大,第一毛刷移动时刷过的面积越大,第一毛刷对电镀槽内侧壁的清洗效果越好、清洗效率越高。通过设置清洗装置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增加第一毛刷的数量,从而提高第一毛刷的清洗效果与清洗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洗装置设有两个,两个清洗装置分别设于电镀槽相对的两边;两个第一毛刷之间设有第二毛刷,所述第二毛刷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第一毛刷远离移动板一端,所述第二毛刷抵接于电镀槽内底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二毛刷,第二毛刷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第一毛刷,第二毛刷移动时能够清洗电镀槽内底壁。第一毛刷移动时,带动第二毛刷移动,第一毛刷与第二毛刷同时移动,能够使第一毛刷与第二毛刷同时分别对电镀槽内侧壁与内底壁进行清洗。在第一毛刷与第二毛刷的共同作用下,清洗装置不仅能够清洗电镀槽内侧壁,还能够清洗电镀槽内底壁,清洗装置的清洗效果大大提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板上设有用于向电镀槽内喷水的喷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喷头,喷头能够将水喷射在电镀槽内壁,利用高压水清洗的原理清洗电镀槽内壁上沉淀的污泥。结合第一毛刷与第二毛刷的作用,第一毛刷、第二毛刷与喷头对电镀槽内壁既刷洗与冲洗,电镀槽在双重清洗的作用下,进一步提高清洗装置的清洗效果,并且被清洗下来的污泥能够随着水的流动而离开电镀槽内壁,有助于污泥的清除。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用于从电镀槽内抽水的抽水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抽水泵,清洗电镀槽时,喷头一边将干净的水喷入电镀槽内,抽水泵一边将清洗后的污水抽出,能够一定程度的提高电镀槽内水的洁净度,从而达到更好的清洗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通过在电镀槽上设置清洗装置以及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能够驱动移动板移动,移动板带动第一毛刷移动,使得第一毛刷能够贴着电镀槽内侧壁移动,达到自动清洗电镀槽内侧壁的目的。设置第一毛刷能够移动至电镀槽内侧壁两端,当电机转轴不断改变,第一毛刷在电镀槽内侧壁两端之间来回移动,使得第一毛刷能够基本清洗电镀槽的整个内侧壁,达到更好的清洗效果。采用清洗装置清洗电镀槽内侧壁,无需工作人员对电镀槽进行清洗,具有提高清洗效率的效果,使得电镀效果更好;通过设置第二毛刷,使得清洗装置能够同时对电镀槽的内侧壁与内底壁进行清洗,具有更好的清洗效果;通过设置喷头,第一毛刷、第二毛刷与喷头能够通过刷洗与冲洗同时对电镀槽内壁进行清洗,清洗效果进一步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镀槽;2、架体;21、滑槽;31、移动板;311、连接块;3111、通孔;32、第一毛刷;33、第二毛刷;4、驱动装置;41、电机;42、拉绳;5、滚珠;6、喷头;7、抽水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电镀槽1用清洗系统,包括安装于电镀槽1顶部上的架体2,架体2上滑动连接有清洗装置3,清洗装置3包括移动板31,移动板31上连接有驱动移动板31移动的驱动装置4,移动板31上还连接有第一毛刷32,第一毛刷32连接于电镀槽1内壁。参照图1,架体2整体为中空矩形,架体2与电镀槽1适配,架体2连接电镀槽1的一面上沿其四条边的边长开设有首尾连接的凹槽(图中未示出),凹槽与电镀槽1的四条顶边适配,电镀槽1的四条顶边嵌入凹槽内,实现架体2在电镀槽1上的安装。参照图2,架体2远离电镀槽1的一面上开设有两个滑槽21,两个滑槽21分别设于架体2的两条长边上,沿长边的长度方向设置,滑槽21的两端分别延伸至长边的两端。结合图1所示,驱动装置4包括设于滑槽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镀槽用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电镀槽顶部的中空架体,所述架体上设有清洗装置以及驱动清洗装置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清洗装置包括滑动连接于架体上的移动板、连接于移动板上的第一毛刷,所述第一毛刷连接于电镀槽内侧壁,且与电镀槽内侧壁抵接,所述驱动装置连接于移动板上,所述驱动装置可驱动移动板移动,再带动第一毛刷沿着电镀槽内侧壁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镀槽用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电镀槽顶部的中空架体,所述架体上设有清洗装置以及驱动清洗装置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清洗装置包括滑动连接于架体上的移动板、连接于移动板上的第一毛刷,所述第一毛刷连接于电镀槽内侧壁,且与电镀槽内侧壁抵接,所述驱动装置连接于移动板上,所述驱动装置可驱动移动板移动,再带动第一毛刷沿着电镀槽内侧壁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镀槽用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一边长度方向上开设有滑槽,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于滑槽两端的电机,所述电机上设有拉绳,所述拉绳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电机转轴,所述移动板与拉绳连接;两个电机转轴同向、同速转动,带动拉绳转动,再带动移动板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镀槽用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长度方向内设有滚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冠宇苏耀斌赵荣贵
申请(专利权)人:永进电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