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混凝土桥梁张拉新型内卡千斤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38658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铁路混凝土桥梁张拉新型内卡千斤顶,其主要包括油缸、定位螺母、活塞、顶压回程板、后压紧环、后密封板、穿心套、调整杆吊装座和内卡装置,定位螺母安装于油缸的一端;顶压回程板、后压紧环和后密封板由外向内安装于油缸的另一端;穿心套和活塞由油缸中心向内壁依次安装;吊装座安装于油缸外侧;还设有压力传感器、工具夹片外漏量检测装置、S形挡板和固定螺母;压力传感器嵌入穿心套内,压力传感器与穿心套集成一体;内卡装置安装在压力传感器承压端面上并穿过压力传感器与穿心套;内卡装置一端活动插有调整杆,工具夹片外漏量检测装置一端穿入S形挡板中另一端伸出油缸外,S形挡板通过固定螺母与内卡装置另一端连接。

A new type of internal clamp jack for tension of railway concrete brid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路混凝土桥梁张拉新型内卡千斤顶
本技术涉及一种千斤顶,具体涉及一种铁路混凝土桥梁张拉新型内卡千斤顶。
技术介绍
20世纪80年代以来,预应力混凝土大量应用于大型公共建筑、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以及多层工业厂房等现代工程。尤其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专线的线路大部分是由桥梁组成,桥梁的主要承重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目前,在预应力混凝土的设计理论、计算方法、构件系列、结构体系、张拉锚固体系、预应力工艺、预应力筋和混凝土材料等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体系;在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与施工管理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其中,对于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的预制,是由专用的张拉设备施加应力,千斤顶作为张拉设备已成为必备。现有相近技术的内卡式千斤顶相对常规张拉千斤顶提供一种更节约钢绞线,操作更方便、快捷,施工张拉效率更高的张拉设备,但基于其工作原理、千斤顶结构等原因,还存在不足,主要表现有:1、现有的(内卡式、常规)千斤顶在功能或性能上难以满足铁路预制和现浇筑混凝土桥梁预应力施工要求,新出台《Q/CK-TKT-000003-2016铁路混凝土桥梁预应力自动张拉系统》(以下简称铁路自动张拉系统)标准要求的预应力施工设备应具有载荷复核功能。这要求铁路自动张拉系统的硬件设备上必须具备有压力传感器和液压传感器等相关辅助装置。现有的千斤顶使用在铁路自动张拉系统上,千斤顶的活塞前端(或后端)必须安装有压力传感器进行载荷检测。这样现有的内卡式千斤顶节约钢绞线的优点不复存在。2、新铁路自动张拉系统标准要求预应力施工设备,在张拉施工过程中应具备有实时检测工具夹片外漏量值的检测装置,现有的千斤顶在测量工具夹片外漏量时,一般采用人工手动测量,数据无法实时采集上传至平台,测量出数据不准确且容易出错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铁路混凝土桥梁张拉新型内卡千斤顶,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铁路混凝土桥梁张拉新型内卡千斤顶,包括油缸、定位螺母、活塞、顶压回程板、后压紧环、后密封板、穿心套、调整杆吊装座和内卡装置,所述的定位螺母安装于油缸的一端;所述的顶压回程板、后压紧环和后密封板由外向内安装于油缸的另一端;所述的穿心套和活塞由油缸中心向内壁依次安装;所述的吊装座安装于油缸外侧;还设有压力传感器、工具夹片外漏量检测装置、S形挡板和固定螺母;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嵌入穿心套内,压力传感器与穿心套集成一体;所述的内卡装置安装在压力传感器承压端面上并穿过压力传感器与穿心套;所述的内卡装置一端活动插有调整杆,所述的工具夹片外漏量检测装置一端穿入S形挡板中另一端伸出油缸外,S形挡板通过固定螺母与内卡装置另一端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内卡装置包括连接筒、工具锚板和顶压回程套;所述的连接筒套在工具锚板的一端且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连接筒内设有大导向管和挡板;所述的挡板和大导向管设于工具锚板的一端;所述的挡板、大导向管和工具锚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工具锚板卡嵌有工具夹片;所述的大导向管和挡板嵌有导向套;所述的导向套伸出挡板并穿过S形挡板且通过固定螺母限位;所述的导向套上还套有夹片回程弹簧;所述的工具锚板另一端端头设有顶压回程压板;所述的顶压回程压板通过螺栓连接在工具锚板上;所述的顶压回程套套在顶压回程压板中间位置;所述的顶压回程套一端套在工具锚板;所述的顶压回程套另一端套在顶压回程板上。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工具夹片外漏量检测装置20主要包括螺帽、套筒、微型位移传感器和滑动端头,所述的微型位移传感器安装在套筒内,所述的套筒的一端安装有螺帽另一端安装有滑动端头,所述的滑动端头在滑动导向槽内移动。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的活塞端头设有卡槽;所述的卡槽上设有卡口;所述的顶压回程板设有与活塞端头卡口相匹配的圆弧凸块。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定位螺母为中空圆柱形且在其中空处设有卡槽;所述的卡槽上设有卡口;所述连接筒外壁上设有与定位螺母相匹配的圆弧凸块。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的顶压回程压板、工具锚板、大导向管和挡板上设有孔;所述的孔的数量与顶压回程套、工具夹片、导向套、夹片回程弹簧和卡环的数量相同。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的顶压回程套外壁上设有圆柱环;所述的顶压回程套为十字形。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的调整杆为圆柱管,调整杆的两端头为圆锥形。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1、在内卡千斤顶的穿心套嵌入压力传感器并将其集成一体,千斤顶结构紧凑,体积小,载荷承压面配合好,测力精度高,相对其他千斤顶更能节约钢绞线,千斤顶高度集成化,成本更低,更便于施工和运输。2、新型内卡千斤顶设计有检测工具夹片外漏量的结构装置,能满足Q/CK-TKT-000003-2016铁路混凝土桥梁预应力自动张拉系统标准要求。测工具夹片外漏量集成组件可随时拆卸和互相替换使用,安装和拆除简单方便,能满足多点位移检测,满足不同孔位张拉锚具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内卡千斤顶的整体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卡千斤顶的整体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内卡千斤顶的整体的右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内卡千斤顶的A-A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工具夹片外漏量检测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工具夹片外漏量检测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压力传感器安装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工具夹片外漏量检测装置工作示意图。其中,上述各图标记及其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1-吊装座,2-油缸,3-顶压回程板,4-调整杆,5-定位螺母,6-穿心套,7-活塞,8-密封板,9-后压紧环,10-顶压回程套,11-顶压回程压板,12-工具锚板,13-工具夹片,14-导向套,15-夹片回程弹簧,16-挡板,17-大导向管,18-连接筒,19-压力传感器,20-工具夹片外漏量检测装置,21-S形挡板,22-固定螺母,201-螺帽,202-套筒,203-微型位移传感器,204-滑动端头,205-滑动导向槽。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端”、“另一端”、“外侧”、“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铁路混凝土桥梁张拉新型内卡千斤顶,包括油缸(2)、定位螺母(5)、活塞(7)、顶压回程板(3)、后压紧环(9)、后密封板(8)、穿心套(6)、调整杆(4)吊装座(1)和内卡装置,定位螺母(5)安装于油缸(2)的一端;顶压回程板(3)、后压紧环(9)和后密封板(8)由外向内安装于油缸(2)的另一端;穿心套(6)和活塞(7)由油缸(2)中心向内壁依次安装;吊装座(1)安装于油缸(2)外侧;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压力传感器(19)、工具夹片外漏量检测装置(20)、第一挡板(21)和固定螺母(22);压力传感器(19)嵌入穿心套(6)内,压力传感器(19)与穿心套(6)集成一体;内卡装置安装在压力传感器(19)承压端面上并穿过压力传感器(19)、穿心套(6);内卡装置一端活动插有调整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混凝土桥梁张拉新型内卡千斤顶,包括油缸(2)、定位螺母(5)、活塞(7)、顶压回程板(3)、后压紧环(9)、后密封板(8)、穿心套(6)、调整杆(4)吊装座(1)和内卡装置,定位螺母(5)安装于油缸(2)的一端;顶压回程板(3)、后压紧环(9)和后密封板(8)由外向内安装于油缸(2)的另一端;穿心套(6)和活塞(7)由油缸(2)中心向内壁依次安装;吊装座(1)安装于油缸(2)外侧;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压力传感器(19)、工具夹片外漏量检测装置(20)、第一挡板(21)和固定螺母(22);压力传感器(19)嵌入穿心套(6)内,压力传感器(19)与穿心套(6)集成一体;内卡装置安装在压力传感器(19)承压端面上并穿过压力传感器(19)、穿心套(6);内卡装置一端活动插有调整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混凝土桥梁张拉新型内卡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夹片外漏量检测装置(20)一端穿入第一挡板(21)中,另一端伸出油缸(2)外,第一挡板(21)通过固定螺母(22)与内卡装置另一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混凝土桥梁张拉新型内卡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为S型挡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混凝土桥梁张拉新型内卡千斤顶,其特征在于:内卡装置包括连接筒(18)、工具锚板(12)和顶压回程套(10);连接筒(18)套在工具锚板(12)的一端且通过螺栓连接;连接筒(18)内设有大导向管(17)和第二挡板(16);第二挡板(16)和大导向管(17)设于工具锚板(12)的一端;第二挡板(16)、大导向管(17)和工具锚板(12)通过螺栓连接;工具锚板(12)卡嵌有工具夹片(13);
大导向管(17)和第二挡板(16)嵌有导向套(14);导向套(14)伸出第二挡板(16)并穿过S形第一挡板(21)且通过定位螺母(5)限位;导向套(14)上还套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连著张升华蔡恒卢卫平张远荣马华杨开壮喻春焱赖志华曾汉平洪文镇罗骏宏
申请(专利权)人:铁科院深圳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柳州煜乾机械装备股份公司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