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种数据电缆喷油雾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3724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特种数据电缆喷油雾化装置,包括箱体和雾化箱,箱体内设有上隔板和下隔板,上隔板和下隔板将箱体的内腔分为上腔、中腔和下腔,上隔板上连接有与上腔相通的出油管,雾化箱安装在中腔内,雾化箱内设置有若干气动喷油单元,每个气动喷油单元分别与一进油管和一进气管相连通,若干进油管分别与出油管相连通,若干进气管用于向各个气动喷油单元引入高压气体,雾化箱与下腔相通,下腔内安装有气泵,气泵经一回油管与上腔相连通,箱体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进线口和第一出线口,雾化箱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进线口和第二出线口。该装置可实现对特种数据电缆的成缆芯线的均匀、连续、高效上油,提高油液的利用率,避免环境污染。

A special data cable spray atomiz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特种数据电缆喷油雾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上油装置,具体是一种特种数据电缆喷油雾化装置。
技术介绍
特种数据电缆是一系列具有独特性能和特殊结构的电缆,主要用于小区和商务大楼的网络布线。特种数据电缆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在成缆芯线表面上油,以避免成缆芯线与绝缘护套产生粘连。现有的上油方法是使成缆芯线穿过浸透了油液的布团,以此实现对成缆芯线的表面上油。这种上油方法会导致上油不均匀,上油效果不好,且需要人工不定时对布团加油,费时费力,而滴落的油液则易污染车间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特种数据电缆喷油雾化装置,该装置可实现对特种数据电缆的成缆芯线的均匀、连续、高效上油,提高油液的利用率,避免环境污染。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特种数据电缆喷油雾化装置,包括箱体和雾化箱,所述的箱体内设有上隔板和下隔板,所述的上隔板和所述的下隔板将所述的箱体的内腔分为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腔、中腔和下腔,所述的上隔板上连接有与所述的上腔相通的出油管,所述的雾化箱安装在所述的中腔内,所述的雾化箱内设置有若干气动喷油单元,每个所述的气动喷油单元分别与一进油管和一进气管相连通,若干所述的进油管分别与所述的出油管相连通,若干所述的进气管用于向各个所述的气动喷油单元引入高压气体,所述的雾化箱与所述的下腔相通,所述的下腔内安装有气泵,所述的气泵经一回油管与所述的上腔相连通,所述的箱体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进线口和第一出线口,所述的雾化箱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进线口和第二出线口,所述的第一进线口、第二进线口、第二出线口和第一出线口沿特种数据电缆的成缆芯线的走线方向依次设置。使用时,在上腔内装入适量油液,油液经出油管和若干进油管分别进入若干气动喷油单元,油液进入气动喷油单元后,被经进气管引入气动喷油单元内的高压气体破碎和雾化为油雾,喷洒至经第一进线口和第二进线口进入雾化箱内的特种数据电缆的成缆芯线上,上油后的成缆芯线经第二出线口和第一出线口穿出喷油雾化装置。同时,沿雾化箱的内壁流下的油滴可进入下腔,在气泵的作用下回流至上腔内重复使用。上述喷油雾化过程可连续进行,无需人工操作,可实现对特种数据电缆的均匀上油,提高上油效率和油液的利用率,避免环境污染。作为优选,若干所述的进气管分别与一总管相连通,所述的总管与外部气源相连通,所述的总管的末端穿设在所述的出油管内,每根所述的进气管穿设在一根所述的进油管内。采用上述设计可减少箱体内管路的占用空间,使箱体内部结构更紧凑。同时出油管和进油管分别对总管和进气管起限位作用,而总管和进气管又可对油液起到一定的导流作用,有利于油液进入各个气动喷油单元。作为优选,所述的雾化箱的底部开设有若干出油口,所述的下隔板上开设有若干进油口,每个所述的出油口与一个所述的进油口相通。一一对应的出油口和进油口,避免油液在中腔内堆积,使油液及时进入下腔并回流至上腔,保证对雾化箱的连续、稳定供油。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进线口和所述的第二出线口分别安装有卡模,所述的卡模上开设有供成缆芯线穿过的卡孔。卡模一般由尼龙制成,可对成缆芯线起到进一步的导向作用,防止成缆芯线与箱体和雾化箱的侧壁发生刮擦,避免成缆芯线的磨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公开的特种数据电缆喷油雾化装置可实现对特种数据电缆的成缆芯线的均匀、连续、高效上油,提高油液的利用率,避免环境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特种数据电缆喷油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的特种数据电缆喷油雾化装置,如图所示,包括箱体1和雾化箱2,箱体1内设有上隔板11和下隔板12,上隔板11和下隔板12将箱体1的内腔分为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腔13、中腔14和下腔15,上隔板11上连接有与上腔13相通的出油管16,雾化箱2安装在中腔14内,雾化箱2内设置有若干气动喷油单元21,本实施例中,气动喷油单元21采用现有技术,每个气动喷油单元21分别与一进油管22和一进气管23相连通,若干进油管22分别与出油管16相连通,若干进气管23用于向各个气动喷油单元21引入高压气体,雾化箱2与下腔15相通,下腔15内安装有气泵3,气泵3经一回油管31与上腔13相连通,箱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进线口17和第一出线口18,雾化箱2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进线口24和第二出线口25,第一进线口17、第二进线口24、第二出线口25和第一出线口18沿特种数据电缆的成缆芯线4的走线方向依次设置。实施例2的特种数据电缆喷油雾化装置,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若干进气管23分别与一总管26相连通,总管26与外部气源(图中未示出)相连通,总管26的末端穿设在出油管16内,每根进气管23穿设在一根进油管22内;雾化箱2的底部开设有若干出油口27,下隔板12上开设有若干进油口28,每个出油口27与一个进油口28相通;第二进线口24和第二出线口25分别安装有卡模5,卡模5上开设有供成缆芯线4穿过的卡孔。使用时,在上腔13内装入适量油液,油液经出油管16和若干进油管22分别进入若干气动喷油单元21,油液进入气动喷油单元21后,被经进气管23引入气动喷油单元21内的高压气体破碎和雾化为油雾,喷洒至经第一进线口17和第二进线口24进入雾化箱2内的特种数据电缆的成缆芯线4上,上油后的成缆芯线4经第二出线口25和第一出线口18穿出喷油雾化装置。同时,沿雾化箱2的内壁流下的油滴可进入下腔15,在气泵3的作用下回流至上腔13内重复使用。上述喷油雾化过程可连续进行,无需人工操作,可实现对特种数据电缆的均匀上油,提高上油效率和油液的利用率,避免环境污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特种数据电缆喷油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和雾化箱,所述的箱体内设有上隔板和下隔板,所述的上隔板和所述的下隔板将所述的箱体的内腔分为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腔、中腔和下腔,所述的上隔板上连接有与所述的上腔相通的出油管,所述的雾化箱安装在所述的中腔内,所述的雾化箱内设置有若干气动喷油单元,每个所述的气动喷油单元分别与一进油管和一进气管相连通,若干所述的进油管分别与所述的出油管相连通,若干所述的进气管用于向各个所述的气动喷油单元引入高压气体,所述的雾化箱与所述的下腔相通,所述的下腔内安装有气泵,所述的气泵经一回油管与所述的上腔相连通,所述的箱体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进线口和第一出线口,所述的雾化箱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进线口和第二出线口,所述的第一进线口、第二进线口、第二出线口和第一出线口沿特种数据电缆的成缆芯线的走线方向依次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特种数据电缆喷油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和雾化箱,所述的箱体内设有上隔板和下隔板,所述的上隔板和所述的下隔板将所述的箱体的内腔分为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腔、中腔和下腔,所述的上隔板上连接有与所述的上腔相通的出油管,所述的雾化箱安装在所述的中腔内,所述的雾化箱内设置有若干气动喷油单元,每个所述的气动喷油单元分别与一进油管和一进气管相连通,若干所述的进油管分别与所述的出油管相连通,若干所述的进气管用于向各个所述的气动喷油单元引入高压气体,所述的雾化箱与所述的下腔相通,所述的下腔内安装有气泵,所述的气泵经一回油管与所述的上腔相连通,所述的箱体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进线口和第一出线口,所述的雾化箱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进线口和第二出线口,所述的第一进线口、第二进线口、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利冲沈宏兵寿志光黄佳铁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费曼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