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丝圈烘干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3694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丝圈烘干箱,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箱体,且箱体的内侧壁设置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内侧设置有电加热板,所述箱体的内底部设置有气压缸,且气压缸的顶端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一侧的两端对称设置有滑动套管,且滑动套管内侧皆设置有与其相适合的限位滑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有气压缸、升降板、滑动套管、限位滑杆、承托板和矩形槽,使该装置通过控制面板将金属丝圈推出或下降至箱体内,不需要人工进行操作,降低了操作工人的工作量,且通过滑动套管与限位滑杆提高了升降的稳定性,避免发生倾斜,结合铰接盖与推拉杆,再金属丝圈升降的同时实现自动化开启和关闭的切换。

A drying box for metal c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丝圈烘干箱
本技术涉及烘干箱
,具体为一种金属丝圈烘干箱。
技术介绍
钢丝生产的主要工序包括原料选择、清除氧化铁皮、烘干、涂层处理、热处理、拉丝、镀层处理等,原料选择见钢丝原料,清除氧化铁皮指去除盘条或中间线坯表面的氧化铁皮,目的是防止拉拔时氧化铁皮损伤模具和钢丝表面,为后继的涂或镀层处理准备良好的表面条件以及减小拉拔时的摩擦降低拉拔力,清除氧化铁皮的方法有化学法和机械法两大类,见盘条化学除鳞和盘条机械除鳞,盘条或中间线坯经化学除鳞和涂层处理后,为了去除氢和水分需进行低温加热即烘干,烘干温度一般%26lt;300℃,温度不宜过高,以防润滑涂层失效。传统方式一般是通过烘干炉进行烘干,前者烘干设备容量大,产量高,但是烘干温度不均匀,底部温度远高于其他位置温度,且烘干炉运作过程中需要操作工人频繁进出小车进行诺云,劳动强度大,因此,本技术设计一种金属丝圈烘干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丝圈烘干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丝圈烘干箱,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箱体,且箱体的内侧壁设置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内侧设置有电加热板,所述箱体的内底部设置有气压缸,且气压缸的顶端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一侧的两端对称设置有滑动套管,且滑动套管内侧皆设置有与其相适合的限位滑杆,所述限位滑杆的两端皆固定在箱体的内侧壁上,所述升降板的顶部设置有承托板,所述箱体的顶部开设有矩形槽,且矩形槽和承托板相适合,所述箱体顶部的两端对称铰接有铰接盖,且铰接盖和矩形槽相适合,所述铰接盖一侧的底端皆交接有推拉杆,且推拉杆另一端分别铰接在升降板的两端,所述箱体的一端设置有推杆,所述箱体一侧的一端设置有控制面板,且控制面板通过导线和电加热板、气压缸电连接。优选的,所述底座底部的四角皆设置有万向轮,且万向轮皆带有自锁功能。优选的,所述箱体外部的一侧设置有观察窗,且观察窗的边缘处设置有密封条。优选的,所述承托板的顶部为下凹结构,且承托板顶部的下凹处均匀开设有防滑槽。优选的,所述矩形槽内侧的两端对称设置有挡板,且挡板皆和对应的铰接盖相配合。优选的,所述铰接盖相靠近的一端皆设置有橡胶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金属丝圈烘干箱安装有箱体、隔热层和电加热板,使该装置便于对烘干温度进行调整,避免温度过高导致润滑涂层失效,且此种烘干方式温度更加均匀,避免温度不均匀影响烘干效果,且隔热层有效防止了热量的丢失,造成电力资源浪费,且该金属丝圈烘干箱安装有气压缸、升降板、滑动套管、限位滑杆、承托板和矩形槽,使该装置通过控制面板将金属丝圈推出或下降至箱体内,不需要人工进行操作,降低了操作工人的工作量,且通过滑动套管与限位滑杆提高了升降的稳定性,避免发生倾斜,结合铰接盖与推拉杆,再金属丝圈升降的同时实现自动化开启和关闭的切换,便于进出料操作,且在加热时进行闭合保护,避免热量丢失或者引发烫伤的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箱体;3、隔热层;4、电加热板;5、气压缸;6、升降板;7、滑动套管;8、限位滑杆;9、承托板;10、矩形槽;11、铰接盖;12、推拉杆;13、挡板;14、推杆;15、控制面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金属丝圈烘干箱,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箱体2,且箱体2的内侧壁设置有隔热层3,隔热层3的内侧设置有电加热板4,电加热板4的型号为DB-1,箱体2的内底部设置有气压缸5,气压缸5的型号为D-71297-A-2,且气压缸5的顶端设置有升降板6,升降板6一侧的两端对称设置有滑动套管7,且滑动套管7内侧皆设置有与其相适合的限位滑杆8,提高承托板9升降的稳定性,避免发生倾斜,限位滑杆8的两端皆固定在箱体2的内侧壁上,升降板6的顶部设置有承托板9,箱体2的顶部开设有矩形槽10,且矩形槽10和承托板9相适合,实现升降的同时进行闭合和开启操作,箱体2顶部的两端对称铰接有铰接盖11,且铰接盖11和矩形槽10相适合,铰接盖11一侧的底端皆交接有推拉杆12,且推拉杆12另一端分别铰接在升降板6的两端,箱体2的一端设置有推杆14,箱体2一侧的一端设置有控制面板15,且控制面板15通过导线和电加热板4、气压缸5电连接,电加热板4和气压缸5皆为现有技术,其组成结构与连接方式皆和现有装置完全相同。在本实施中:底座1底部的四角皆设置有万向轮,且万向轮皆带有自锁功能,便于将该装置移动到指定位置使用,提高该装置的灵活性,箱体2外部的一侧设置有观察窗,且观察窗的边缘处设置有密封条,便于对内部的烘干进度进行观察,且提高装置的密封性,避免灰尘进入和热量丢失,承托板9的顶部为下凹结构,且承托板9顶部的下凹处均匀开设有防滑槽,提高金属丝圈放置的稳定性,矩形槽10内侧的两端对称设置有挡板13,且挡板13皆和对应的铰接盖11相配合,对铰接盖11的翻转角度进行限定,铰接盖11相靠近的一端皆设置有橡胶垫,提高闭合式的密封性,提高保护效果。工作原理:通过万向自锁轮将装置移动到指定位置,接通电源(该装置使用电部件皆由外接电源进行供电),将完成化学除磷和涂层处理后的金属丝圈放置在承托板9的正上方,通过控制面板15控制气压缸5收缩,通过个升降板6和推拉杆12对铰接盖11进行推拉,升降板6升降的过程中,滑动套管7在限位滑杆8的外侧滑动,承托板9承托金属丝圈下降的同时,铰接盖11向内翻转,完成闭合处理,再通过控制面板15控制电加热板4运作,并将其温度控制在150~250℃以内,电加热板4产生热量对金属丝圈进行2~15分钟的低温烘干,完成烘干后,通过控制面板15控制气压缸5伸长,气压缸5通过升降板6和推拉杆12将铰接盖11撑开,且同时推动承托板9将金属丝圈推出箱体2。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丝圈烘干箱,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箱体(2),且箱体(2)的内侧壁设置有隔热层(3),所述隔热层(3)的内侧设置有电加热板(4),所述箱体(2)的内底部设置有气压缸(5),且气压缸(5)的顶端设置有升降板(6),所述升降板(6)一侧的两端对称设置有滑动套管(7),且滑动套管(7)内侧皆设置有与其相适合的限位滑杆(8),所述限位滑杆(8)的两端皆固定在箱体(2)的内侧壁上,所述升降板(6)的顶部设置有承托板(9),所述箱体(2)的顶部开设有矩形槽(10),且矩形槽(10)和承托板(9)相适合,所述箱体(2)顶部的两端对称铰接有铰接盖(11),且铰接盖(11)和矩形槽(10)相适合,所述铰接盖(11)一侧的底端皆交接有推拉杆(12),且推拉杆(12)另一端分别铰接在升降板(6)的两端,所述箱体(2)的一端设置有推杆(14),所述箱体(2)一侧的一端设置有控制面板(15),且控制面板(15)通过导线和电加热板(4)、气压缸(5)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丝圈烘干箱,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箱体(2),且箱体(2)的内侧壁设置有隔热层(3),所述隔热层(3)的内侧设置有电加热板(4),所述箱体(2)的内底部设置有气压缸(5),且气压缸(5)的顶端设置有升降板(6),所述升降板(6)一侧的两端对称设置有滑动套管(7),且滑动套管(7)内侧皆设置有与其相适合的限位滑杆(8),所述限位滑杆(8)的两端皆固定在箱体(2)的内侧壁上,所述升降板(6)的顶部设置有承托板(9),所述箱体(2)的顶部开设有矩形槽(10),且矩形槽(10)和承托板(9)相适合,所述箱体(2)顶部的两端对称铰接有铰接盖(11),且铰接盖(11)和矩形槽(10)相适合,所述铰接盖(11)一侧的底端皆交接有推拉杆(12),且推拉杆(12)另一端分别铰接在升降板(6)的两端,所述箱体(2)的一端设置有推杆(14),所述箱体(2)一侧的一端设置有控制面板(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城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市奥立特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