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升降式的空气净化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3588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升降式的空气净化用装置,包括桶状的壳体和位于壳体底端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内腔,所述内腔内滑动设有升降桶,所述升降桶两侧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升降桶内依次设有粉尘附着网、风机、活性炭过滤网和石墨烯过滤网桶,所述底座内设有与空腔接通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双头电机,所述双头电机两侧分别连接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设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顶端铰接设有顶端与升降桶底端铰接的铰接杆,所述升降桶顶端与壳体顶端卡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方便,通过升降设置既起到防尘的效果,还能起到防损的效果。

A lifting device for air purif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升降式的空气净化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装置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可升降式的空气净化用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现在大气污染比较严重,人们越来越渴望呼吸到干净的空气,在现代都市中,人们越来越不愿意外出,情愿待在自己家里和朋友、家人一起娱乐、生活,特别是人们在家里进行例如打牌等娱乐活动时,就需要长时间的待在屋里、围在桌子的四周,但长时间的在室内活动,容易造成室内空气受到例如呼吸、抽烟等造成的污染,现有的空气净化用装置结构单一,不具备升降使用的功能,容易造成长时间放置使用时灰尘在进出风口的堆积以及误碰损坏的现象,对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升降式的空气净化用装置来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升降式的空气净化用装置,操作方便,通过升降设置既起到防尘的效果,还能起到防损的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升降式的空气净化用装置,包括桶状的壳体和位于壳体底端的底座,所述壳体内设有内腔,所述内腔内滑动设有升降桶,所述升降桶两侧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升降桶内依次设有粉尘附着网、风机、活性炭过滤网和石墨烯过滤网桶,所述底座内设有与内腔接通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双头电机,所述双头电机两侧分别连接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设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顶端铰接设有顶端与升降桶底端铰接的铰接杆,所述升降桶顶端与壳体顶端卡接。作为改进,所述升降桶顶端边缘位置设有环块,所述环块底端边缘位置设有卡接环,所述壳体顶端设有与卡接环卡接配合且环形的卡接槽。作为改进,所述内腔顶部内壁设有环形的挡块,所述升降桶底端边缘位置设有环形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顶端边缘位置设有环形的滑块,所述壳体内腔内壁设有与滑块配合的滑轨,所述挡块底端设有与滑块卡接配合的卡槽。作为改进,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内分别设有防尘网。作为改进,两侧的螺纹杆螺纹方向相反,所述滑动块底部设有供螺纹杆穿过的螺纹孔,所述凹槽底端设有与滑动块滑动配合的滑道。作为改进,所述壳体外侧设有用于控制风机和双头电机的控制开关。作为改进,所述内腔竖直高度大于升降桶的竖直高度,所述内腔底部设有防止与铰接杆接触的斜槽。作为改进,所述石墨烯过滤网桶内均匀设有弯曲的石墨烯过滤层。作为改进,所述铰接杆顶端位于升降桶底端靠近中间的位置。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通过外侧设置的控制开关可以操控双头电机以及风机的运作,双头电机工作时带动两侧的螺纹杆转动,当正转时两侧的滑动块同时向靠近双头电机的方向运动,铰接杆竖直角度减小,推动着升降桶上升,最终滑块与卡槽对接,限制升降桶的上升,开启风机运转,从进风口吸入的空气经过粉尘附着网、活性炭过滤网以及石墨烯过滤层的过滤最终从出风口排出,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当双头电机反转时两侧的滑动块同时向远离双头电机的方向运动,铰接杆竖直角度增大并逐渐接近于90度,带动着升降桶下降,最终卡接环与卡接槽密封卡接,起到保护升降桶的作用,以及防止闲置时尘土对进出风口的堆积影响,增加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可升降式的空气净化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壳体,2、底座,3、升降桶,4、内腔,5、进风口,6、出风口,7、粉尘附着网,8、风机,9、活性炭过滤网,10、石墨烯过滤网桶,11、环块,12、卡接环,13、卡接槽,14、挡块,15、卡槽,16、限位块,17、滑块,18、凹槽,19、双头电机,20、螺纹杆,21、滑动块,22、铰接杆,23、斜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结合附图,一种可升降式的空气净化用装置,包括桶状的壳体1和位于壳体1底端的底座2,所述壳体1内设有内腔4,所述内腔4内滑动设有升降桶3,所述升降桶3两侧分别设有进风口5和出风口6,所述升降桶3内依次设有粉尘附着网7、风机8、活性炭过滤网9和石墨烯过滤网桶10,所述底座2内设有与内腔4接通的凹槽18,所述凹槽18内设有双头电机19,所述双头电机19两侧分别连接设有螺纹杆20,所述螺纹杆20上设有滑动块21,所述滑动块21顶端铰接设有顶端与升降桶3底端铰接的铰接杆22,所述升降桶3顶端与壳体1顶端卡接。所述升降桶3顶端边缘位置设有环块11,所述环块11底端边缘位置设有卡接环12,所述壳体1顶端设有与卡接环12卡接配合且环形的卡接槽13。所述内腔4顶部内壁设有环形的挡块14,所述升降桶3底端边缘位置设有环形的限位块16,所述限位块16顶端边缘位置设有环形的滑块17,所述壳体内腔4内壁设有与滑块17配合的滑轨,所述挡块14底端设有与滑块17卡接配合的卡槽15。所述进风口5和出风口6内分别设有防尘网。两侧的螺纹杆20螺纹方向相反,所述滑动块21底部设有供螺纹杆20穿过的螺纹孔,所述凹槽18底端设有与滑动块21滑动配合的滑道。所述壳体1外侧设有用于控制风机8和双头电机19的控制开关。所述内腔4竖直高度大于升降桶3的竖直高度,所述内腔4底部设有防止与铰接杆20接触的斜槽23。所述石墨烯过滤网桶10内均匀设有弯曲的石墨烯过滤层。所述铰接杆22顶端位于升降桶3底端靠近中间的位置。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通过外侧设置的控制开关可以操控双头电机19以及风机8的运作,双头电机19工作时带动两侧的螺纹杆20转动,由于两侧的螺纹杆20螺纹为相反设置,当双头电机19正转时两侧的滑动块21同时向靠近双头电机19的方向运动,铰接杆22竖直角度减小,推动着升降桶3上升,最终滑块17与卡槽15对接,限制升降桶3的上升,开启风机8运转,从进风口5吸入的空气经过粉尘附着网7、活性炭过滤网9以及石墨烯过滤层的过滤最终从出风口6排出,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当双头电机19反转的同时关闭风机8,两侧的滑动块21同时向远离双头电机19的方向运动,铰接杆22竖直角度增大并逐渐接近于90度,带动着升降桶3下降,最终卡接环12与卡接槽13密封卡接,起到保护升降桶3的作用,以及防止闲置时尘土对进出风口的堆积影响,增加使用寿命。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升降式的空气净化用装置,包括桶状的壳体(1)和位于壳体(1)底端的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有内腔(4),所述内腔(4)内滑动设有升降桶(3),所述升降桶(3)两侧分别设有进风口(5)和出风口(6),所述升降桶(3)内依次设有粉尘附着网(7)、风机(8)、活性炭过滤网(9)和石墨烯过滤网桶(10),所述底座(2)内设有与内腔(4)接通的凹槽(18),所述凹槽(18)内设有双头电机(19),所述双头电机(19)两侧分别连接设有螺纹杆(20),所述螺纹杆(20)上设有滑动块(21),所述滑动块(21)顶端铰接设有顶端与升降桶(3)底端铰接的铰接杆(22),所述升降桶(3)顶端与壳体(1)顶端卡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升降式的空气净化用装置,包括桶状的壳体(1)和位于壳体(1)底端的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有内腔(4),所述内腔(4)内滑动设有升降桶(3),所述升降桶(3)两侧分别设有进风口(5)和出风口(6),所述升降桶(3)内依次设有粉尘附着网(7)、风机(8)、活性炭过滤网(9)和石墨烯过滤网桶(10),所述底座(2)内设有与内腔(4)接通的凹槽(18),所述凹槽(18)内设有双头电机(19),所述双头电机(19)两侧分别连接设有螺纹杆(20),所述螺纹杆(20)上设有滑动块(21),所述滑动块(21)顶端铰接设有顶端与升降桶(3)底端铰接的铰接杆(22),所述升降桶(3)顶端与壳体(1)顶端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升降式的空气净化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桶(3)顶端边缘位置设有环块(11),所述环块(11)底端边缘位置设有卡接环(12),所述壳体(1)顶端设有与卡接环(12)卡接配合且环形的卡接槽(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升降式的空气净化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4)顶部内壁设有环形的挡块(14),所述升降桶(3)底端边缘位置设有环形的限位块(16),所述限位块(16)顶端边缘位置设有环形的滑块(17),所述壳体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昊洁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